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徐业指点,张三私奔 (第1/2页)
张飞还有要事要办,徐业恭送他离开。 孙茯苓忧心徐业的伤势,请他停留一段时日,待脏腑痊愈再走。 但梦境迷域已不复存在,成千上万的残魂需要孙大夫接引。 徐业不愿耽误此等要事,便婉言谢绝了。 论起医术,余杭县的白大夫同样颇为精妙。 虽然这人娘娘腔了点,脾气差了点,而且徐业还欠他五两银子的诊金…… 但毕竟曾为徐业治好过扭成麻花似的断腿,想来治疗肺部的伤对他而言也不是难事。 书生许文佑家住余杭县,也正好顺道把人给送回去。 徐业用能电晕一头黄牛的雷霆之力,才将全程躺平的胖和尚法茫唤醒。 清醒之后。 法茫自告奋勇道:“此地地势险峻,无路可走,幸好贫僧对路线较为熟悉,你们可以放心跟我走。” 徐业早从模拟过程中了解到这货是个彻彻底底的路痴。 哪敢让他带路? 落下阵法,直接带他们走“水路”离开。 梁为民和许文佑何曾见过这等玄妙术法? 连连惊呼。 梁为民极为诚恳道:“敢问神仙如何称呼?小生回去后定请父亲大人为您修建祠庙,日夜供奉香火……” “那就不必了。” 徐业一琢磨。 得了张三爷那么多关照,不表示一二属实说不过去。 身为天人或许一无所缺,但孜孜不倦在官场打拼的张汉臣就不一样了。 于是补充一句:“是青州守备营的张汉臣张校尉得知有百姓被困在此地,这才请我来救人的,如果你们要谢,就谢谢他吧。” 梁为民大感诧异。 不过救命之恩不容轻忽。 肃然回道:“多谢神仙告知,想不到张校尉竟是这样一位关爱百姓的好官,小生必如实向父亲大人禀明。” 许文佑家势虽远不及同窗好友,却也是知恩图报。 “小生日后定会尽力为校尉大人颂名,绝不能埋没了张大人一颗拳拳为民之心。” 徐业嘴角一抽。 如果不是梁为民有个好爹,张校尉作何决断还真不好说。 不过既然目的达到,也就没必要多做解释。 地底穿行了一阵。 徐业感知中出现弟兄们的身影,守备营众人也在附近。 便升起阵法,回到地面。 “大哥!” “老大你终于出现了,我想死你了……” “我们一觉醒来就落在这半山腰,正想回去搜寻,没想到大哥自己回来了。” 弟兄们兴奋地围了过来,一阵七嘴八舌。 徐业笑着一一回应。 梁为民见这群人身着衙门捕役的衣服,却和神仙称兄道弟,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又不敢出言问询,担心惹来高人不悦。 张汉臣换了身干净衣裳,精神抖擞,看起来不像受过伤的样子。 只是不知为何,看向徐业的眼神中,隐隐藏着些敬畏之意。 徐业并未察觉。 将梁为民交予他,稍作介绍。 张汉臣立功心切,感谢几句并约定改日详谈,便急不可耐的带着下属们去找兵备道的梁大人邀功了。 徐业对这等官迷的心思不甚了解。 但人各有志,只要持身以正,也没什么过错可言。 至于县衙的弟兄们,跟着他在白虎岭出生入死,自然不能让大伙儿空手而归。 当即取出小五行山。 一边汲取源源不断的五行之力,一边不停扬手,打出一道道五色神光。 为他们重塑体内的五行本源。 神光入体,弟兄们只觉神完气足,恨不得仰天长啸,才能宣泄充盈的精气神。 以后武道进境必定远超寻常。 出来一趟迁延日久。 想来留守县衙的赵子印和张小花他们怕是累得不轻。 徐业还得去找白大夫医治肺部伤势,便吩咐弟兄们先行回转泾阳县。 “记住,每天逛妙春坊的次数不得超过一次,若有百姓到班房求告,必须认认真真的处理,明白吗?” “是。” 待他们离开后。 徐业正要带许文佑动身。 法茫笑眯眯拦住他,道:“徐捕头欲往何处去?” 徐业不明所以。 如实道:“去余杭县料理些私事。” 法茫笑容越甚。 “实不相瞒,贫僧有一位小师弟,名叫法海,正在余杭县广元寺挂单,不如一道同行,贫僧也顺便过去看望他。” “法海?” 徐业略感惊讶。 这名字着实有些不一般。 又听得法茫继续道:“师弟他今年应该六岁了,也不知他这些日子功课做得如何,穿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 听说广元寺的伙食比两灯寺好上无数倍,不过耳听为虚,贫僧需得好好试上一试。” 六岁? 徐业松了口气。 或许只是同名,这点年纪的孩子应该和记忆中那人扯不上关系。 不过法茫和尚看望师弟是假,去广元寺蹭吃蹭喝才是真吧。 笑了笑,也不揭破。 便一同往余杭县行去。 …… 泾阳县城。 自从听了徐业的劝告,县衙的衙役张三便每日茶不思饭不香,一心一意制定着带心爱之人私奔的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