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五章 花钱买热搜 (第2/2页)
后,太史慈又将目光放到了臧洪身上。 他对臧洪了解不多,但他对林朝识人的眼光却毫无半分怀疑。 回想着以往林朝对人才的态度,太史慈便极为郑重的冲臧洪一拱手道:“臧先生,我主久闻先生大名,欲请先生屈尊前往郯县任职,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说到最后,太史慈还瞥了张超一眼。 而听完太史慈的话后,臧洪也把目光望向了张超。 臧洪早年举孝廉入仕,后外任县长,辞官归乡后,便收到了张超的礼遇,一直铭感其恩,唯张超马首是瞻。 太史慈此番当着张超的面挖他墙角,就是想让张超帮忙劝说臧洪。 不然以这家伙刚烈的性情,怕是难以如愿。 见两人都将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张超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 自己归降徐州,就算他刘玄德不计前嫌,今后自己也最多担任个闲职而已。硬把臧洪留在身边,倒是耽误了他的前程。 刘备看好臧洪,若他在徐州能够跻身高位,倒是也能在日后保护自己。 一番思索之下,张超便开口道:“子源,刘太尉乃仁义之主,你若出仕徐州,将来未必没有封侯拜将之日。” 臧洪闻言,也立即明白了张超的意思,当即点了点头,对太史慈拱手道:“承蒙太尉错爱,在下不胜惶恐,愿为太尉驱弛!” “好,甚好!” 太史慈努力学着刘备礼贤下士的模样,一把握住了臧洪的双手,同时还满脸激动的模样,想让他感受到自己那如火一般的热情。 只可惜,不知是太史慈的把臂同游没有修炼到家,还是他的手劲太大…… 被他这一握,饶是身材高大的臧洪也有些吃不消。 “将军……还请放手……在下文弱,却是难抵将军神威……” 闻言,太史慈也反应过来自己用力过猛,便马上放开了手,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 …… 广陵城中,距离府衙不远的一处院落中。 阳光强烈的秋日里,蔡邕正捧着一杯热茶,坐在院中凉亭里晒太阳。 而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子,一身宽袍大袖,面色俊朗,看上去满身的书卷气。 此时两人正一边饮茶,一边手谈。 当然,两人下得是围棋,不是林朝发明的五子棋。 蔡邕喝完一杯茶后,低头看了一眼棋盘,随即伸手落子。 “子将老弟,这局却是你输了。” 一子落下,蔡邕抚须笑道,脸上带着几分自得之色。 闻言,对面中年男子皱着眉头看了许久,却终究找不到破局之法,遂只得拱手认输。 “蔡公棋艺精湛,天下无有能出其右者,在下佩服!” 蔡邕摆手笑道:“子将老弟过誉了,老夫这点微末棋艺,如何当得起这等夸赞。” 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后,蔡邕才开口道:“子将老弟,那件事情你考虑得如何了?” 闻言,许劭苦笑道:“蔡公何必如此心急,就算品评人才,也得有所依据,在下如何敢乱写!” 早在这场战争打响之前,林朝就打探到许劭隐居广陵避祸,等到蔡邕北上幽州请卢植出山归来后,林朝便又请他前往广陵寻找许劭。 闻言,六十多岁高龄的蔡邕气得差点当场破口大骂,斥责他林子初把自己当牲口一样使用。 可林朝随即便提出了一个让蔡邕无法拒绝的条件,那就是等徐州学宫建成之日,请蔡邕担任学宫祭酒。 一想到林朝所言那数万人规模的学宫,蔡邕当场就动心了。 若真坐拥数万门徒,等他蔡邕死后,后人说不得也得尊称一声蔡子! 行,老夫马上出发! 于是蔡邕屁颠屁颠跑到了广陵,并且成功寻到了许劭。 至于为什么要找许劭,还是因为这家伙的月旦评。 许劭与其从兄许靖,皆是当今名士,专业就是品评人物,也算延续了桓灵以来的清议模式。 如今虽天下大乱,党锢解禁,但清议模式还有着它那强大的公信力,林朝自然想借助这股公信力,来为徐州的统治稳固根基。 说白了,就是花钱买热搜。 只是品评这件事,进行得不大顺利。 许劭当然知道自己月旦评的公信力,也就更加爱惜羽毛,不肯轻易给出评语,非要亲观其人其事才能有结论。 可随后便爆发了袁刘之战,原定的行程被耽搁,也就拖到了现在。 眼看着袁绍战败,徐州获胜,心心念念的学宫也即将落成,蔡邕回徐州的心也就热烈了起来,今日这才又拉着许劭手谈,想知道这家伙到底还要拖到何时。 见许劭还是犹豫,蔡邕便笑道:“子将老弟,老夫不日便将回转徐州,不如你我同行,届时必为太尉座上宾。如今天下英才,多半都在他刘玄德麾下,等到了郯县,你也好亲睹其人,如此再行品评,岂不是易如反掌。” 嗯,既然暂时拿不到月旦评,那就把人忽悠走,也算能向他林子初交差了。 蔡邕本以为许劭会满心欢喜的答应去徐州安享荣华,可谁知许劭闻言后,却连连摆手。 “不可,这万万不可。”许劭摇头道,“蔡公,某若身在郯县,所食所行皆刘太尉所赐,那所出之评语,世人又岂会信服?便是在下自己,亦无法秉笔直书。” 有道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一旦到了郯县,许劭担心自己给出的评语不够客观,而败坏了自己一生积累的名声。 爱惜羽毛到这种程度,就算是蔡邕也有些惊讶。 “如此倒是难办,但不知子将老弟意欲何为?” 你快点行不行,我还要回徐州担任学宫祭酒呢! 许劭却不慌不忙的笑道:“蔡公勿急,在下心中已有计较。此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英才大贤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在下早有心品评一番。此次,也将是在下此生最后一次品评!” 望着许劭脸上那淡然而又坚决的神色,就算是蔡邕也忍不住来了兴致。 若真如许子将所言,那这次的月旦评也可以说是绝唱了。 “子将老弟打算何时开始?” 许劭笑道:“如此盛事,在下岂敢独断,还需遍访群贤共著之。蔡公既要回徐州,在下当同往,只是些许旁枝末节,还需计较一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