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3 神器在召唤我(求月票!) (第1/2页)
光屏幻化间,系统商城里多出来三排格子,原本3×5的格子已经扩充为6×5格。 不过,暂时只有第四排五个格子里的物品,处于可见可购状态,另外两排暂不可见不可购买。 马谡知道,后两排格子不可见是因为自己的稳健点不够,只要稳健点达到相应数目,这些东西自会露出庐山真面目。 所以,他耐心的一一望去。 第四排货架上的五样物品依次为:诸葛连弩进阶版,售价一万点; 辽东公孙氏所造连舫战舰制造图及样品舰一艘,售价一万点; 辽东公孙氏舰载破发强弩制造图及样品弩箭一套,售价一万点; 刘晔牌加强版投石机制造图及样品一套,售价一万点; 强力神器一套制造图及样品各一件,售价一万点; “嘶~” 马谡瞪大眼睛,倒吸一口凉气。 不得不说,这五样东西都非常有用! 先说诸葛连弩。 连弩虽是诸葛亮所制,可以连续发射弩箭,但却有两个致命缺陷。 一是射程短,铁矢只有50步,普矢有效射程只有五十步。 二是精准度差,由于连弩用箭没有箭羽,铁箭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且木制箭杆制作要求精度高,人工制作难度大,不易大量制造使用。 所以,这个进阶版诸葛连弩,就显得非常给力。 再说连舫战舰和舰载破发强弩,这两样东西都是辽东公孙氏的“战略核武器”,禁止出口。孙权曾奉上大量金银珠宝求购而不得。 有了这两样东西,以后蜀汉攻打吴国时,就会容易许多。 最后几样物品中,攻城三车和一锥一炮的作用毋庸置疑。 在这个时代,最难打的战争就是城池攻防战。 对于攻方来说,攻城最先要做的是清除城外障碍,填平护城河、堑壕。 护城河、堑壕两者有时会合二为一,夏秋时,堑壕引入河水,就成了护城河;冬春时,守方提前把堑壕堵起来,放干里面的水,因为壕底通常埋有许多尖桩木刺,人若不小心踩空掉下去,会被刺个透心凉。 护城河与堑壕通都有四丈以上宽,深度一丈以上。譬如大汉第一城池襄阳城的护城河,平均宽度超过六十丈,,度接近五丈,想填平它,一座山的土方都不一定够。 因此,凡有城池攻防战,攻方都要克服种种困难,花费极大的作业量。 首先,需要拔除掉护城河前的拒马桩,这個拒马桩不是拒马用的,而是阻挡攻方的攻城器材。 其次,攻城方需要顶着来自头顶上的攻击,以土石、柴草填平护城河。有时攻城方别无他法,只能用人命前仆后继的填。 填平护城河,才能触碰到城墙进行攻城。 正因填平护城河的任务过于危险和繁重,许多将领都会使用辅兵、民夫去填,尤其是周边的游牧民族,在攻城时,工匠相对要少,大多是驱赶城池周边的百姓顶着箭矢去填陷坑和护城河。 等到填完了,护城河里也就堆满了尸体。 为此,将领会让亲卫部队担当督战队,有临阵脱逃、畏缩不前的,斩立决、杀无赦。 为保障清障部队的安全,造壕车应运而生。造壕车的前方竖起高高屏障,用来抵挡对面射过来的箭矢,里面又装了填河用的砂石或袋子,等造壕车靠近护城河,只要打开窗口,就可以轻松得将石头投进去了。 如果壕沟、护城河比较宽,一时半会填不平,那就轮到填壕车显威了。 填壕车的外形是板车状,上面有折叠的桥板,开到壕沟前放下桥板就会变成一座临时木桥,可供士兵通行。同时,投石机以及己方射手也会向城墙投射远程火力,掩护填河部队。 对于守方而言,护城河是第一道防线。守方一般会在河后面设有三四道人工障碍,主要有蒺蔾、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羊马墙等。 蒺蔾有木蒺蔾和铁蒺蔾之分。木蒺蔾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果实外壳有坚硬的刺,将它收集后洒于攻城方必经之路上,可以刺伤敌军人马脚部。铁蒺蔾则是人工打造的“五棱尖刺”,具有同样的功能,更结实且能循环使用。与铁蒺藜相似的还有铁菱角,主要是部署在水较浅的壕沟,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敌军涉渡。 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等也有蒺蔾类似的功能,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特别是骑兵部队近前。 填平护城河后,就到了攻城最关键的部分,砸开城门或攀上高大厚实的城墙。只要城门出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