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氏叔琮之死 (第2/2页)
的氏叔琮懵了。 三川什么时候陷落了? 怎么没人发现? 他哪里知道,三川县的县令跟坊州刺史是表兄弟,见自家兄弟投了朝廷,还有啥说的?现在的朝廷还占着大义的名分,是正统的统治者,谁不想当朝廷的官啊? 就这样,李裕的三万大军连夜偷偷进驻了三川县城,县城外松内紧,只许进不许出。 因此,他们进驻的消息就被隐瞒下来。 李裕眼瞅着大队的骑兵在两条河道中间疾驰而过,心中暗喜。 他笃定氏叔琮一定要在下游不远处过河,因此把手里的三万大军进行了分配。 两万大军在氏叔琮骑兵走后,跨过华池水,在后面偷偷尾随。 剩下的一万军兵,则沿着华池水的西侧悄悄跟进。 就这样,在氏叔琮过河三分之一后,就发起了冲锋。 一时之间,华池水两岸鸡飞狗跳。 已经过河的三千骑兵迅速上马,准备殊死抵抗。 氏叔琮被亲兵部曲围在中间。 而还未过河的骑兵就有点乱套。 有的都将着急忙慌的组织人马抵抗,有的都将想趁敌人还未到先过河再说。 氏叔琮想过河去指挥,可亲兵哪里敢让他再过河啊。 在两河中间的两万荆襄步兵,迈着整齐严谨的步伐,一步一步的向骑兵逼近。 都将们被逼无奈,只得上马向步兵阵发动冲锋。 前面的排攒手寒光如林,长枪如刺猬般的挺立着。 万余骑兵发动了拼死的冲锋。 砰砰砰~~~ 几十个黑点划过天际,砸进了冲锋的马群中。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每一声炸响,就如从地狱深处发出的招魂令,又如从天而降的天外劫雷,炸的人体横飞,马匹乱窜。 原本笔直冲锋的战马,在雷声的惊吓之下,都自动拐了弯,有向两边的河道里跑的,有直接调转马头往回跑的。 一时之间,冲锋的势头大乱。 “步射!” 一声口令,如雨般的箭雨从天而降,间杂着劫雷炸响。 惨嚎和马嘶成了主旋律。 三轮步射之后。 排攒手挺进。 刀盾手握紧了手里的横刀。 “冲啊~~~~” 哗~~~~ 黑压压的人群冲进了混乱的马群,枪刺刀砍,战马嘶鸣,人体割裂,残肢断臂横飞。 此时的人命真如草芥,生与死之间就是一瞬。 人类的兽性此时被激发了出来。 两侧的河水缓缓的汇进一股股血红,在湍湍的河水中,渐渐的化开,变浅,最终消失。 见两河中间的骑兵已经失去了机动优势,被步兵近身砍杀,氏叔琮眼睛都红了。 可有什么办法? 周围的地理早就让骑兵失去了优势,现在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他们。 “杀过去。” 氏叔琮跨上马背,带着三千多骑兵向着围拢过来的步兵冲去。 “步射~” 箭如雨下。 几百骑兵摔下马背,被自己人踩踏而死。 “射击~~~” 轰轰轰~~~ 轰轰轰~~~~ 氏叔琮的眼前也跟对岸一样,响起了炸雷。 阵阵硝烟弥漫,骑士们纷纷落马。 啪啪啪~~~ 呃~~~ 氏叔琮觉得自己小腹一痛,手脚发麻。眼瞅着自己离敌人越来越近了,可自己的眼皮怎么这么沉,头好晕,好想睡一觉,休息休息啊~ “节帅,节帅。” 看到在战马上东倒西歪的氏叔琮,亲兵部曲围在四周,拼命的呼唤。 “不好,节帅受伤了,快保护节帅突围。” 原本跟着氏叔琮冲锋的亲兵们,挤着他的战马转向后方逃窜。 李裕站在三川城的南门城楼上,看着几里外的战场,心潮澎湃。 曾几何时,自己只是想着在这唐末乱世里求生,如今他却已经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人。 “氏叔琮可能要跑,组织骑兵,追。” “是。” 城中仅有的五百骑兵,都是李裕的侍卫。 留下了百人护卫,其他人跨马向着氏叔琮逃跑的方向追去。 这场战斗从午时开打,一直战到夕阳西下。 荆襄军死伤了两千多人,而保大军死伤惨重,一万五千骑兵,战死五千多人,仅余八千投降身免。 三川一战,李裕大获全胜。 关内道里再也没有朱温的势力存在了。 当晚,出去追捕氏叔琮的骑兵没有回来,这让李裕不放心。 忐忑的熬到天亮,一群疲惫不堪的骑兵才回到三川。 原来,侍卫追捕氏叔琮的卫队,被他们使了手段,追上对方后,没有发现氏叔琮,于是把这股氏叔琮亲兵斩杀。 此时天色已暗。 他们仔细的分析了整个追捕过程,认为氏叔琮可能去了中部城方向。 这就是灯下黑。 于是他们连夜往中部城跑。 终于在中部城附近找到了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氏叔琮。 “把氏叔琮带上来。” “呃,殿下,他昏迷了。” “哦?快找郎中救治。” 氏叔琮抢救了一天一夜,这才醒过来。 李裕知道,他一定是失血性休克。 天复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李裕大军带着昏昏沉沉的氏叔琮到了鄜州的洛交城。 此时洛交城城门大开,大军顺利进城。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延州、绥州、丹州传檄,让他们的刺史来洛交城见面。 不仅如此,李裕还给邠宁节度使杨崇本和朔方节度使韩逊写信,让他们效忠朝廷。 书信一到,杨崇本立即从邠州带随从数百人来到鄜州洛交城,向李裕投诚。 李裕立即上表朝廷,让杨崇本遥领陕虢节度使,在京任职,享享清福。 杨崇本见多员朱温大将被斩,吓得他小心脏直扑腾。 当初他就是败在氏叔琮的手里,李裕现在要他归降,自己要是不识时务,也是覆灭的命。 于是极为积极和乖巧的听从朝廷的安排。 朔方节度使韩逊更是没什么好说的,当即派人来见李裕,“臣自当镇守边防,听从朝廷号令”云云。 李晔坐镇长安,接到捷报,朱温在关内道的势力已被铲除,心里狂喜,整个关内道就剩下李茂贞了。 李晔听从德王李裕的建议,于天复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向天下藩镇发出了围剿叛逆朱温的檄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