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出关!出关! (第2/2页)
日子,吃几天饱饭也死而无憾了,又怎么会跟我浑浑噩噩的过完下半生?” 王鸿泰点点头,这个老头跟他想的一样,在他看来一夫一妻才是真正的好制度。 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后世之人不知又要多出多少个光棍? 王鸿泰又跟老人家交代了几句,几口扒了掉了碗里的粥,混了个水饱就跟老爷子告辞了。 王鸿泰拿了一张饼,就上路了,他实在是不忍心看着这个老人家再过苦日子。他现在也帮不上什么忙,人家对自己也有救命之恩,自己又白吃白喝了这么多天,简直是不当人也。 王鸿泰赶了数天的路,一路上全靠着自己后世营养过剩的身体顶着,一张大饼早就吃完了,路过的人家也只是讨人家一碗水喝,并没有给人家造成什么负担。 王鸿泰看了看眼前,只有自己能够看到的面板,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造反?不不不,这年头造反的人太多了,陕西的李自成,退守四川的张献忠,这些人都已成气候,不是王鸿泰能够争夺的过的。 降清?nonono,王鸿泰宁可卑躬屈膝的给地主给大户人家当下人,也不愿剃了半儿脑瓜子,往地上一跪,成天的管别人叫主子。 投靠朝廷?也不太行,王鸿泰自幼便是喜欢历史,初中历史政治排名靠前,上了高中更是偏科,等到了大学更是直接学了历史。 在他眼中,崇祯此人是个矛盾体,勤奋却又做不出来实事儿只能定一些大方向,假大空的话,留下来的都是空子,让下面的文臣可劲儿钻。 知人善任,发掘了很多有才能的文臣武将,但是却又猜疑不定,优柔寡断,朝夕令改,至使文武百官离心离德,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素餐尸位之人。 自己就算去了又有什么用呢?自己的这个宝贝面板他可是摸透了,没有起步资源,他算个屁。 这个年月,大明王积难重返,已经到了大厦将倾之时。他就算有着自己的方法、计划、谋略,又有什么资格去让崇祯相信他,重用他,支持他?没有德高望重的老师,没有丰厚的家底,来历不清不楚,又没有兵马相助。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他是崇祯,也不会去让这样的人来帮助自己,更不会去相信他。 “哎,干什么的?!” “这位军爷,小的想要出关。” 兵士狐疑的上下打量了一番王鸿泰,问道:“出关干什么去?这年头都恨不得往南面跑,你这个人倒是奇怪的很,甚至现在还有出关,你怕不是满清鞑子的jianian细吧?” 王鸿泰连忙摆手,说道:“这位大哥小的以前是关外的,当年这些贼人南下寇边,小的一家并未收拾仔细就跑到了关内,现在小的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这不想要回去看看,哪怕是能拿回来一些锅碗瓢盆也是一笔财富啊,军爷,你就可怜可怜小的吧。” 那兵士也是个年轻人,王鸿泰见他的军服装备应该是个卫所兵,既然是军户,那就动之以情。 现在可不是太祖、成祖的时候了,自打土木堡之变,开始武人的地位越来越低,渐渐形成以文御武的局面。 自从五军都督府被关,武将勋贵们越来越低迷,以至于上行下效,就连卫所里也开始贪婪成风。 那些世袭的千户百户更是如此,压榨手里的军户,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佃户、奴隶,给自己种地,对于军械粮草更是塞入了自己的腰包,喝兵的血!军队缺乏训练,武备松弛,士气糜烂,军饷欠发。 就这还要时不时的去打仗,丢一些人命,谁又能够积极性高涨呢? 年轻的兵士看了看,见王鸿泰。煞是可怜,孤身一人,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真是难以想象这大冬天穿成这个样子,行走出关,恐怕还没有到以前的家就要冻死了,可见家里是穷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再一想想自己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时之间年轻的兵士心里满是酸楚,看向王洪泰的眼神也柔和了下来。 “赶紧滚,赶紧滚,真是晦气。” “多谢军爷,多谢军爷!”王鸿泰暗里用手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的rou,钻心的疼,一时之间眼睛上起了一层雾,看起来煞是可怜。 就这样,王鸿泰走出了山海关,从此刻开始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