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五章 改元之前的琐事 (第1/2页)
纵观古今,特权这玩意儿,往往代表了尊贵。 有道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突出的就是个与众不同。 只是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这三样特权……实在有些奇怪。 望着眼前的诏命,林朝不由得苦笑出声。 倘若放在后来的南北朝时期,再来一个都督中外诸军事、加九锡,那可就真是权臣簒逆的标准配置了。 毕竟后来的侯某人,可是个敢号称宇宙大将军的狠人! 但放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三样特权的确是一种荣耀,也是天子对社稷重臣的奖赏。 因为最早享受这三样特权的人,他的名字叫做萧何! 不会有人以为萧何是反贼吧! 刘备此番举措,除了用以展现对林朝的信任,同时也把自己提升到了高祖刘邦的层次,真可谓是虚荣心作祟的标准体现。 高祖起兵时仅为一亭长,而我刘备起兵时亦是区区织席贩履之徒。 高祖麾下有萧何、张良、曹参等大贤,我刘备亦有子初、文若、云长等人才。 高祖诛灭暴秦,再造乾坤,我刘备亦斩杀董贼,重塑山河。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祖做到的事情,我刘备也同样做到了。 当然,刘备的小心思林朝是不怎么清楚的,他现在仍然在思考这三样特权的用处。 所谓入朝不趋,其实是一种礼仪姿态。 这时代最注重仪表气度,讲究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凡身居高位之人,都得庄重沉稳。 但面对天子的时候,你怎么也不可能大摇大摆的走上去行礼,但也不能不顾仪态的快跑,一般都是迈着小碎步快速迎上去,以表示对天子的尊重。 这便是所谓的趋。 入朝不趋,就代表林朝以后不用这般逢迎了,可以慢悠悠走到刘备面前再行礼。 赞拜不名就好理解多了,这时代除了君王、父母、师长以外,直呼其名等同于是在骂人。 但朝堂对策之时,臣工大多还是需要自称其名的。 便是类似‘臣某某启奏陛下’之类格式的发言。 所谓赞拜不名,代表林朝以后不用再遵循这个格式了,可以直接称臣,而天子也不会直呼其名其字,转而称官职。 当然,以刘备和林朝的关系,倒是不必如此一板一眼。 最后的剑履上殿,就是字面意思。 这时代上朝的时候,官员都得在殿前脱下鞋子,然后赤着脚在殿中跪坐奏对,更别提带着武器之类的东西。 而林朝可以持剑或者持斧钺之类的东西上殿,成为文武百官中最靓的仔。 一念及此,林朝笑得更开心了。 这三样看似无比尊贵的特权,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 真正有意义的,还是刘备给的丞相之职,以及总百揆的头衔,这代表林朝可以持续以前的特权,总领军国大事。 终东汉一朝,是不存在丞相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丞相的合法权利太大,达到了帝王都有所忌惮的程度。 依照古时相国、相邦的概念,相其实是相助的意思,并且不是相助君王,而是相助这个国家。 严格来说,宰相并不属于百官系统之内。 古时有管仲相齐,苏秦相燕、商鞅相秦,张仪相秦等等……都能反应出这个概念。 也即君主请来帮助这个国家变强的人,称之为相。 既然想找我办事,那就得给够权力吧。 所以春秋战国时,宰相可上约君王,中统百官,下治万民,权力不可谓不大,甚至有些类似于后世某些西方国家首相的意味。 只是由于宰相只需要对君主负责,一旦等新君主继位,若是不喜欢这个宰相,便可以直接换掉,这便是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君主垂拱而立,拜宰相匡朝治国,这是君权与相权最早的玩法。 至于后来有些贪恋权位,甚至反噬君主的宰相,则不在此之列。 如今刘备登基,又重新拿出了丞相这个职位,估计应该也是想持续这套玩法。 由此也能看出,刘备骨子里还是一个尚古之人。 刘备有这个想法,林朝也欣然接受,便以丞相的身份开府治事。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林朝任命的丞相府长史,正是后来才归顺徐州的鲁肃。 本来林朝是想任用诸葛亮的,却被荀彧阻止,理由是诸葛亮还需历练。 以鲁肃的资历,现在担任丞相府长史只是个佐官,将来势必要进入朝廷百官中逐步晋升。 但要是诸葛亮担任这个职位,就等同于林朝在宣布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将来的丞相,毕竟诸葛亮之前便已经入府参事。 林朝思虑一番,认为荀彧说得有道理,便止住了这个想法。 初平十一年很快过去。 年末的最后一天,刘备把林朝一家人请进了皇宫,并带上现任皇后貂蝉与皇子刘禅,来了一场家宴。 有一说一,哪怕当了皇帝之后,刘备依旧整天没个正形,虽然很努力的装出一副威严人君模样,但两杯酒下肚之后,便又固态萌发,开始撒着欢的发酒疯。 正如当年的高祖刘邦一般,哪怕称帝之后,身上的草莽气息也没能洗干净。 不过这些年的深居简出,貂蝉都是愈发显得贵气了,虽然小胖子刘禅看上去依旧傻乎乎的。 这些年刘备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除了刘禅之后,他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刘备的子女会更多,因为长安城内原本属于刘辩、刘协的妃子,都被刘备收入了宫中。 拥有如此博爱的胸怀,想必刘备的腰必然会经常酸疼。 “子初,等明天改元过后,某打算议立太子之位,你以为如何?” 私下场合说话,刘备也没有称孤道寡的习惯。 闻言,林朝点了点头道:“陛下英明,早立储君有益于稳固国本,臣以为正当其时。” 刘备端起酒喝了一口,随后笑道:“那子初以为,立我儿阿斗为太子如何?” 身为嫡长子,刘禅的确拥有最大的继承权。 只是……林朝却摇了摇头。 “储君之位,事关重大,只能陛下乾纲独断,臣不敢置喙。” 见林朝一脸严肃的模样,刘备不禁哑然失笑。 “子初你也太谨慎了吧,此处又无旁人,你我乃兄弟手足,又有何不可说。” 林朝也笑了,看了一样旁边的貂蝉,又看了看小胖子刘禅,眼中满是宠溺,不过口气没有任何的松动。 “陛下,臣毕竟是皇后之兄,有些事需得避嫌,还望陛下体谅。” “好,好,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