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女帝2 (第2/2页)
貌绝艳的女子,一身飒爽白衣跳下马车。 “小姐,祝您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娇俏的小丫头说着吉利话儿,“小姐一定会成功的。” 卓青鸾接过篮子,手中折扇轻点对方额头,“我先进去了,考试需要数日功夫,你们且回府吧。” “是,我看着小姐进去再走。” 卓青鸾也没多言,随着人流进入贡院,接下来就是检查搜身的阶段。 这次科举,其中有两成是男子。 她对这种情形没有什么看法,本来嘛,谁的能力好谁就做官,分什么男女。 和其他人不同,卓青鸾家中也有庶出的弟妹,不过兄弟姊妹之间相处的很好,而卓青鸾作为府中嫡长女,对弟妹都很是照顾。 她们家算不得贵重,却也好歹是清贵门庭。 八月桂花飘香,女帝钦点的三甲,也在一片馥郁桂花香中,蟾宫折桂。 这一届的三甲是一女两男,状元出自京城的卓青鸾,榜眼是汴州的袁桂生,探花则出自靖州的卫瑾。 这其中,尤以卫瑾相貌最是不俗。 至于当今的君后,则是二甲第十六名,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到底是底子差些,纵然由秦鹿辅导,仍旧比不得这些十数年苦读的学子。 随后,前三甲被安排进了翰林院,余下的则进入各个衙门,从底层开始学习。 卫瑾成为了朝廷的正七品官,任职翰林院编修。 他的生母则是靖州的地方官,也是靖州名门。 可地方官,终究比不得京官,毕竟在天子脚下,更容易升迁。 很多地方官一辈子都进入不了朝堂。 在授官后,卫瑾便衣锦还乡,准备将父亲接来。 至于生母,他没打算接触,更不想原谅。 生母为了一个侧室,将与她同甘共苦的父亲驱逐,其一的罪状是成婚十余载,无所出。 这里的无所出是没有生下女儿,他这个儿子丝毫没有被放在心上。 既然如此,他有何必去自找麻烦。 裴然这边有些纠结,他有两个选择,一是留在秦鹿身边,二是和其他的人一样,外放为官。 这个外放,只能从最小的七品县令做起。 县令和翰林院编修同是七品,地位却天差地别。 “做好选择了?”秦鹿看着裴然找来,就知道他有了决断。 裴然点头,道:“陛下,内臣想外放为官。” 他或许是怕了,怕陛下现在的好,只是虚幻的昙花,梦醒后就彻底的不存在了。 他太想离开皇宫了,这里真的很无趣。 秦鹿也没有勉强,很痛快的答应了。 “若是在外边,你遇到喜欢的女子,只管写信告知于朕,朕会放你自由。之前你受了委屈,朕都知道,在这之前,你的身份便是保护你的铠甲,日后不需要了,莫要惊慌害怕。” 裴然抬头,震惊的看着秦鹿,“陛下这是……不要内臣了?” 秦鹿微微拧眉,“你可真正听懂了朕的意思?在不违背律法的前提下,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包括这次你选择外放为官,本就无可指摘。朕也非不通情理之人,你对我本就没有多少情谊,无非是被礼教束缚。人生能寻一相伴终老的人不易,遇到了就要珍惜。同时你也要谨慎些,或许有些人纯粹就是看上了你的相貌,甚至是背景,真要和某人交心,定要弄清楚对方的目的,如果遇到喜欢的,且对方也喜欢你的,不需要顾虑我,和离不丢人。” 裴然沉默许久,“陛下可有心仪之人?” “我有没有不重要,甚至有没有后代也不重要。之前我与你说过,在我临死之前,天下大权将不再掌控在皇帝一人手里,我如今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你是我亲自教导的,也算是我半个学生,上任后,一定要安抚教化黎民,切莫辜负了朕对你的期许。” “是!”裴然跪地谢恩,“内臣,告退。” 半个月后,裴然带着陪嫁的两个男仆离开了皇宫,远赴建州上任。 此次一别,少则数年见不到面,多则十数年。 到底是君后,秦鹿亲自把人送到城门口,并给了他一叠银票。 “朕让夜七陪着你,她武艺超凡,在那边遇到危险可护你周全。” 裴然心中感激,看着一身黑衣的夜七,内心复杂,道:“陛下就不怕内臣和她日久生情?” “感情的事最是勉强不得,朕说过,一切看你的心意。你也不要有任何负担,朕不是那等弑杀之人,只要官场清明,行为端正,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权利,前提是不要伤害到旁人。” 两人聊了许久,眼瞅着时间不早,秦鹿催促着他上路。 非是秦鹿想“甩掉麻烦”,而是以她前世的那个德行,真的配不上裴然。 纵然自己来了,改正了态度,可伤害已经造成。 之后该做的不是强迫,而是致歉。 马车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尽头,她才返回宫中。 后来,宫里的后妃发现了,自从君后离开,或者说自从贵妃被杀,陛下就再也没有宠幸后宫。 原本他们还心存期待,到了如今纷纷认清了现实。 有些人收拾东西去郊外行宫住下了,待遇和从前一样,还能时不时的出宫散心,总比留在宫里好。 也有些人直接出宫嫁人了,或者干脆被父母接回家。 到了最后,后宫里只剩下那么三五个,似乎还对陛下心存幻想,盼着有一日能独得圣宠。 可秦鹿却没那个闲工夫了。 但凡宫里有个一子半女的,秦鹿也不会如此清心寡欲。 如今身边清净,还不如早些把天下打理好,然后再将剩下的时间,用来享受。 她比较喜欢“今日事今日毕”。 朝堂官员喜欢倚老卖老,似乎已经是从古至今传下来的习惯了。 不过秦鹿见不得这种臭毛病。 她喜欢用年轻人,虽然经验少,可有拼劲,敢想敢做。 等三个年轻人正式进入朝堂,这些老臣发现,她们似乎有些被边缘化了。 三年时间,晋升最快的是卓青鸾和卫瑾,这俩人平日里似乎就有种惺惺相惜的样子。 卓青鸾如今在户部任职,而卫瑾则是调任到大理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