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王师范的抉择 (第1/2页)
铁血残唐正文卷第30章王师范的抉择金秋九月,丰收的季节。 南阳大地一片金黄。 男女老幼都上了田间,收割着今年的劳动成果。 李裕的新军也有了成果。 士兵们已经有了默契,动作迅速协调,前进后退有序,不再是散兵游勇了。 一大早,李裕从后院出来,就遇到了王迁。 “主簿,急匆匆的有事?” “殿下,青州回信了。” 王迁从袖筒里拿出一个匣子来。 五月底的时候,李裕曾派人给青州王师范送信,让他来做媒,在信中还向他借兵五千,不知他会怎么处理。 李裕展开信笺,一目十行。 原来,王师范在七月初收到了李裕的书信。对于这个德王,王师范心里不是很待见,谁让他篡位呢?!可毕竟是天家的嫡长子,该有的客气还是有的。 信中写道:“臣虽有随侍左右之心,但路途遥远,守土之责,不敢稍怠,有心无力。”也就是来不了。 借兵的事也因为与逆贼温交兵,暂无暇他顾,待退敌之后,有回转余地必赴荆襄助阵云云。 至于说逆贼兵围青州,王师范坚称,“臣定当死而后己,绝不降敌。” 王师范派不派兵不重要,李裕真想剿灭银沙贼早就剿灭了,他是不想打草惊蛇,免得朱全忠警觉。 只要王师范不轻易投降就好,这样朱老虎就腾不出手来去长安迁都。 两人在前厅说着王师范的事,突然有信使到。 原来是自己的老丈人,荆襄节度使赵匡凝的急信,他要让赵匡明带兵去荆南,问李裕要不要去散散心。 其实,这次带兵进入荆南可以说没有什么悬念,荆襄也是兵强马壮,重点是水军厉害。 只要大军一入江陵城,雷彦恭必然要跑,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整个荆南。 之所以让李裕跟着去,是有原因的。 自从李裕就藩南阳之后,赵氏兄弟与他结盟,看到李裕逐渐有了一千牙军,有心验看一下女婿的能力,练兵这么久了,到底行不行?此次荆南之行是个好机会。 中原的河南道和畿都道都被朱全忠占领,如今他正带着主力在兖州、青州开战,根本无暇他顾。 而在畿都道主事的张全义正在修葺洛阳宫城,为迁都的事忙活,哪有时间找李裕的麻烦。 上次鲁阳关的事,在李裕一封道歉信下,也就不了了之了,张全义重新接收了鲁阳关,也就不想节外生枝,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欺负弱小的德王。 青州城平卢节度使节厅。 王师范眉头紧皱。 自从他反朱以来,大战不断。 开始,朱全忠带兵去了长安和凤翔,河南道诸城只有少量的守军,王师范一举拿下了兖州城。 为了抵挡朱全忠的反扑,他又和淮南道的杨行密结盟。朱友宁带兵大破王师范,淮南派出大将王茂章助战,结果朱友宁坠马,被青州小将张士趁势斩首。 这就结下了死仇。 朱友宁六月份被杀,朱全忠七月就带精锐杀到。 朱全忠是个老行伍,打仗经验丰富。 他知道王师范唯一倚重的是大将刘鄩,于是先兵围兖州,困住刘鄩。 让杨师厚带精锐攻击青州。 王师范本是儒将,一辈子也没打过几仗,结果打一仗输一仗,把他的信心都打没了。 李裕在信中对他说不能投降,否则必有大祸,这无疑是当头棒喝,他从内心讲是不想打了。 给李裕回信之后,他就听说杨师厚在临朐,运输粮草,要攻打密州。 虽然他不想再打,可也不能放弃密州不管不顾,于是整军备战,准备攻打杨师厚。 王师范听着手下将领汇报整军备战的情况,有点心不在焉。他想起李裕在信中提到的,最好不要与朱全忠部野战,据城而守方为上策。 “师悦,搜集粮草入城,马上要秋收了,让百姓收粮之后,再做定夺。” “是。” 王师悦赶紧去办。 “师克,你带一千骑兵前出sao扰临朐,只sao扰,接触即走,不可恋战。” “是。” 王师克领命而去。 此时的王师范好像突然有了底气。 要知道大军出征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民力,朱全忠从汴州带大军而来,只要自己不战,他们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