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洲药主_第五百四十九章 帝位只有一个,男人却有的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九章 帝位只有一个,男人却有的是! (第2/2页)

虞玄一起离开星空阁,直接往前殿神华宫而去。数百朝臣,已经济济一堂,都是武仙以上修为。周主走上御座,施施然坐下,凤眸环视一群,语气清冷的说道:“诸卿,你们很多人的奏疏,朕已经看到了。大家的意思,无非就是停止内战,共同剿明。”“看到你们的奏疏,朕忽然想到,为何你们变得不自信了?你们害怕明国了是么?”“你们曾经不把明国放在眼里。可是如今,你们怕了!”虞嫃已经称帝十几年了,加上修为又突破到大乘强者,气势日甚,在朝堂上已经很有威严。很多人都有点怕她,包括那些大圣修为的重臣。“哼,今日朕把话放在这里,我大周肯定会对明国用兵,现在就可以。”“可是这个前提必须是,朝廷收回了直属三十六州!”“只归还一半,就想要大周停止内战,一致剿明?不可能。”虞嫃一上来就主动表态。想让朕停止内战打姜药,可以,先把三十六州全部还给我!少一州都不行。“陛下。”一位武圣强者站起来。“三十六直属州,本就是朝廷的,应该收回。”“可是,这三十六州毕竟之前被那冒牌货矫诏封了出去。吃下去的东西,哪怕是吃错了,也很难再吐出来。”“陛下是圣主,何不高抬贵手,就当是给他们的赏赐。如此,既显得陛下恢宏大度,也能结束内战,重新一统。”此人话一落音,又站出来几个武圣强者,都是中域大人物,大周重臣。意思都是差不多,先拿回十八个州,其他十八州就算是皇帝封的。然后,停止内战,团结灭明。甚至还有一个大臣说道:“陛下,西域十四州,南域十八州,共有三十二州啊!”“只要灭明,这三十二州各家都不要,全部献给陛下和朝廷。那些反对陛下的人,就没话说了。”“如此一来,既能消弭内战,又能剿灭暴明,还能大大增加朝廷直属州郡,又能一统神洲,岂不是一举四得?”“不错不错!就是一举四得!”很多大臣都站起来,慷慨陈词。“如此上上之策,还请陛下允准,停止内战,共同伐明!”很多周国大臣,受够了这些年来虞嫃对姜药和明国的纵容。皇帝推三阻四的屡次驳回征明之议,养虎为患,眼睁睁的看着明国越来越强,终于成了气候。这是因私废公,是昏君所为!难道,武家的利益,大周的社稷,还没儿女私情重要么?帝位只有一个,男人却有的是!她为何如此执着?真是既狠辣又昏聩啊。虞嫃冷笑着环顾群臣,一时没有说话。所谓法不责众,这么多大臣都一致要求,就是虞嫃也不好立刻发作。眼下情景,有点逼宫强谏的意思了。当然,也有不少人站起来,支持皇帝。主张必须收回三十六州,朝廷才能停止内战。不然,朝廷威严何在?这些人都是虞嫃安插的心腹之臣。可惜的是,这些人只占了三成。剩下的七成,全部是武家贵族的代表。这就是周国的悲哀了。虽然有武家贵族的支持,一诞生就是大国,却决定了周国的性质是武家政权。无论是朝廷大臣,军中将主,地方官员,绝对多数都是武家贵族。毕竟,虞嫃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才获得帝位。就是虞嫃最大的靠山虚空海势力,也属于武家贵族。没错,虚空海世界,同样是武家贵族的世界。虞嫃怎么玩?她能硬生生的搞到三十六个直属州,将贵族联盟变成半律令制,已经很厉害了。虞嫃能代表武家,她就很有权威。如果不能,那她的权威就大打折扣。事实上,就算群臣不反对,虞嫃也很难重用寒门。为何?因为寒门的人才太少。人才需要各种资源培养。广大寒门连日常修炼的资源都没有,武真级别的高手就极其稀少,撑不起大周。高级强者,各种高级人才,寒门之中几乎没有。光从人才的角度,虞嫃就离不开武家的支持。姜药可是变法三十多年,在寒门身上花费了海量的资源,才开始出高级人才!如今明国的高级人才,大多数都是天平神教的。