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孺子可教也 (第2/2页)
后递给李三娘:“来,大热天的走这么多山路,喝几口酒,解解渴。” 李三娘略一犹豫,接过紫皮葫芦,浅饮几小口,道:“多谢先生。” “哎呀,你这姑娘怎么就不改口,小生有那么沧桑?真是的!”嘀嘀咕咕的说着话,茅剃头接过紫皮葫芦,开始慢条斯理的吃rou喝酒。 “这山寨的地理位置不错,易守难攻,而且,后山有三条小路可通向秦岭余脉深处,若能善加利用,完全可以作为一处军事要地。 进可攻打庆阳府、西安府,直取关中、陇东之地。 退,则可攻取汉中、陇南乃至蜀中平原,足以自保也。” 李三娘默默啃着烤rou,没有应声。 “呔!来者何人?” “大胆狂徒,竟敢擅闯二龙山!” “快快快,快去禀告万岁爷,有人攻打山寨!” 茅元仪、李三娘:“……”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尤其是茅元仪,陡然听到‘万岁爷’一句话,不由自主的想到草包皇帝朱由检。 可是…… 十几个呼吸后,张献忠在一帮小喽啰的拥戴下,缓步登上石头高墙,垂头看向好整以暇正在喝酒吃rou的茅元仪、李三娘二人,阴沉着脸不吭声。 刚刚才‘登基’不久,张献忠尚未想清楚,当皇帝的应该如何说话、行事,生怕被人笑话了去。 “喂,你们是什么人?” 一名‘大臣’爆喝一声,挥舞手中的大铁锤,倒也有几分威风凛凛的感觉。 “让你们皇帝出来说话,”茅元仪含一口酒水,将手上的油脂仔细清洗一番,淡然说道:“我乃高人,昨夜观看天象,发现此处有金光闪耀、黄龙翻身; 山人掐指一算,料定此地这一二日间,应有真龙天子现身。 故而,携带小老婆前来投奔,想辅佐真龙天子建树那千秋基业、万古社稷,平扫天下,咸宁四海,威震宇内,成就那万世不朽之大功也!” 张献忠:“……” 李三娘:“……” 其他山寨小喽啰们,更是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应答。 对方一看就是高人,搭不上话啊。 “这位、先生,请问高姓大名?”张献忠拱拱手,故作淡定的问道:“先生言说此地有真龙天子现身,可是……实话?” 文绉绉的话,张献忠说不了几句。 当初,跟随李公子李岩在京师之地厮混时,更多的是打打人,耍耍狠,喝几杯花酒,强占几家黄花大闺女,半夜踢几家寡妇门而已。 只能说是京城小混混而已。 如今陡然之间‘登基称帝’,张献忠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尤其面对这来路神秘,一看就是高人中的高人,他的心里更是胸潮澎湃,激动的不知怎么办才好。 “陛下登基,没有军师,成何体统!” 茅元仪随意的瞅一眼张献忠,心中大致明白,眼前这位黑脸汉子,应该便是江湖人称黄虎的张献忠吧? 这么一个蠢货,也想当皇帝? 罢了,先糊弄着混一碗酒喝,回头指点一二,令其尝点甜头了,好成为他的造反好帮手。 当然,归根结底,是成为草包皇帝的小帮手。 啧啧,想想给草包皇帝弄出来一个“争夺”天下的对手,茅元仪心头大悦,忍不住捻须微笑,口中淡然说道:“此事,甚善!” 张献忠:“……” 高人说话,都是这么云遮雾罩的么? “先生……不,军师,请入寨!”张献忠恭恭敬敬的躬身抱拳,并喝令几名喽啰大开寨门,将茅元仪、李三娘二人迎接入寨。 “军师,请!” “军师,请坐!” “军师,请上座!” 茅元仪风轻云淡的走进去,左右环顾,眉头微皱,似乎在叹息着什么。 “军师……此山寨可有何不妥之处?”张献忠干笑两声,问道。 “何止不妥!” 茅元仪随手指点几处关隘,摇头叹道:“若以此山寨为真龙天子潜邸,则需以大阵镇压,承迎天地之阴阳二气汇聚于此,用以滋养陛下之龙脉之气。 可是你们看看,这地方本为巽位,当有春夏秋冬之四季之气息传递进来,却有偏偏堆了一片乱石,如何能养的出一国之气运? 还有那边,本为坎离之间的位置,却又挖出一溜茅坑,整个山寨的污秽之气汇聚此地,只能是邪风四起,多有血光之灾降临山寨众人头上……” 一番玄之又玄的说辞,不要说几乎目不识丁的张献忠,就连熟知易理之学的李三娘,也是暗暗点头称赞。 “军师、此话当真?”张献忠眼角抽搐,涩声问道。 “在来到山寨之前,路上,我远观此地风水,赫然发现一团青色龙脉之气中,夹杂着两团猩红血色之气,间杂一些莫名之黑气; 陛下,此乃大凶之兆啊。” 茅元仪像模像样的拱拱手,然后便不再言语,只是负手而立,仰面向天,似乎在看着天空云朵被夕阳渐渐染红…… “军师救我!” 终于,张献忠心头折服,深深一躬,道:“我……咳咳,朕不识字不读书,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须得有军师这般大才辅佐。 放心,俺老张……朕情愿拜先生为军师,共襄盛举,夺取大明天下后,朕封你一字并肩王,与朕共享这百万里锦绣江山!” 渐渐的,张献忠进入状态,神情气势等,竟然发生悄然变化,还真有点草莽皇帝的架口。 这让茅元仪甚为欣慰。 ‘我茅剃头一个人造反,太累了,现在终于又扶持起来一个山大王皇帝,不知草包皇帝知晓后,会如何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茅元仪呵呵笑了笑,道:“既然要登基,便须有人有枪有钱有地盘,同时,更要有自己收买民心的一套说辞。 否则,谁吃饱了撑得慌,跟着你一个穷酸皇帝去造反打天下?” 言毕,茅元仪转身便欲下山。 张献忠心中大为惶然,赶紧上前,牵了茅元仪的手,咧嘴大笑道:“军师的意思,俺明白,朕明白,哈哈哈……” 茅元仪叹一口气,反问一句:“陛下明白什么了?” 张献忠:“朕要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茅元仪点头,道:“孺子可教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