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8 有此神器,何愁大业不成!(求月票!) (第1/2页)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在一顿酣畅淋漓的慈父教育之后,府里所有人看马谡的眼神都释然了。 回来了,熟悉的马参将回来了。 这才是马参将的本来面目。 外表温文尔雅,内心暴烈如火,一言不合就会上演一出“子不打不成器”的戏码。 这几个孩子,除了最小的马谦,哪一个没挨过他十顿八顿打? 所以,现在的马参将和原来的马参将就对上了。 就是这个外儒内刚的味。 马谡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从几个儿子那里,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性格,以后只要按照这个风格行事,人设就维持住了。 但还有一关。 原配夫人和“他”在一张床上睡了十六年,一起做过成千上万次爱做的事,对“他”的行为习惯了若指掌,不太好糊弄过去。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喜新厌旧的借口,从此不再靠近原配,不再碰她,以免露出马脚。 所以,这也就是马谡坚持带羌女回成都的原因。 整个计划相当之完美! 马谡是非常乐意从此不再碰原配夫人的。没有感情基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处于对原主的尊重,他觉得白得了五个儿子就已经占了天大便宜,不能再得寸进尺,把人家夫人也睡了。 可以睡,但没必要。 更何况,他还有更好的选择……大巫师。 因此,马谡带着羌女住进客房,直接以行动表示出“喜新厌旧”立场。 而后,安然的在自家府里住了下来。 …… 三日之后,册封仪式在皇宫大殿如期举行。 蜀汉君臣济济一堂。后主刘禅安坐上位,群臣以诸葛亮、李严为首,分列两侧,束手收声、等候听封。 刘禅先是着重夸赞了一番相父诸葛亮慧眼识才、文成武德、平南定北、开疆扩土、cao劳国事、劳苦功高、堪称百官之楷模、炎汉之首望…… 巴拉巴拉一大堆。 诸葛亮坦然地接受了刘禅的夸赞,因为这本来也是客观事实,刘禅的言辞毫无虚夸成分。 只不过马谡听得直打哈欠。 本来,今天他是奔着当主角、当万众瞩目焦点的期待来的。 但总也轮不到自己上场,就让他有些昏昏欲睡。 好在,一柱香后,这通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论,总算是结束了。 刘禅的目光转回到马谡身上。 马谡精神一振,挺直了脊梁。 他的功劳太多了,多到一个时辰都数不完。守街亭、袭陈仓、卫汉中、夺下辨、取建威、兼南羌、定东羌以及收复先零羌,硬生生为蜀汉增加了几十万人口和数万军队。 更不用说,还有连败张郃七阵,将魏国十万精锐打到几乎残废的天大功劳。 所以,他已经准备好接受一场长达一个时辰的夸赞。 半个时辰也行。 却听刘禅淡淡说道:“现封马谡为雍州刺史、镇北大将军,诸事归于丞相府统属,散朝。” 而后,起身带着宦官走了。 整个册封过程耗时不到五秒。 马谡磕头谢过恩,缓缓起身,从诸葛亮手里接过相关印绶,一脸懵逼的等着朝堂百官上前恭贺。 就没了吗? 今天我主角啊。 册封过程是不是草率了一些呀? 算了,官位到手就成,咱不抢丞相的风头。 如此一想,马谡心里迅速平静了下来。 散朝之后,跟着诸葛亮去往丞相府,同行的还有丞相府主簿杨仪。 诸葛亮的马车在前,马谡与杨仪策马在后。 杨仪拱了拱手,声音里透着一股子很明显的酸意:“恭喜啊,幼常。自今日起,你便是雍州刺史了。” 幼常岂是你一个小小参将可以直呼的么.....马谡斜了杨仪一眼:“是真心的吗?” 杨仪沉默了一下:“自无假意。” “那你叫一声雍州刺史、镇北大将军,我听听。” “……”杨仪忍了几忍,终是调转马头,拂袖而去,连丞相府都不进了。 马谡纵马哈哈大笑,引来随行兵士侧目而视。 少顷,行到丞相府门口,翻身下马,随诸葛亮入内。 进来大门,诸葛亮看了马谡一眼,一脸无奈叹道:“幼常啊,杀人不过头点地,你已经赢了杨仪,为何就不能宽容一些呢?” 对他,我宽容不了.....马谡点点头:“知道了,丞相。” “下次一定。” 这敷衍的态度......诸葛亮又叹了口气,转移开话题:“我夫人已造出轻气球,但如何控制气球行进方向,至今尚有一些不甚明了。幼常,且随我至后院一观。” 言语间,二人来到丞相府后院工坊。 入眼所见,一个似模似样的大气球离地一人多高,凌空欲飞,却被一根绳索牢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