若是没有神级,明国的势力不会发展这么快。因为高级人才太少,撑不起来。这个法子,虞嫃无法复制,周国如今也没有变法的条件,也没有变法的时间。虞嫃眼看自己的心腹臣子落入下风,正要说话杀一儆百,忽然宫外礼官唱喝道:“太师晋见!”太师回来了?群臣顿时一起望向殿外。只见一个须发斑白,腰悬药壶的青衣老者,拄着一根鸠杖,在药道神宫长老丹溪子的陪同下,进入大殿。太师李时珍!大周当年建国时,皇帝就封李时珍为太师,封易归藏为国师。这就是所谓的“大周两师”,位在国公、宰相之上。十几年来,李时珍很少回朝,常年不见人影。偶然回朝也很快消失。虽然地位极高,可存在感却极低。可是,此时看见相貌高古的李时珍入殿,群臣还是心中凛然,不由自主的安静下来。很奇怪。李时珍的确很低调,可是他每次出现,都能让人群忍不住安静下来。哪怕是大圣强者,面对李时珍也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压力。可明明李时珍的修为也是大圣。“老臣李时珍,见过陛下。”“臣丹溪子,见过陛下。”李时珍和丹溪子一起向虞嫃行礼。虞嫃面带喜色,心中却暗自警惕。按照药儿的话,李时珍和易归藏都有问题。她不得不小心。她越小心,脸色就越是看不出来。“太师今日怎么有暇回朝?”虞嫃笑吟吟的站起来,“来人,给太师赐座,赐高座!”直到此时,群臣还是噤若寒蝉。就好像有某种无形的力量,让他们感到莫名的忌惮。李时珍毫无张扬之气,相反,他很是低调平和。可是他坐在朝堂上,却给人一种坐在山林下的感觉。“陛下。”李时珍的声音低沉缓慢,眼神古井不波,“老臣听说明国占了南域,我朝有征明之议?”就连虞嫃,闻言也紧张起来。她很担心,李时珍主张伐明!虞嫃很少怕过谁,如今却有点怵李时珍。“确有此事,不意太师也为此回朝。”虞嫃暗自担心的说道。她当然会伐明,但现在不行。现在伐明不公平。有违给药儿的承诺,也对神洲大局不利。现在伐明,只是给武家做嫁衣,对神洲前途,对人族前途,真界前途,有害无益。群臣认为她是因公废私,实乃大谬。正在虞嫃担忧间,李时珍说话了:“老臣以为,眼下伐明不可。”“因为,不祥。”什么?眼下伐明不可?不祥?虞嫃固然松了口气,群臣听到后,主张伐明的人都心生恼怒。可是奇怪的是,也不知道为何,偏偏没人出言反对。有人想出言反对。可张了张嘴,却还是咽了回去。非常古怪的感觉。没有什么威压,也没有被威胁,也能说话,可就是很诡异的没有出言反对。虞嫃点头微笑:“太师果然老成谋国,朕也以为,眼下伐明不祥。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李时珍站起来,抚须微笑道:“陛下沉稳持重,明见亿里。如此老臣就放心了。”又环顾群臣道:“朝中之事,诸位费心了。这征明之事,不能急在一时。”“治大国如烹小鲜。若要开疆拓土,还需大修内政,先治国,而后平天下矣。”还是无人开口反对。李时珍说完对虞嫃再次一揖,“陛下安座,老臣告退。”虞嫃站起来,“太师请便。”李时珍和丹溪子转身就走,洒然而去。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每次出现都是这样。“太师之言,大有道理。”虞嫃说道,“方才诸卿也没有出言反对,此事就这样吧。”“若要征明,必须要拿回直属州郡,讨平叛军,整修内政。不然就算出兵,也可能像清军那样惨败。”“好了,退朝。”群臣面面相觑,只能苦笑摇头。来势汹汹,声势浩大的征明之议,再次不了了之!ps:蟹蟹大家的支持!晚安!另外,今天看到新闻,想说:那些嫁到非洲的女人,不要父母了?不要审美了?一点颜值不看的么?口味真重,胆子真大,脑子真残。还沾沾自喜,别给中国女人丢脸,你们只能代表你们自己!还有,别回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