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设外城 (第2/2页)
“遵旨!” “中进士的二十八人,都有那些人,平时做些什么?”蓝闹知道那二十八人,都是什么背景。 “殿下,这二十八人,有五人家庭经商,其余二十三人都是官宦之家。其实,有七人已经婚嫁,其余二十一人待字闺中。其中,当属徐达之女徐妙锦文采最为出众,臣拟定为其状元头衔!”杨士奇简简单单道出这些背景。 “士奇,中了科举,不一定就要当官,在这方面朝廷不能强迫。对于中了进士之人,朝廷给予官职,让她们自愿选择是否出仕。”蓝闹明白作为女子,有很多不便。 “微臣遵旨!” “台州府的改革效果怎么样,可否大规模推行!”蓝闹想知道自己,实行改革制度有什么效果。 “回殿下,台州府试验将近一年,效果显著。在治安、税收、民生、农业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杨士奇对于台州府的事情,实时留意,知道的非常详细。 “很好,接下来在浙江省范围内,一个府一个府地推广,三到五年自己推广全国各地。”蓝闹知道行政的事情,需要时间慢慢来,不能cao之过急。三到五年时间,进行推广改革,社会能够接受,老百姓也能接受。 “臣,领旨!” “士奇,都过了大半年了,解缙修书怎么样了?”蓝闹打算召来解缙问一问,怕给他压力。 “殿下,修书乃是一件繁琐之事,五天前我例行询问过,他们只拟出了一个目录,正式内容还没有开始。” “也就是说,半年时间,只修了个目录,这也太慢了吧!”蓝闹有点不高兴了。 “微臣会催促他们加紧速度!” “不用催,让他们慢工出细活,就跟他们说别等我归天后,数还没修成即刻。”蓝闹的话看似宽恕,实则责骂。 “殿下……!” “士奇,修书与印刷将同时进行。他们修出多少书,印刷工作就得跟上。” “殿下,印刷成本太高了。根据解缙初步估计,百科全书总字数,将达到万万之数。” “唐太宗李世民,他留下什么东西?还不如隋炀帝,留下一条运河。既然,我已经决定耗费重金修书,无论如何一定不能让它失传。全.套百科全书,朝廷必须要拥有。同时,也开放民间收藏和印刷,只有官民一体,才能体现修书的本意。”蓝闹从《兵典》之中获得灵感,现在的部队,随随便便一个士兵都能说出一些兵法知识。 “臣领旨!”杨士奇对蓝闹越来越看不懂了,别家的帝皇,都是自比唐太宗,而自家的帝皇却要做隋炀帝。明白以前文人对付皇帝的那一套,放在自家帝皇身上,将是自取其辱而已。 “参见皇上!” “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了。”建红见到蓝闹,也不行礼反而开问。 “你们都下去吧!” “遵旨!” “早几天我去了一趟陈烨作坊,看了看他们的火车,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这么快!” “火车的事情现在还急不得,另外一件事情倒是可以部署了!” “什么事情?” “房子!”蓝闹那天在城中看了一遍,才明白上海城有多凄凉,毫无人气。 “房子?”建红不明白道。 “现在的上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贵,无论什么东西都贵。”蓝闹明白,这个贵字的来由就是自己,将房间提高的太急迫了。 “贵是当然的,毕竟是天子脚下,贵也有贵的道理!” “我想将上海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就不变维持现状。开始着手建设外城。首先,开始建造各种作坊,吸引劳动力前来安置。我准备在外面建造一个大型的糖类作坊,反正是自己的作坊,用地也简单。还要建造一个全国粮食中转站,保障粮食稳定,必须要在朝廷的眼皮底下进行,这样子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还有一个煤,蒸汽机的出现煤的消耗每日剧增,所以朝廷要控制好煤的买卖。我准备将建立起,一个煤的交易所。各地煤矿生产的煤,将由朝廷统一销售,可以参考盐引的方法,控制煤的买卖。”蓝闹知道这些事情,都是赚钱的行业,不想白白的便宜了国库。 “殿下,你跟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啊?”建红已经明白,故作不懂。 “我跟你说的这些,都是赚钱的不二法门,我们合计一番,先赚银子。” “好!” “制糖作坊,由你和陈家联手,做赚利润,分时份。太上皇一份,皇后一份,你一份,剩下的一份由各嫔妃按等级分。提前跟你们说一句,我接下来要取消你们的俸禄,国库不会再支出皇家开销。”蓝闹想了很多,决定了很多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