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4 来人,把马谡拖下去砍了 (第1/2页)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直到深夜方散。 亦师亦友的两人都从对方的言语里大受启发、获益匪浅。 对视的目光也愈发热烈。 马谡只从诸葛亮的言语里听出了一层话外之音:‘鉴于此次连胜四仗皆与你有关,违反军令这事,本丞相必不会与你计较。’ 这就够了! 马谡嘴角微微上扬,很是满意。 感觉这趟没白来。 诸葛亮却从马谡的言语里听出了许多新颖的理论、见识,和一些闻所未闻的名词。心下顿时感慨万千: 人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本丞相与马谡‘士别三十余日’,竟然觉得他像变了个人似的。 唯一不变的还是那爱吹牛皮的老毛病,话还是说的那么满,那么大言不惭。 这股子恃才傲物的劲头……和本丞相当年高卧隆中那会还真有一比。 不过,本丞相那会是心傲口谦,彬彬有礼;马谡这是心傲口更狂,意气冲云霄。 也许,这就是年轻人吧…… 锐气十足! 天生此良将,真乃我蜀汉之大幸啊……如是想着,诸葛亮不动声色地打了个哈欠。 马谡会意,起身告辞离去。 今夜,宾主尽欢,各有好梦。 翌日一早。 蜀军兵发陈仓,诸葛亮于城中高台之上会聚诸将,论功行赏。 赵云、杨仪、魏延、张苞、关兴、姜维、王平、高翔等三十余人,皆因此次“大破曹爽、曹真”,得到封赏。 参与千里偷袭的李盛、张休二将,不但被赐予丰厚赏赐,还当着三军将士的面,被诸葛亮着重点名表扬。 深入敌后、作风坚强、进退有度、临危不乱,堪称三军楷模。 就连黄袭,也因在上邽城据守张郃五日,而被诸葛亮夸赞。 但严格来说,黄袭是失职的,当初马谡命令前者据守上邽城一个月,他没有做到。 此情此景……所有在场的三军将士都喜笑颜开,其乐融融。 只有马谡心下一咯噔,隐隐有些不妙。 感觉要糟。 果然,刚封赏完毕,诸葛亮便缓缓收敛住笑容,目光严肃地望了过来,注视片刻后,沉声道: “来人,将马谡推下去,斩了!” 此言一出,全军哗然。 两名虎背熊腰、赤膊露胸、倒提着明晃晃的鬼头刀的壮汉应声而出,夹住马谡,作势就要往外拖拽。 “???” 马谡瞬间懵了圈。 什么情况?为什么要刀我?我犯了什么错? “丞相――” 您昨天夜里还叫我小甜甜来着,这会怎么就翻脸不认人了......马谡竭力挣扎着,抵住两名壮汉的拖拽,自辩道: “丞相,马谡无罪呀!” 好在,两位壮汉知道军中惯例,并未真的用力拖拽。两人在感觉到马谡微弱的抗争力度后,就顺势收住了力道,停在原地。 否则,就马谡那连缚女都缚不住的力度,哪里抵得住他俩的狂暴力量? 通常,三军阵前斩杀己方大将,是有一道流程要走的。 尤其是诸葛丞相治下的蜀军,决不会无缘无故处死任何一名将领。 这道流程是:主帅定罪、罪将自辩、自辩成功,得脱死刑。 即使自辩失败,罪将也不要过于慌张,还有众将求情这一道终极他救程序。 通常,到了这个阶段,就是验证主帅杀心的时候。 若主帅只是做做样子,那么恭喜这名罪将,有惊无险逃过一劫。 若主帅坚决要杀,那没辙,这名罪将也只能引颈就戮。 诸葛亮俯视台下,冷面肃声道:“马谡,你连番违我军令,先致大军于街亭绝境,后使五千锐士于陈仓死地,何言无罪?” 以过程论之,两次违抗军令自是有罪;已经犯了七禁五十四斩,足够杀两次头的。 但若以结果论之,便是无罪。 马谡深知这一点,连忙挣脱两名壮汉,拱手上前一步,避重就轻辩解道:“丞相,街亭并未失守、陈仓五千兵士也安然无恙,马谡无罪啊!” 诸葛亮目含嗔怒,拍案斥道:“街亭之战出发前,我反复叮嘱你扎营当道,扎营当道!你自以为饱读兵书,熟谙战法,非要屯兵山上!街亭之战若非张郃智浅、兽潮助力,我数万大军岂不要丧于你手!” 众将见主帅怒斥主将,杀意腾腾,均心下凛然,不敢发一言。 没想到诸葛丞相一介文人,发怒的时候居然如此可怕。 气势似可吞天下! 太吓人了。 姜维拱手道:“丞相息怒……” 诸葛亮挥手打断姜维,目视马谡,疾言厉色道:“好,街亭之战先不说,我军首次北伐不成,我已命各路兵马徐归汉中,以保住蜀汉仅有的有生力量。正值大军安然撤退之时,你···你竟然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率兵千里弄险!!!” “倘若此次攻陈仓不下,我五千将士焉有命在?纵然拿下了陈仓,一旦魏军四面围定,你亦插翅难逃!” “若非本丞相连夜驱动疲军,倍道驰援而来,你与五千将士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