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之王_第二百二十章 玄武门之变(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章 玄武门之变(十三) (第2/2页)

问计于雨,说天下一统在即,杜伏威、冯盎该当如何”

    杜伏威顿时后背发寒,李渊这样问,用意不言自明,变色道:“军师如何说”

    “雨说,杜伏威此人知大义、明进退,只可用、不可杀,可召来长安,远离江淮即可。又说,冯盎深明大义,有冼夫人遗风,安定岭南,非此人莫属,更不能轻动。”

    说到这里,夏雨反问杜伏威:“所以,若无雨暗中相助,以陛下之猜忌,殿下恐怕早步王世充、窦建德后尘了,焉能有今日之平安!”

    杜伏威当即呆怔、心中悲凉。

    原来,李渊对他一直不放心,若非夏雨劝阻,恐怕他来长安,就是虎入囚笼、自寻死路。

    亏他还以为自己识时务,所以,对李渊才对他与众不同。

    忽然,杜伏威长身而起,冲夏雨长掬一躬:“一直不知军师仗义相救,杜某此厢谢过。”

    他为人豪迈仗义,最是恩怨分明。

    夏雨笑了:“殿下相信雨”

    杜伏威大笑:“以军师之名望,谅不致诈某。”

    当然,这是场面话,主要是杜伏威明白,以李渊之腹黑,有除掉他之心是极有可能的。

    夏雨心中自得,也诚恳道:“所以,今日雨来,既是劝殿下相助秦王,也是来救殿下。以陛下的为人,既然曾对殿下动了杀心,难保不会复发,雨劝得了一时,可劝不了一世。”

    “相反,秦王英明神武,既有始皇的雄才大略,更有光武的容人之量,若其登基,殿下不仅可保平安,更能有幸看到光耀千古的煌煌盛世。如何定夺,以殿下之智,想必不难。”

    杜伏威心中盘算,他就知道,伏杀太子、齐王,只是李世民的第一步,夺得皇位才是最终目的,否则,李渊会无动于衷

    不过,既然李渊容不得他,他又何必为其效忠

    见杜伏威还不吭声,苗海潮急了,李渊的歹毒心思,让他也是十分心寒,抱拳道:“义父,您就听军师的吧。儿也以为,秦王当有天下。”

    夏雨一听,便又加了把火:“殿下既使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十三位义子考虑。殿下若倒,您这些义子又岂能独活”

    杜伏威心神顿时失守。

    他这一生,并无子女,却收了十三位义子,对最出色的阚棱和王雄诞更是视如已出般疼爱。

    而这些义子,也都十分孝顺,让杜伏威颇感欣慰。

    他年轻大了,也风光过,即使被冤杀那也没啥遗憾了,但是,却不能连累一众义子。

    想到此处,杜伏威当即心中一横,目视夏雨:“军师和秦王有多大把握”

    一听这话,夏雨便知道成了,傲然道:“雨既出手,向无不中。只要殿下耐心等待一个时辰,便可知结果。”

    杜伏威和苗海潮相视一笑,眼色做了交流。

    “好!”杜伏威笑着给自己的人生做了赌注,也给李渊的精彩人生划上了一个句号:“军师之才,杜某信得过。海潮——”

    “义父。”

    “你去传下孤之号令,没有孤之允许,左武侯卫有敢擅动者,斩!”

    “诺。”苗海潮兴冲冲去了。

    “军师,”杜伏威笑呵呵举杯相约:“那咱俩就慢慢品茶,坐待佳讯。”

    “正当如此。”

    夏雨大笑,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穿越数年,那个曾经青涩的少年,终究蜕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翻手之间,便决定了一个王朝的命运!

    贞观盛世,终究还是不可阻挡的到来了。

    “对了,军师,”饮茶间,杜伏威忽然问了一个问题:“你、我本无交情,何以相救”

    夏雨愣了愣,他总不能说因为‘大唐双龙传’吧,笑道:“半公半私吧。公者,殿下若被害,江淮军必乱,百姓已饱尝战乱多年,雨不忍心再起战端。”

    “私者,殿下豪迈大气,却不恋栈权位、心存百姓,此真豪杰也。如此英雄,当决胜于疆场,为华夏扬威于异域,而不是死于权谋与蝇营狗苟。”

    杜伏威愣了愣,忽然感慨道:“没想到,天下竟有人如此知某!能得一知已,平生足矣。”

    他忽然信了,若是秦王坐了天下,再有夏雨此等贤臣辅佐,盛世并不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