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6 刘禅,这骂名我背不动了(求订阅!) (第1/1页)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正文卷096刘禅,这骂名我背不动了【此次历练评级:S。】 【恭喜:你在此次历练中获得“幕后大师”称号,该称号可免费抽奖一次大转轮。】 【你当前拥有四次免抽机会,是否抽奖?】 “不抽!”马谡秒拒。 反正这会也没什么强敌,还是攒够十次再抽。 【温馨提示:你当前拥有大量稳健点:24789,是否开启一次豪橫万分的十连抽?】 “不开!” 和系统打交道久了,马谡已经逐渐摸出了一个规律,凡是系统推销的,都不是必须的;凡是系统提倡的,都是可以拒绝的。 所以就毫不犹豫跳过了这个对话,打开“扫描他人属性”,输入后主刘禅的名字。 在现实中动手收服先零羌之前,他想先看看后主的属性及蜀汉的基本盘。 这个很关键。 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身为历史迷的马谡曾看过《中国人口史》,对三国的人口有一个大概的了然。 据《中国人口史》推算,黄初二年时,魏国的户数约为103万户,682.4万人口。 吴国的人口约为:户数47.8万,人口315.5万。 蜀国的人口为:户数20万,人口132万。 可以说,在三国建立之初,蜀国的户数、人口数,均不及魏国的五分之一。 即便蜀吴两国加起来,其人口也只占天下约40%。 然而,这已经是蜀吴联盟与魏国国力最接近的时刻了。 魏国所占据的北方,原本就是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发程度远远高于蜀、吴所在的南方。 只不过因为汉末战乱时,北方大量人口逃到了益州、荆州、江东等地,导致这些地方人口短暂的剧增。 但天下态势逐渐稳定住之后,尤其是在曹cao一统北方后,北方的人口便不再往南流失,百姓开始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安定的北方同时又对陷入动乱的南方形成了人口反吸。 从208年开始,南方诸州开始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乱,那些没有死于战乱的百姓们,开始逐渐往安定的北方迁移。 因此,三足鼎立之初,尽管曹魏有些优势,其优势却没有大到不可逆转的程度。 然而,随着三足鼎立局面的稳定,率先十多年进入安定期,并拥有大量人口基数的魏国,先发优势开始显现出来。 随着时间推移,南北双方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原本,蜀吴和魏若是按照同样的人口增速增长,体量更大的魏国增长总量自然就更多。时间越长,差距就会更大。 何况,魏国还拥有先发十多年的优势。 要知道,黄初二年时,蜀国和吴国还在荆州内耗,打得你死我活,这场耗时半年多的战争,死亡之巨、耗费之巨,难以计数。 而此时北方早已在十四年前就已经安定下来,进入平稳增长期。 此消彼长,魏国的优势再一次拉大。 所以,到了三国后期,蜀魏双方的差距已经大到了一个很夸张的程度。 魏灭蜀前,曹魏的户数长到144.5万户,人口约为920万,比黄初二年增长了40%。 这几乎相当于增长了一个221年时吴国的体量,或221年时两个蜀国的体量。 而此时的蜀国在册人口只有103万,只相当于魏国的九分之一。 即使相比221年时的人口,蜀国也少了30万人口,是三个国家里唯一出现人口倒退的势力。 所以就不难理解,魏国为何能够顷刻间就灭掉蜀国。 因为双方的差距太大了。 在农业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财政收入,就是兵源数量。 蜀国人口在立国四十二年间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连年倾国北伐。 其实,因为北伐战争而死的人数并不多。 但连年北伐需要动用大量年轻力壮的男人,男人出门打仗去了,由此导致夫妻分离,他们生育的后代就会变少,新增人口就会变得非常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由此可见,战争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不仅仅是战场上人员伤亡,还包括人类社会的一系列的生产生活行为减少。 而攻略西羌,增加蜀汉人口基数,就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既不停止北伐,还能让蜀汉人口快速增长的办法。 很快,一个相貌憨厚的胖头娃娃大头贴跳了出来,占据大半个屏幕。 姓名:刘禅 职业:皇帝 隐职:??? 年龄:??? 智力:??? 武力:??? 威望:??? 子民:??? 军队:??? 国力:??? 【是否花费1000稳健点查看刘禅属性?】 what?看一下己方君主居然需要花费?还要1000点这么多? 说好的己方人物免费呢? 还敢不敢再黑心一点? 马谡一瞬间不重样的腹诽了系统一百多句。 但很快就释然了,意识到“免查己方人物”这个功能并不包括己方君主。 “花费,查看!” 【你成功花费相应点数,获得该查看权限,你当前剩余点数23789。】 姓名:刘禅 职业:皇帝 隐职:无 年龄:21 智力:5 武力:3 威望:5 子民:1520000人 军队:180000人 国力:152。 【特殊天赋:父佑忠护 【特殊天赋:君轻民安】 【特殊天赋:愚痹智长】 【特殊天赋:识人放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