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8章 荀彧、郭嘉的无计可施(下) (第1/2页)
,三国之西凉兵王 与后世投资商在选择投资是一样的,任你说的再如何天花乱坠,若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若没有能力赚取更多钱财,投资商连一个钢镚都不会给你。 当然了,曹cao在寿张县挡住了青州黄巾军,成了济阴、山阳郡的前沿,各大家族也绝对不会视而不见,也一定会给予一定的支持,无非是支持力度大小而已。 随着曹cao在战场上表现越来越好,各大家族也一定会相应的给予更多支持,只是所有人都知道流民的弱点,十万鹿肠山黑山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袁绍在黄河北岸堵住了渡口,鹿肠山黑山军无法渡河杀回老巢,时间拖到下雪后,暴露在野外的十万人也彻底完了,蔡邕独身一人就能俘虏了十万黑山军。 真实案例摆在兖州各大家族面前,各大家族自然会将最后一战拖到入冬,拖到百万流民口粮殆尽。 兖州各大家族期望将战争拖到冬日,利用严寒、饥饿击败百万黄巾军,曹cao却没有这么乐观,鹿肠山黑山军之所以陷入绝境,那是因为袁绍断绝了于毒、张绕的后路,把十万黑山军困在了东郡狭窄地段,可百万青州黄巾军呢?他们的后路并未断绝,完全可以向后退入青州。 百万青州黄巾军一旦退回青州,日后就还能再一次杀入兖州。 曹cao与张超大吵一架,或许心情不好,在酒宴上也喝的酩酊大醉,也让失望而来的荀彧、郭嘉一阵错愕,以为曹cao说服了张邈全力支持,这才高兴多饮了几杯,正待开口询问…… “短视粗鄙之流——” 曹cao愤怒暴吼,荀彧、郭嘉不由相视…… “全是短视粗鄙之流——” 曹cao一把推开荀彧,又猛然抓着荀彧衣领,双眼圆睁。 “文若,你与奉孝可有所获?” 看着曹cao一脸郑重,荀彧心下叹息,他与郭嘉拜访了十余家,期望他们能够拿出更多钱财,可…… “唉……” “兖州连连遭灾,各家困难也是实情……” 曹cao猛然一把推开荀彧,眼中怒火在不断燃烧。 “借口!” “全是借口!” 曹cao在荀彧、郭嘉面前伸出两根手指,双眼直直盯着二人。 “二十万!” “二十万凉并精锐——” “他董西宁北上雁门郡后,难道没有年年大战?他能凭借三十万俘虏,能在贫瘠荒原养活二十万兵马,兖州土地肥沃,难道比雁门郡还要不如吗——” “兖州人丁四百万,比凉州、并州、司隶校尉部、汉中加起来的人丁还多!” “他董西宁能养活二十万凉并精锐,兖州难道不能吗——” 曹cao猛然一摆手臂,一脸的铁青。 “借口!” “全是借口!” “cao……cao必须屯田!” “必须——” 荀彧、郭嘉相视后,他们知道董虎屯田的经过,可当年董虎俘获的豫州黄巾军虽多,却有着足以屯田一年的粮食,而百万青州贼虽然也到处抢掠,但他们并没有获得可以屯田一年的口粮。 或许有人说这不对啊,当年的黄巾军也是到处乱抢,他们都能抢到很多钱粮,现在的青州军足有百万,怎么就抢不到足够屯田的粮食呢? 事实还就这么残酷。 董虎虽然俘虏了二三十万黄巾军,他却不缺少屯田的粮食,而现在的青州军缺粮! 但凡后世人,稍微知道曹cao发家史的人,都知道曹cao事实上并未真正击败青州军,而是青州军主动贴靠在他身上的,若青州军有粮的话,绝对不会主动投降! 都是在夏粮之前造反,为什么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呢?原因就在于董虎和其他人对待“黄巾军”态度上的不同。 无论是中平元年的黄巾军,还是当下的百万青州黄巾军,在董虎眼里,那都是百姓,若一定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中平元年时的黄巾军是被太平道蛊惑的百姓,而现在只是单纯的饥民、流民。 董虎重视耕种收割时节,若能掌控战场局势,他总是有意识避开这个时节开战,十年前他与北宫伯玉、烧当老王争锋时,不顾一切跑到榆中塞城下耕种,就是怕错过了耕种季节,俘虏了几十万豫州黄巾军后,在冬日咬牙北上雁门郡,也并非没有这个原因,还有后来的与凉州韩遂、马腾交战时,在与关东诸侯厮杀时,在开封大胜后,也是因收割夏粮季节而立即停下脚步。 若能控制住战场局势,他就会将粮食安全放在首位,而兖州与青州黄巾军厮杀时,并未避开夏收季节停下征战厮杀,双方在这个季节进行反复争夺,也一定会有大量粮食被无形中浪费掉了,更何况,百万青州黄巾军本就不是兖州人,兖州一下子增加了百万张嘴,别说发生了战乱,就算没有发生,对于整个兖州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在中平元年时,他有意识的将五千骑散开,制造出大股骑军假象,一个目的是逼着豫州黄巾军后退、凝聚在一起,另一个目的是去除百姓对黄巾军的恐慌,让百姓可以出城收割成熟的麦子。 在麦子成熟时节,即便他知道黄巾军都缩在了一起,知道他们在抢收麦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