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蛇口工业区 (第1/2页)
,你好我是何雨柱 南易这边回去全家也都在商量着。 “拉娣,咱们家有多少钱?” 梁拉娣:“干嘛?” 南易:“当然是凑钱入股啊。” “明敢那边我听他说过,他们的店一天流水一千多。” “咱们也是开饭店的,这里面的利润多大你不懂?” “虽然,技术入股有百分之五的分红,但哪有直接拿钱入股赚的多?” “交了钱,有了股份,将来不论开多少新店,都有咱们百分之十五。” 梁拉娣:“是有点钱,可是这一下子都拿出去?” 大毛:“妈,海军舅这是故意给咱家送钱呢,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您想想,这么多年海军舅什么时候坑过咱们家,一直都帮着咱们家。” 梁拉娣纠结:“这点我知道,可是一下子拿出去那么多年,咱们怕是不够啊。” 大毛:“那就大家伙凑凑,这好事可不是总有的。” “横竖不过几千块而已,已经很便宜了。” 梁拉娣:“那就凑凑。” “反正我跟你爸挣再多,到最后都是你们的,这个时候你们谁都被心疼,大家一起凑钱。” 南易:“老大往后你自己掌勺了,收入以后分你一半,剩下的一半交给家里就行。” 大毛:“谢谢爸。” 南易:“谢什么,我要这一半也是为了给你弟弟娶媳妇,给你meimei攒嫁妆。” “不然都给你算得了什么。” “咱们家会越过越好的。” “还好当初听了海军的辞职下海,不然咱们全家都在厂里上班,拿着死工资,什么时候能翻身啊。” 大年初一。 李海军就联系了各个纺织厂。 下了海量订单,让这些厂长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 听闻他回来都要一个个的来拜年。 只是送什么东西成了难题,现如今的华美集团可是内地的明星企业。 上面特殊关照的。 人家什么没有? 所以,这一波,李海军还收到了不少古董。 这些人有送字画的,有送鼻烟壶,还有送瓷器的。 李海军全都一一笑纳。 铁厂,钢材厂,轧钢厂,这些厂家也收到了电器厂的订单。 李海军迎来第二波送礼的人。 初三,上面的人见到华美集团的计划书之后。 开始商讨。 因为李海军这次要的地皮不少,这些人不少很愿意给,主要是卖的太便宜了。 但人家的确要扩大经营规模,同时还能解决很多问题。 最后咬牙给批了五十亩地,多一亩地都不给。 不过还有个条件,那就是有些亏损的国营工厂的工人,他们要接纳。 李海军也同意,但这些人来了华美电器,就不能像在国营工厂的时候那么混日子。 这些人都是会技术的,李海军真心欢迎。 李海军也有信心,改变这些人。 毕竟他们在国营工厂是死工资,但来了华美就是计件工资,不信他们不用心干活。 不过,那些老资格的工人,李海军一个都没要。 一个个倚老卖老,屁事不干,还想拿高薪? 自己找养老地方去吧,华美就一句话:不养闲人。 初三的傍晚,李海军一家送meimei,妹夫踏上了南上的列车。 李金鑫没坐过飞机,胆小,选择了火车。 小雨生直接就住进了李家,跟几个哥哥jiejie天天轮班住。 过了初十。 李胜利决定留下来了。 剩下的被李家人送上飞机,离开了。 李海军看着大儿子:“明天开始,你先跟着你老酒,先去饭店那边学习如何管理。 ” “记住,多看,多学,少说话!” 李胜利:“爸,您放心。” 这是只要不让他去国外读书,干什么都心甘情愿。 李海军也懒得管他,是龙是虫要靠他自己。 哪怕最后自己的几个孩子都不成器,自己也能聘用职业经理团队。 还没出正月,李海军就以集团的名义采购了二十辆大卡车。 然后成立了销售团队。 为家电下乡做准备。 但他第一个下乡的产品是服装,皮鞋。 有一些是去年挤压的款式。 每一辆开车都堆满了各种款式的冬装,棉皮鞋。 拉扯是周围挂着下乡送温暖的条幅,每个开车配上一个销售员。 开始以四九城为中心,去乡下兜售。 当然,价格上肯定是要便宜的,但也只是利润少了一些而已。 商人没有做亏本买卖的,赚多赚少的问题,李海军不仅清理库存,还把李氏服饰的品牌,通过乡下活动深入人心。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 现在不如此,以后民间的财富也会被其他商人赚取。 至于家电,主要消费阶层还是工人,城市。 但这些都不是快速消耗品,所以李海军先抢占第一波市场份额,剩下的买不起的,等以后能买得起了。 他们也会更新换代,只是到时候华美电器早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不过,现在百姓手上没闲钱,内地的家电市场总会饱和,就跟未来的房子一样,能买得起的人都买了,买不起你的依旧买不起。 哪怕能够出口卖到其他国家,订单也会慢慢话落。 李海军开始琢磨起来其他的项目。 烟酒,这两个项目也是暴利。 李海军提出要生产烟酒,六丫头跟丁秋楠的眼睛一亮。 不用看别人,就看自家的公公,男人,俩人每日烟不离手,酒不离口。 这生意如何做起来,到时候绝对的日进斗金,财源滚滚。 不过,李海军决定这次的生意,要跟京城官府合作。 这样烟草许可证不需要他去办,二来就是地皮跟建厂的问题了。 有了官方背书,这件事绝不会出现阻力。 只是股份李海军绝不会让出去太多,要保证烟酒公司在自己的绝对掌控之中。 谈判的事情不用自己cao心,李海军甚至为了促成此事。 还特意给未来的酒起了名字,北方白酒,京都啤酒。 也算是带着一些整治色彩吧。 这件事果然如李海军设想的那般轻松,当地见香烟的名称还没想好,就给起了个富裕香烟。 虽然有点俗气,但接地气。 双方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