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吉他弦 (第2/2页)
一问才知道,原来张向阳那小子打饭的时候看到厨子的勺子总是抖,满勺颠成了半勺,一怒之下把饭盆扣到了厨子脑袋上…… 解气是解气,不过这小子估计从此跟那个窗口绝缘了。 没想到,过了一会,张向阳那家伙竟然又回来了。 “徐柠,能帮我个忙吗?” “干嘛,你不会让我帮你拿盆吧?”徐柠瞥了他一眼。 张向阳搓了搓手,苦着个脸,“帮帮忙吧,我这没吃饭的工具了,以后总不能拿手盛菜吧?” 徐柠毫不犹豫的摇头:“你开什么玩笑,那个窗口中午可有干烧rou,我去帮你拿盆,我还吃不吃那道菜了?” 那是他最喜欢吃的菜,隔三岔五就得吃一顿,真帮这家伙去拿盆,那以后到自己碗里的菜能不能有半勺估计都存疑。 张向阳叹了口气,道:“算了,那我再买个盆吧。” 摸了摸兜,拿出一张饭票递给徐柠:“帮我买点饼,这总可以吧?” 徐柠接过饭票,道:“一边等着去吧,帮我占个位置。” 买完饭,徐柠端着饭盆找到了张向阳。 两人相对坐着,边吃边聊,说的多是些最近的新闻。比如几个月前的英阿马岛战争,结束几个月了,英阿两国现在还在对骂。 “哎,你想赚钱么?”张向阳突然往前凑了凑,低声道。 “嗯?赚什么钱?”他想不到刚才聊天的内容跟赚钱有什么联系。 “我最近发现了一个赚钱的门路,咱俩合伙做吧?” “你先说说怎么回事。”徐柠说道。 “这人多嘴杂,等吃完饭再说。”张向阳一脸的自得。 吃完饭,回宿舍的路上,他总算把所谓的商机说了出来。 “你玩吉他吗?” “会一点。”徐柠点点头。 这年代可是文艺风正盛的时候,诗歌流行,音乐也受欢迎。尤其是大学生,不会点乐器都不好意思自称文艺青年。 不过呢,大家都没什么钱,钢琴什么的接触不到,笛子什么的又觉得没那味,吉他正好,三十块钱一把,还算勉强能接受,所以学的人也最多。 “吉他有六根弦,知道哪根寿命最短吗?”张向阳说道。 徐柠想了想,很快道:“好像是第四根吧。” “对,第四根两三个月就断了,可其它弦寿命长啊,一两年都没事。我去乐器店换弦,你猜怎么着?” 徐柠点点头,笑道:“我明白了。乐器店好像只卖成套的尼龙弦吧?你有渠道专门搞到第四根弦?” “额……” 这是他的词啊,这家伙怎么知道的?张向阳咂了咂嘴,就像蓄势待发的喷嚏又闷了回去,别提多难受了。 “我之前给厂家写了封信,他们挺重视,就给我专门邮寄了一些。你觉得这买卖怎么样?” 说来挺有意思,这年代大学生的名头是真好用。张向阳给厂家写信反映情况,结果厂长亲自回的信,详细说了琴弦寿命短的原因,不仅感谢张向阳对他们产品的关心,还专门成本价寄来了琴弦。(这是真实事例) “买的人多吗?”徐柠说道。 “多啊。我买了二十根,就贴了张小广告,一天就全卖光了。” 徐柠点点头,“成本多少,你卖的价格多少?” “买的时候五毛钱,卖一块。” “百分之百的利润?” “我拿的是成本价,以后哪能都这样啊。就这人家还感谢我呢,一套弦得五块钱,现在我帮他们省了四块。” “倒也是个门路。”徐柠点点头。又奇怪道:“你知道这玩意赚钱,为什么还跟我说?” “我哪有时间啊,每天不是上课就是去挤图书馆的。我看整个楼层就你每天挺清闲的,等赚了钱,咱们平分?……要不你七我三也成。” “……” 徐柠往宿舍楼指了指:“回去细说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