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五章 天下一统,汉室三兴 (第1/2页)
,这个三国很核理 天命元年,七月二十八,伪梁王袁术暴毙而亡。 关于袁术的死因,后世一直是众说纷纭。 有人猜测袁术是被手下所杀,因为袁术死后不到三天,臣属便开门投降。要说不是事先预谋,很难令人信服。 也有人猜测袁术忧惧交加而猝死,毕竟战局到了这个份上,袁术就算再怎么挣扎也没有希望了,整日担忧之下,猝死也算正常。 还有人猜测袁术是自杀,毕竟他出身四世三公,就算战败也不肯受辱,自尽也说得过去。 当然,也有人猜测是郭嘉麾下校事府动的手,只是这种猜测就没什么依据了。 冯氏之事,不可能公之于众,史家也不会记载,所以这种猜测,也就变成了最不靠谱的臆想。 袁术死后当晚,侍者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由于之前冯氏的警告之语,内侍也不敢贸然叩门。 《踏星》 直到第二日晌午,还是未见袁术出来,侍者便轻轻敲响了房门,却没得到任何回应。 等到傍晚时分,侍者终于感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房中已经开始往外散发臭味了。 盛夏时节,袁术的尸体在房中放了一天一夜,有些气味倒也正常。 内侍闻到味道之后,便赶紧向王府众臣汇报。 等众人壮着胆子踹开房门,就见到了令他们终身难忘的一幕。 袁术的尸体躺在床上,早已腐烂发臭,甚至生蛆化脓,上面爬满了蛇虫鼠蚁,享受着这得之不易的大餐。 而此时袁术的尸身,半张脸都被肯烂了。 生前,袁术为一方诸侯,手握数百万人生杀大权。 死后,他却成了这些污秽之物的口中粮、腹中餐,颇有种说不出的荒诞。 “大王!” 群臣悲鸣一声,齐齐拜倒在地。 有道是君忧臣辱,君辱臣死。 君死……臣降。 这些对袁术忠心耿耿的臣子,在收敛了袁术的尸首之后,便开始商议起了投降事宜。 天命元年,八月初旬,宛城大开城门,迎朝廷大军入内。 对于始作俑者袁术,虽已伏诛,但如何定性,关羽不敢擅作主张,便将袁术尸骸与那些投降的官员,一并打包前往雒阳。 袁术自然是反贼,但要不要夷其三族,还有待商榷。 这些袁术的臣属也是助纣为虐,但在最后关头能开城投降,免去一场战事,也算有功。 至于如何处置,关羽表示某只管征战杀敌,这种事还是交给内阁,交给天子吧。 宛城光复之后,冯氏也如愿以偿的见到了郭嘉。 然后……郭嘉就兴冲冲的抱着传国玉玺,跑到关羽等人面前炫耀。 众人这才知道,袁术之死是校事府的功劳,同时看向郭嘉的目光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诛杀袁术,收回传国玉玺,这是多大的功劳啊! 可恨我们在外苦苦拼杀,却让郭奉孝这狗东西捡了个现成。 十多万大军,却不如一介妇人济事,当真令人唏嘘。 其实这两样功劳,都应该是冯氏的,只是不好将此事公诸于世。 郭嘉表示无所谓,他已经打算昧下冯氏的功劳,而把它变成自己的。 因为……他见冯氏颇有姿色,又有功劳,当场展示了一波魏武遗风,打算将其纳为侍妾。 对此,冯氏自然欣喜答应。 夫妻一体嘛,冯氏的功劳就是郭嘉的功劳,这的确很合理。 大军在宛城休整十日之后,便瞅准了此战的最后一个目标,吕布! 相比于曹cao和孙策的果断,吕布可谓是没头脑的最佳体现。 他知道不可能救得了袁术,又不知自己该去往何方,索性当个缩头乌龟,得过且过。直到袁术身死,宛城被朝廷大军收服之后,他仍在据守西平。 然后,他就等来了关羽的使者只身入城,劝说他投降。 对于吕布其人,关羽一贯是看不上的。 先杀旧主丁原,而后认国贼董卓为父,董卓败亡之后,又投靠了新一任国贼袁术,说是三姓家奴也不为过。 首鼠两端也就罢了,可袁术宛城被围时,吕布却毫无动静,丝毫没有要救的意思,足可见其人无情无义,无忠无信,招降来也迟早是个祸患,不如索性杀之。 关羽有着自己的考量,但张辽却出于旧日情谊,向关羽求情,并请求关羽让自己只身去劝降吕布。 如今大事已定,就算吕布为人再怎么反复无常,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更何况吕布麾下还有数万大军,倘若把他逼急了,自己也必然损失惨重。 关羽仍是不许,然后赵云也加入劝说的行列。 理由和张辽一样,吕布若降,怎么着也能免除一场刀兵之争,麾下将士也不用再浴血拼杀,此举善莫大焉。 在张辽和赵云的联合劝说之下,关羽犹豫半晌,最终答应试试,若是不从,或者吕布有任何讨价还价的心思,便立刻攻城! 然后……在使者答应既往不咎的情况下,吕布非常果断的选择了投降。 这一世的吕布,虽然依旧人品卑劣,却也没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只是乱世如此,他也只得随风飘零,境遇如此而已。 关羽接受吕布的投降之后,当即上表雒阳,向刘备请示对于吕布的安置问题。 内阁诸位辅臣思虑再三,最终给了吕布两个选择。 其一,拜为征北将军,率领麾下军队去镇守北疆。 其二,拜为九卿,封温侯、增食邑,手中兵权收归朝廷,安心在雒阳养老。 之所以有这么两个选择,是因为内阁众人早已看透了吕布的品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点,便是无谋无断。 用一句后世比较流行的话,就是主观能动性极差! 纵观吕布一生,在没有外力的借助下,他本人从来干不出什么大事。 所谓怂强加上耳根子软,导致吕布就是一个拥有超凡武艺的普通人而已,不仅胸无大志,更是容易忽悠。 乱世之中,这种人不可重用。 可一旦等到天下大定,这种人便无所谓了。 而且吕布麾下只有数万兵马,就算镇守北疆,倒是不怕他掀起什么动乱。 面对朝廷给出的两个选择,吕布甚至都没有考虑,果断选择了后者。 当年就是不堪忍受北疆苦寒,这才随丁原率军入雒,求得就是个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如今有机会在雒阳城中安享荣华,谁要再领兵去北疆拼杀? 好好过日子不好吗! 不过吕布还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求朝廷把封赏再加一些。 不是官职,也不是爵位,而是金银财宝! 吕布是个日子人,想把日子过好,那就得手中有钱,很多很多的钱。 对于他的这个请求,关羽甚至都没请示朝廷,便直接答应了他。 如此识相之人,的确也不好再为难他。 天命元年,八月中旬。 袁术麾下勇将吕奉先开城投降,归顺朝廷,拜为大司农,封温侯。 至此,除了跨江而走的孙策之外,袁术势力彻底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