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魔方_第九十一章 重定地火水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重定地火水风 (第1/2页)

    ‘希望之城’城中某地。

    由于地脉的震动,地面陡然裂开一条较大的裂缝。

    周围的百姓不由发出惊呼,连忙呼喊不远处修行者。

    “快来人啊!这里出现裂缝。”

    数百人的喊叫立刻引起了数名修行者的注意。

    展开身形,几个起落间就到了近前。

    其中一人手腕一抖,一道‘定脉符’化作暗金色流光自手间飞出。

    流光刚一接触到裂缝,瞬间爆散成一张暗金色的光网固定在裂缝之上。

    光网不停地顺着裂缝处蔓延,直到将整条裂缝全部覆盖。

    就像是给地面打了一个补丁。

    这便是以魔虫网膜炼制出来的‘定脉符’。

    它的作用非常的强大,凡是地脉震荡之地,都可以此符将地脉定住。

    而这种‘定脉符’的炼制极其简单。

    张克只需将所有的网膜混合在一起,这些网膜相互之间会自行勾连形成整体。

    然后混入金刚砂与息壤之气,使三者融为一体。

    接着以虚空神符之法在其中构建如意符文,引导信仰之力汇聚成符。

    这‘定脉符’或许因为材质的原因,有一特性非常奇特。

    张克炼制成功后,无意中发现,就算把它撕成碎片也可以使用。

    每一片碎片都有着‘定脉符’的效果,只是威力有大有小。

    用的时候更是简单,大的裂缝用大符,小的裂缝用小符,随意裁剪就可使用。

    这道符的诞生着实令张克大开眼界。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随意耗费几天时间,就可以炼制出足够几万人使用的海量‘定脉符’。

    这实在是太方便了。

    张克不由得被吸引了注意,之后多次实验后终于确定。

    这种特性只有当‘魔虫网膜’、‘金刚砂’、‘息壤之气’三者混合在一起做出的符纸才有这效果。

    想着青空界因魔虫之灾而乱,此刻魔虫网膜却可以修复地脉裂缝。

    这其中一饮一啄岂非天定!

    而且想到这种符纸日后可以运用到其它种类的符箓当中。

    魔虫的价值也因此凸显出来。

    由于青空界地表之上到处都是一片火海。

    魔虫自顾不暇,纷纷躲避着火海的蔓延,已无余力再来找各处地脉节点的麻烦。

    晚上,感受着大地的震颤与满眼的赤红。

    听着无数野兽临死前的哀嚎,以及大火燃烧万物传递过来的焦臭。

    所有的人心中充满了忐忑与不安。

    一丝丝怀疑自心底产生,这真的是在挽救青空界吗?

    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五千四百定脉散元之地,那无数冲天的白光早已不知何时消散。

    但是却有一团团的乌云自空中凝聚。

    天地间有‘清浊二气’,也称之为罡煞之气。

    金丹境的修行者修炼时用到的罡煞之气就是这种。

    只是这两种气是与复杂的元气混淆在一起的,修行者无法将其分离出来。

    所以想要修炼煞气,就要在地脉之中寻找到煞气之xue。

    而想要修炼罡气就要到九天之上才能采炼。

    其中的地煞之气在昨日的定脉散元之中散于地脉。

    而罡气则被地脉所排斥,自法阵中化作无数白芒冲天而起。

    此刻,这无尽的罡气于青空界上空积聚成云,产生了新的变化。

    ......

    青空界极东之地。

    苏东海站立在城头之上。

    在他的身后,则是一座容纳着近八十万人的大型城市【东极】。

    此城是几个月前刚刚建成。

    城中的百姓有半数以上都是转轮教会的信徒。

    而为了管理好这座城市,苏东海不但从教会中抽掉了大量的人手。

    更是将自己的家族整个迁移过来。

    苏东海暗暗有些发愁。

    【东极城】所在的地脉节点恰好是一处山岭之上。

    到处都是高矮不定的山峦与断崖。

    这样的的地形极其不利于防守,昨日就有海量的魔虫前来侵袭。

    若非地脉之中各处火山爆发,将附近区域全部点燃。

    想要守住这【东极城】,人员伤亡怕是不会小。

    正思索间,苏东海忽地发现脸上一凉,似乎被溅了一些水珠。

    嗯?

    抬头看向空中,乌沉沉的云雾中,一些晶莹剔透的水珠自空中落下。

    下雨了?

    脑中刚闪过这个年头。

    猛然记起师父曾说过灾劫之时,将会有大雨降下。

    冷不丁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转头喝道:“所有人立刻转移到大船之上,修行者分布各船做好万全准备。”

    身旁的人有些迟疑。

    毕竟【东极城】是建立在山岭之上,怎么可能需要坐船。

    苏东海见众人犹豫,怒道:“一个时辰之内,所有人必须上船!快!”

    看到苏东海发怒,其他人再不敢怠慢,纷纷组织城中百姓行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