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四章 重铸法学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第1/2页)
酸枣。 郭嘉赶往青州后,林朝又留张济在酸枣待了一段时间,每日设宴款待。 当然,张济还是如之前那般客气恭顺,并且主动向林朝汇报了一些长安发生的事情。 对此林朝也是认真聆听,还挑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主动询问。 比如刘岱在长安过得如何,铜雀台完工了没有,朝廷百官有没有安分守己。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钟繇这家伙为什么没给自己发快递送过来…… 刘协现在年纪还小,应该不会想着搞事,至于那帮子忠心汉室的铁头娃,也应该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毕竟李儒只是控制了朝廷,并没有屠害忠良,面对天子是也没有失过礼数。 朝廷依旧照常运转,只是能实际控制的地盘比较少而已。 对这些事情,张济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毕竟临行之前李儒曾有交代,任何事情都不必隐瞒。 虽然林朝一直很客气,但张济的态度却越来越恭敬,因为他从林朝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气势。 那是一种洞察了世事人心,一切都尽在掌握却又平易近人,属于真正的智者独有的气质。 在此之前,张济只在一个人身上感受过这种气息,那就是李儒。 这一日,林朝接到了前线的军报,是关羽发过来的。此时他已经率军将曹cao所在长垣城围得水泄不通,但一连十多日进攻,却都未能破城,所以写信过来请示林朝意见。 见到这封军报之后,林朝明白,自己在酸枣待得时间也够长,是时候动身去前线了。 不过临走之前,有些话还是对张济交代一番。 当晚,林朝再度设宴款待张济。 席间林朝敬了张济几杯酒之后,并没有说正事,反而说起了此次战争中的一些趣事。 张济自然不敢怠慢,竖起耳朵听得无比认真。 说着说着,林朝忽然将话题扯到了张绣身上,并且将张绣在此战的英勇表现略微夸张的复述了一遍,着重突出的,却是他始终跟在刘备身边这件事情。 聊起这個张济可就不困了,听得比刚才认真百倍。 林朝笑道:“此战伯渊甚是勇猛,万军从中阵斩袁绍麾下大将文丑,深得我主喜爱!” 闻言,张济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抱拳道:“多谢长史夸奖,也亏得刘太尉仁义,才让末将这顽劣的侄儿能有用武之地。今后还有劳长史多多提携,末将感激不尽!” 林朝挥手笑道:“张将军言重了,伯渊勇武绝伦,又忠心耿耿,我主可是喜爱的非常。此战之后论功行赏,以伯渊此次的功劳,封侯应该不成问题。” 这下张济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了,红着脸抱拳道:“多谢刘太尉厚爱,多谢长史提携!” 以林朝如今的地位,这句话几乎等于他对张济的承诺,再加上张绣此战的确屡有功劳,封侯倒也不是很过分。 只是张济并不这么认为。 毕竟是侯爵啊! 那可是所有武将一生的梦想,是可以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存在! 当初让伯渊跟随刘太尉,果然是明智之举。张济心中感叹道。 张济膝下无子,只有张绣这一个侄儿。张绣生父早亡,是被他一手带大的,两人之间简直比父子还要亲。 如此情况下,张绣对于张机而言,便是此生不可割舍之重。是他张氏的根基,传承香火,开枝散叶的唯一希望。 今日听到林朝亲口说张绣可以封侯,他如何能不激动。 见张济如此欣喜,林朝也笑了。 张绣在徐州混得越好,张济就能被自己控制得越牢,长安那边也不会因此生乱,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而林朝只需要付出一个爵位而已,天下间再也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之后林朝又说了些勉励的话,便拿出了一封信件。 林朝开口笑道:“某不日便将赶往前线,烦劳张将军将此信交于文优兄。” 张济马上站了起来,极为慎重得将信件接过,开口道:“长史放心,末将必然亲自交到军师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句话,希望张将军面传。” “请长史示下!” 林朝微微一笑,开口道:“此战之后,某将广招贤才,多举有识之士,开学宫而启民智……告诉文优兄,重铸法学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 陈留郡北部的长垣城,倒也算不得什么坚城,至少和邺城、昌邑这种州治所级别的城池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也架不住曹cao每日都带人在城池里面继续扩建啊! 自从白马渡一败之后,曹cao彻底明白了两个真理。 其一,再跟林朝这么打下去,自己吃枣药丸! 其二,辛评是真的乌鸦嘴! 尽管鲍信又带了两万兵马前来助阵,但曹cao已经咬定自己的计划,就是不出城迎战。 此时正面接战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反倒不如固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