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24 大汉长安府 监牢 (第2/2页)
流传起另一个流言:马谡借刺杀之事小题大做,意在清洗朝堂中不听话的原蜀地旧臣,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个非常有杀伤力的流言不知从何处传起,瞬间传遍了朝堂,传遍了长安城,也传到了陛下刘禅耳中,愈演愈烈。 即使马谡的权威足以让所有人都闭嘴,不敢公然反对什么,但暗地里的非议依旧让他体会到了“周公恐惧流言日”的感觉,坐卧不宁,如芒在背。 因为刺杀事件看上去一目了然,就是一场仇杀,来自王平对马谡的报复性仇杀。如果马谡刻意将这个事件与阴谋划等号,以莫须有的猜测抓捕大臣,不光他在朝堂上的威信会动摇,还会给予其他大臣更多的口实。 官场自有官场的规则,你不可能因为看见杨仪进了户部尚书府,就以怀疑两人合谋害你的由头,将两人抓起来。 同理,你不可能因为看到王平两个月前进入过户部尚书府,就把费祎当做幕后凶手。 你得拿出直接证据。 否则,你这个大将军是在滥用职权,迫害当朝大员,清除异己。 这是马谡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权衡再三之后,马谡长叹一声,一巴掌拍碎了面前案几,然后用一种公事公办的口气对来请示命令的刑部尚书向宠道:“再查查,如果没有查到其他信息,三天之后就把两人都放了吧。” 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马谡眼神中闪过一丝厉色,但正低头拱手的向宠并没有看到。 当向宠带着这个命令回到廷尉牢房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杨仪和费祎二人双手扒着牢杆,大喊大叫,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成为了犯人的事实。 尤其是杨仪,他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将身上的铁链晃的哗啦啦作响,扯开嗓子大叫道:“我无罪!你们为何抓我?我要见陛下!我要见丞相!” 牢头拿棍子敲了敲牢栏,不耐烦地说道:“是大将军下的命令,二位大人,我劝你们老实点,不要让我们难做!” 费祎则在一旁嚷道:“我乃户部尚书,当朝大员……大将军也无权抓我!我要面见……” “我们只是奉命行事,两位大人再吵,我就不客气了!”牢头不耐烦地打断费祎的话,伸出杀威棒去敲打费祎扣在牢栏上的手指。 费祎一瞬间就怂了,连忙缩回了手指,于是牢头伸出两根手指,叉了叉自己的双眼,又叉了叉费祎和杨仪,警告两人不要吵闹,这才放心地转过身去,坐回几尺之外的木案旁,和同事专心致志吃起了酒菜。 向宠叹了口气,并没有上前告诉两人三天后就会被释放的消息,而是转身离开了牢房。 算了,让他们在廷尉大牢里冷静冷静也好。不管怎么说,这里的条件可比刑部大牢要好太多了。 颇知费祎和杨仪跟脚的向宠有七八分把握能断定,这两人与王平勾连不清,与马谡遇刺一事脱不了干系。但由于季汉承汉制,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规则,光靠逼问是逼问不出什么来的,所以他一开始就没有选择浪费口水去审讯两人。 而且,像这种案子,其实根本不用审理,只要大将军觉得这二人有罪,那这他们就死定了。如果大将军觉得此时杀了二人影响不好,那么他二人就没事了。 对于这一点,向宠有着深刻的认知。 大汉长安府,廷尉监牢。 杨仪靠着墙壁坐了下来,不再大吵大闹。与其说是他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倒不如说是初期的愤怒消退之后,后怕和恐惧涌上,让他没有底气再大喊大叫。 现在唯一支持他的信念,就是希望之前费祎散布出去那则流言能够尽快发酵,产生威慑力,然后把两人从大牢里捞出去。 接下来三天里大部分时间,杨仪就抱着这个微弱渺茫的希望靠在监牢里一动不动,双目发直定定的望着前方。看上去十分落魄。 费祎的状态比杨仪要很多。该吃吃,该喝喝,仿佛没事人一般,甚至心里还特别期待能来一场三法会审。 他会让三法司的人见识见识,何谓铁齿铜牙,强辩无双! 外面。 牢头满意的看着这两个变老实了的大官,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不管这两个人在外面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也好,丞相身边的亲信也罢,只要进了这里,是龙你得给老子盘着,是虎你得老子卧着。 不然的话,老子削不死他! 转眼,三天过去。 费祎期待已久的审判,却始终没有出现。于是,费祎知道自己不会死了,淡淡地对杨仪说道:“威公,不出半天,我们应该就可以出去了。” “真的?”杨仪眼神一亮,又迅速暗了下去,语气有些不信,“公伟又在说笑。” 话音刚落,就听见外面传来牢头的声音。 “二位大人,你们可以出去了,请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