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界域升纬(上) (第2/3页)
身应诺。 “谨遵法旨!” 紫薇星位的星主为‘先天一气南宗’许青枝,作为代掌‘天庭’之人,这一星位只有她才能执掌。 至于其它宗门,则各为宗门掌教。 两界大战之中,不管‘天庭’如何下令,总有宗门阳奉阴违,并未全力以赴。 这一点,可以从【功德碑】功勋贡献中看出。 三十六重天第一重太皇黄曾天中,‘云霄三十三天宫’拓海道君神情苦涩地看着远方一道道迸发的灵光。 周天三百六十星位中,并没有‘云霄三十三天宫’的位置。 这一刻,拓海道君心中充满了懊悔。 两界大战中,‘云霄三十三天宫’的功勋贡献排名为六百二十七位。 但若宗门全力以赴,进入前百绝无问题,毕竟云霄天宫昔日可是天下前六十的上品宗门。 ‘唉~,想不到就连‘先天一气宗’都入主座旗星位,这一次门中可真是做的差了。 这第一重天的执掌权限怕是保不住了!’ 如‘云霄三十三天宫’有同样境况的还有很多,其中不少都是昔日的上品宗门。 为了保存实力,这些宗门出工不出力,终究在此刻彰显恶果。 因果循环,一饮一啄,天道至公! 拓海道君抬眼望天,但见一道道星辰光柱自无尽虚空中垂落而下,落入一座座悬空山中。 一万八千宗门,获得三百六十面大星辰幡的仅有三百六十家宗门。 这也意味着,将来这三百六十家宗门有极大的可能诞生道尊。 大争之世,慢上一步,很可能就会决定一家宗门未来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命运。 蔚蓝界内,一簇簇星位节点被激活,无尽的元气灵光如长龙一般蜿蜒游走界域各地。 当天地间第三次响起大道之音,十二万九千六百簇星光自无尽虚空之中贯空而下。 三百六十星位只是分阵阵眼,并非只有三百六十道星光。 紫薇、左枢、六甲、传舍等星位对应宇宙群星,每一座星位都是由成百上千的群星组成。 天地间的浩荡之声如雷鸣、如海啸,声声入耳。 “四象南宗、三垣道德、北斗罗浮、南斗琼华、天府荡魔、三台玉虚... 角木蛟云霄、奎木狼幽冥、室女猪连山...” 十二万九千六百家宗门的名字在天地间传荡。 其中,如‘先天一气南宗’、‘道德宗’、‘罗浮宫’、‘琼华宗’等都被多次提及。 ‘道德宗’被提及四十七次,‘罗浮宫’被提及二十一次,‘琼华宗’被提及三十三次,而‘先天一气南宗’则被提及六千一百四十四次。 当然,还有其他宗门也都被多次提及。 这一元之数的星位,同样是根据两界大战【功德碑】功勋贡献排序而定,只不过这里的排名不涉及宗门,只取个人功勋贡献的前十二万九千六百排名。 但虽然是以个人排名,却依然以宗门之名相称。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这一元之数的星位,每一个星位都会有辅星相随。 简单来说,就是除了名位星位之外,每一个星位还会有数百,甚至上千的群星组成。 就以其中的四象星宿之一的青龙为例,便是由传说、鱼、糠、天江、东、西咸、天辅、从官等六百多星辰组成。 而辅星的位置,便是由名位星位之人来决定。 如此这般,周天星斗才会有主有次,层层勾连形成一个整体。 随着天地大道之音传荡,无尽虚空垂落亿万星柱,与‘天庭’封赐之星位一一对应。 这一刻,蔚蓝界好似漫天星光贯穿,璀璨夺目,恰如一汪星河。 天下间近三百亿修行者、六千万护法神及无数幽冥鬼差在‘天庭’各司的指引下镇守无数地脉元气节点。 天地人神鬼,赢鳞毛羽昆,天地间所有的智慧生灵皆按照‘天庭’所传法门将自己一生所修炼的元气一点一点汇入所镇守的地脉元气节点之中。 所有修行者一生修行吐纳的元气,在这一刻开始反哺界域。 倾一界之力,运转一座大阵! 但见天地间无数的地脉节点迸发出璀璨夺目的灵光,亿兆灵光形成无数千里元气长龙穿梭、游动地脉之间。 一饮一啄,因果报应! 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此时此刻的辉煌,整个蔚蓝界好似被浸入元气之海,无穷无尽的灵气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晕将界域笼罩其中。 这一刻,蔚蓝界好似有了生命一般,元气之海涨缩不定,似心脏跳动般引动元气如海潮般起落澎湃。 与此同时,蔚蓝界在无尽元气的汇入中显现变化。 大地在震颤、在分裂,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江河湖海汹涌澎湃,海岸线不断向陆地延伸。 沧海衍化桑田,蔚蓝界在快速膨胀、增大。 这一幕被‘天庭’以【照影珠】摄录下来。 在后世,所有看到这段历史的修行者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人性自私,怎么可能会有数百亿生灵主动奉献出自己一生的修为。 ...... 虚空之中,张克、青眉、丁小小静静注视着蔚蓝界的变化。 望着不断膨胀的星体,丁小小心有所感,叹道: “没想到天下修行者当真能同心协力将自己一身修为奉献出来反哺天地。” 张克淡淡开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我从不相信人性至善,他们肯如此做,不过是为了日后的回报而已。” 丁小小摇摇头。 “此言差矣,论迹不论心,只要他们愿意为界域付出,不管心意如何,皆当认可。 师弟,你日后统管三界,行事当有规则法度,岂可观心意而定对错。” 张克沉默了片刻,拱手道: “师姐所言甚是,是师弟心胸狭窄了。” 丁小小笑着摇头道: “我知你这数百年来身受不公,心中不免有所怨愤,但你我追求大道,切不可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