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夫人回来啦 (第4/4页)
可只要是肃州府范围内,两人都能解决。 想不通,也就不再废那个脑子。 ** 宁凤章来信了。 韩镜看过后,一脸的无语。 信中说他即将说亲,而对方居然是陈家女。 这个陈家女并非陈景卓的meimei,毕竟陈家家主三个女儿早已成婚,此女乃是陈氏一族的族老孙女儿。 韩镜摊开纸,在上面将近亲结婚的危害列举出来,浏览两边后,晾干折叠塞入信封,让府内的人送了出去。 几日后,宁凤章接到了韩镜的信。 等他读完,真就无法维持想来的淡定。 “来人。” 管事推开书房的门进来,“郡王爷。” “备马,去陈府。” 一路来到陈家,门房看到宁凤章走出马车,连通禀也不需要,直接把人请了进去。 不许旁人领着,他熟门熟路的找到在书房中的舅父。 陈家主看到他来,笑着让人落座, “今日怎的有空过来了?” 宁凤章把韩镜的信递给他,“舅父,您看。” 陈家主狐疑的接过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三页信纸,上面写满了近亲成婚的危害,看的陈家主彻底懵了。 “自母亲过世,舅父便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长辈。我本无心爱女子,娶谁于我来说没有任何不同。不过近亲成婚若真如韩镜所言,此时须得慎重考虑。于我于那女子没有危害,却能祸及到下一代。” 陈家主不是个托大的,更不是个霸道的。 自meimei离世,他算是把这个外甥当做半个儿子看待。 如今不剩几年便要加冠,正好族中有适龄的女子,只等他三年守孝结束,便为两人订婚。 仅仅是订婚,成亲须得等到宁凤章加冠才行。 而那女子今年不过十二,再有四年便能及笄,两人正好可以成婚。 四年时间,不需要着急。 这也是陈家主接到族长的信,那边说着女娃儿自小被精细教养,可堪大妇。 “那便放下。”陈家主并不生气,“你如今不足十七岁,陈家男子皆是加冠后成亲,等再过两年忆亲也不迟。” 宁凤章躬身道谢,“多谢舅父。” “傻孩子,这有什么值得道谢的。”胞妹不在了,这孩子府中也没有长辈帮忙cao持,他的婚事必然要落在自己身上。 “宗族那边我会修书一封说明情由,坦白说,那边与河西郡王府门不当户不对,我是没想到你居然在最初不拒绝。” 宁凤章笑道:“刚才说过,我并无心仪之人,娶妻只是想帮我打理后宅,只要性格端庄,处事有度,出身并不重要。” “若出身不足,如何能练就出圆滑的处事。”陈家主笑道:“还是得门当户对才行。” “听舅父的。”此次舅父肯为他出头,就证明比起宗族,自己在舅父心里更重要,日后对妻子的人选,他也能放心了。 舅父舅母势必不会为他说一个不合格的妻子。 “我去寻表哥说说话,不打扰舅父了。” “去吧,中午留下来用膳。” “好。” 寻到陈景卓,他正在房中和二表哥下棋。 “哎哟,郡王爷大驾光临呐。”陈二公子戏谑着与他打趣。 “过来和舅父商议亲事。”他在旁边坐下,也没隐瞒今日过府的目的。 陈景卓道:“宗族那边我很少接触,也不知那五姐儿的长相和为人如何。” “我见过。”陈二公子道:“长得倒是不错,论相貌和二meimei差不多,读过几年书,是女则女诫之类的……” 宁凤章一听,摇了摇头,“如此,推拒了也好。” “怎么,你推了?”陈景卓笑了,“父亲如何回应的?” “舅父说他帮我和族里言明详情,我对妻子的家世没什么要求,舅父却觉得有些门不当户不对。若最初我干脆拒绝,舅父早帮我回复宗族了,他还奇怪我为何没有反对。” 两位表哥没忍住,哈哈大笑。 “那边这些年一直折腾,陈家在朝中算是半隐半退,家里都没什么可惜的,族里却插手太多,不知轻重的东西。”陈二公子可谓什么话都敢说。 宁凤章看着棋局,道:“我本想把自己即将定亲的消息告知韩镜,结果那边给我回信,详述了近亲成婚的危害,舅父看后,也被震撼到了。” “危害?”陈二公子挑眉,“什么危害?” “就是会有更大可能生下痴儿,甚至有可能是缺胳膊少腿的,甚至是连体的婴孩。” 两位公子沉默。 许久之后,陈二公子幽幽道:“大哥,你可知翠玉巷的王婆子?” “自然,祁州府数得着的稳婆了。”陈景卓点点头,“为何提及此人?” “数月前,这王婆子失足跌落到自家井中,淹死了。” 陈景卓知晓这位二弟,绝不会无缘无故提及一个与陈府无甚关系的人。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说到此人,背后必有隐情。 “你的意思是,她被人害死的?” “我听吴老四提过,常家大少奶奶临盆,结果孩子没有保住,一尸两命。” 陈景卓拧眉思忖,“常家大少奶奶是常夫人的亲侄女。” “就在为常家大少奶奶接生后当夜,王婆子死在自家水井里,而常家大少奶奶难产一尸两命,这背后不得不令人生疑啊。” 陈二公子修长的手指悬在棋盘上,将指尖的黑子落下。 “说不得那大少奶奶生了个怪胎,被常家给暗中处理掉了。” 此言一出,陈景卓和宁凤章都愣住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陈景卓拍拍宁凤章的肩膀,“切记,纵然结果不足一成,你也莫要娶陈家女儿。” 宁凤章默默点头。 在这之前或许无所谓,现在却不能了。 他在心里默默地燃起三炷香,感谢韩镜这封信来得及时。 ** “娘,这是什么?” 韩镜拎着一个小布包找到秦鹿。 她看了眼,“花生,肃州府春季过了栽种季节,等秋季再种。” 这是她在找寻土豆的时候意外发现的,量不算多,只能种几十株。 她在回来的路上早已晒干了,此时被她很好的储存在布袋里,等六七月份的再种上。 “花生为何物?”母亲此行带回来好几样,难道产量都很高? “可以生吃,还可以煮着吃炒着吃腌着吃,这东西量不多,须得多栽培几年,等日后种的多了,用来榨油吃。” 秦鹿将落花生成熟后的样子画给儿子看,“出油率很高,比起油脂味道清香,做膳食味道很好。” “你也知道,咱们府内吃的油脂,炒制的菜放凉后便会凝固,花生油不会。” 韩镜看着手里小小的布袋,没想到成熟期的样子还蛮好看的。 “娘,此物产量几何?” “这个产量不算高,和水稻差不多。”毕竟古代的条件摆在这里,没有后世那么多的肥料,亩产三四百斤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没错,咱们的贵妃是最受宠的。太皇太后请不动。 晚安,老爷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