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野菜馅包子,打谷场看露天电影 (第2/2页)
“来抽根烟·····” “你抽我的,我这是烟卷。” “嗨,我还是抽旱烟吧,有劲。” ······· 露天电影,露天特色。 受老设备制约,放完一部完整的故事片,一般需要3-4盘拷贝,常常看到情节紧处要换盘,场子上一阵唉声叹气,放映员也体会到观众的败兴,一刻也不敢怠慢,手忙脚乱侍弄一番,片子接上了,大家情绪也跟着开剧续上了。 电影还没放完,突兀的,下起了毛毛细雨。 这个时候,有人用毡布把幕布跟放映设备给遮起来,继续放映。 但看电影的人就遭了殃。 李海军:“你们坐着,我腿快,我回去拿雨伞。” 没几分钟的功夫,李海军跑回去之后,把家里的雨伞,蓑衣,雨衣,雨靴,全都拿着。 只是没想到,他被人截住了、 “海军。” “你······” 这是李海军没进城之前,喜欢过的一个姑娘。 这个人他早就给忘了,只是见到了这张如花似玉的脸,才蓦然回想起来。 “海军,听说你回来了?” 李海军点头:“嗯。” “海军,我离婚了。” 李海军·····你离婚跟我有啥关系······ “我结婚了。” “我知道,我在打谷场看到了,那两个姑娘那个是你媳妇?” 李海军我能说都是吗? “如果你没事,我就先走了,媳妇孩子还等着我送雨具。” “海军,我们还······” “没可能!”李海军想都不想就回道。 以前的我你爱答不理,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更何况,跟六丫头,丁秋楠相比,你还比不过她们。 再说了,你都离婚了,一个残花败柳,哪来自信? 好马不吃回头草,我李海军怎么能吃别人剩饭呢? 一段小插曲过后。 等他跑回打谷场的时候,同村人不少都跟他一样,回家取防雨工具。 路程远的,也只能躲在树底下,或者站在雨中了。 好在只是毛毛细雨,没有太大的影响。 李父穿上雨衣之后,小胜利躲在他的怀里,漏出一个小脑袋,在哪傻乐,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值得他开心的。 丁秋楠抱着理儿,也是系好雨衣,理儿也把小脑袋露出来,跟哥哥一起开心的笑着。 六丫头抱着小胜楠,小胜楠躲在mama的怀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呼呼大睡。 李海军抱着大姑娘,大姑娘用小胳膊搂着的他的脖子。 丁母穿着雨衣,还打着雨伞,主要是为了挡风。 丁母坐在六丫头的左边,丁秋楠坐在右边,两把雨伞在她们的身后,筑起一道遮风挡雨的壁垒。 看露天电影观众,最怕天公不作美,本来电影好好放着,突然下起雨来。 放映的人也慌了神,这时总会及时出现几把油布伞,拱卫着放映机。 电影光束透过雨帘,投在浇湿的幕布上,画面质量虽折扣,但是热情的人们,宁可做落汤鸡,雨中也要把电影看完,方才尽兴。 村民看电影,也不全是中规中矩,时常闹点不愉快。 因为下雨,有的人企图浑水摸鱼,若观众中出现姑娘、小媳妇,有的小伙就按捺不住春心荡漾,他们利用场地的特殊,推搡起哄。 sao动中把放映机挤得摇摇晃晃,银幕画面乱抖,有人大哭小喊。 这下急坏了放映员:“同志们不要挤、安静、安静!” 此时在从剧情中回过神来的人们,集体呵斥这有伤风化行为。 成了过街老鼠小年轻在众怒之下,只得收敛自己的放浪做派。随着幕布上的剧情进展,观影群众将小小不愉快插曲,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都被生产队长给记在了心里。 等明天上工,有他们好受的,他的劣迹都被记在生产队长的小本本上了。 第一个影片放映结束。 第二个还没上演,雨越下越大。 生产队长不得不站出来。 “乡亲们,雨忒大了,要不今天就算了吧。” “不行啊,我们要看,你们说是不是。” 无数人应和:“是,我们要看电影·····” 劝不住就不劝。 生产队长念叨着:“浇死这帮不识好人心的王八犊子,看他们明天感冒了咋整。” 放映员:“呵呵,群众太热情了。” 只是有些路程远的,即便心里再不舍,也要回去了。 不然,路上太泥泞了。 电影终于结束了,场子的人瞬间向四面八方散去,闹心的事又卷土重来。 急于抄近路回家的人们,抽穗麦子遭滚滚人流碾压,脚下菜地被胡乱一气踩踏。这下惹怒了作物的主人,他们手持木棍手电,象发怒般狮子不停狂吼:“不要踏!不要踏!要赔个!”在严厉督导下,很快规矩的人流远去,村子重归寂静。 “这些混蛋,把我家菜地都给嚯嚯了。” “孩他娘,都记住是谁踩了吧,咱们挨家挨户的找,这些菜都卖给他们,让他们踩我的菜地。” 李海军一家人也都抱着孩子,拎着板凳,随着人流回家去了。 天空划过一道银白色的闪电。 一瞬间,将漆黑的夜晚,照耀的宛如白昼。 李父:“今天这场雨怕是小不了啊。” 李海军:“明天不能上山了。” “不过下雨也有下雨的好处,河里的鱼虾泛滥,明天雨停了,咱们去捕鱼。” 孩子们无所谓,只要有的玩就行了。 甚至还殷殷期盼,雨下大一点才好玩。 回到家里,用大铁锅烧了一锅的滚开的热水。 先给孩子们洗澡,免得他们感冒发烧。 然后是大人。 李海军躺在炕上,枕着手臂。 回想着今天露天看电影,心生感慨。 今天的露天电影在未来,几乎消失,慢慢演变成了舒适的电影院。 五六十年代露天电影,一直延续到了八九十年代,虽是数九寒入骨、暑伏虫叮咬、风雨袭体躯、站立难安身,但当时的人们更看重精神享。 人的情绪能互动,星空、树木、河流环抱,电影场与天地融为一体,特别浪漫快乐! 这一切丰富了农村人的文化生活,特别时下的农村年轻人,不少从电影文化获得英雄情结,奠定了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仅这点上可以肯定,露天电影地位和历史作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