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九章 水攻 (第1/2页)
,这个三国很核理 初平二年,七月下旬。 在经历白马渡一战后,曹cao携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按照原定计划南下进入长垣城。将战败的消息汇报给袁绍,并请求拨发粮草,同时开始率军修筑城防。 从临沂撤退之前,曹cao与袁绍商定的计划便是将长垣、定陶、昌邑连成一线,以此保存整个兖州南部有生力量,跟反攻而来的刘备大军耗着。 眼下据守黄河失败,便只能依照这个计划走了。 尽管曹cao一败再败,但他仍相信只要自己不出城应战,固守三两个月不成问题。而届时徐州军粮草耗尽,只能退兵。 虽然不知道曹cao的自信来源于何处,但如今的曹cao也只剩了这一条路可选,因此他只能选择相信。 而关羽这时候也已经接到了林朝继续进攻的命令,与张辽合兵一处,继续向南推进,此时已经进抵长垣城外,准备伺机攻城。 至于袁绍那边,在得知曹cao又一次战败的消息后,虽然愤怒沮丧,却因为没有辛评在身边,完美避过了吐血昏迷的常规流程。 只是局势糜烂至此,他也不能坐看曹cao败亡,当下便调拨了一批粮草给曹cao送了过去,同时又给曹cao增兵一万,由鲍信率领。 袁绍还给曹cao写了一封信,里面的言辞非常简单,只是叮嘱他一定要守住长垣城。 至于守不住的下场,袁绍没有多说,曹cao也能明白,彼此心照不宣。 此刻的两人,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山阳郡,金乡县。 “任凭袁绍老贼如何嚣张,如今还不是被某打回来了!” 城头,刘备望着昌邑的方向,脸上满是意气风发的笑容,虽然急速行军了半个多月,刘备却没有一丝疲惫,反而心中舒畅。 数月之前,袁绍身率二十万大军滚滚而来,自己麾下兵少将寡,只得避其锋芒,一度连泰山郡这块屏障都被迫丢弃,更是差点被袁绍拿下了徐州门户。 而数月之后,自己不仅拿回了泰山,更是攻入了兖州腹地,甚至袁绍老巢冀州也被自己偷。 依照如今局势,只要自己能攻破袁绍在昌邑的布防,便能打破袁绍三点一线的防线,进而击败袁绍,拿下兖州。 一想到袁绍被自己生擒后跪地求饶的模样,刘备心中的躁动便难以抑制,恨不得立刻就领兵进攻百里之外的昌邑县。 大局已定,袁绍这厮再怎么挣扎也是无用! 只可惜刘备身旁的荀彧却不这么认为。 时下虽然将袁绍困在了兖州南部,可若久攻不下,迫于粮草压力,就真的要撤兵了。等自己撤兵之后,袁绍难免死灰复燃,继而卷土重来。 兖州肯定是留不住的,冀州说不准也会重归袁绍手中。 一提到粮草,纵然是有君子之风如荀彧,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向外用兵,根本没停过,征收上来的粮草压根就存不住,甚至每次都入不敷出。 主政徐州这两年,正值青年的荀彧,整个人看上去比在雒阳时苍老了许多,这都是被粮草给逼得。 如今,军中又只剩下了一月之粮了。 荀彧心中清楚,田丰那边应该也被榨干了,若是在一月之内不能击败袁绍,恐怕真的要撤兵了。 这时候,赵云带着林夕从后面走了过来。 “主公,末将已探明,前方昌邑城中守军三万,由山阳太守袁遗与陈留太守张邈率军驻守。” 赵云抱拳道。 经过一个来月的修养,三个病号也好得差不多了,如今又生龙活虎。 闻言,刘备不禁微微皱眉道:“袁遗和张邈?” “不错,正是此二人。” 自临沂撤退伊始,一众兖州诸侯也明白了形势的危急。可袁绍连战皆败,他们怎么也不会再将手中的兵马全都交给袁绍了,所以此刻他们二人率领的,正是自己本部的兵马。 说到底,经过此次大战之后,袁绍手下也几乎无人可用了。 王匡兵败被俘,广陵太守张超也被太史慈擒拿,济北太守鲍信被派去支援了曹cao,袁绍手下可以出战的人,便只剩下了堂兄山阳太守袁遗,陈留太守张邈。 刘备装模作样思考了一会后,便扭头看向荀彧,开口笑道:“文若可有妙计,助某击破昌邑?” 闻言,荀彧不禁皱起眉头,摇头叹道:“主公,昌邑乃兖州治所,城防之坚实,完全不次于邺城。更何况城中还有三万守军,只要敌军不肯出战,没有数月的时间,恐怕无法破城。” 听了荀彧的回话,刘备也不禁有些牙疼。 昌邑这地方他也去过,想起那高足六丈,厚有三丈的城墙,刘备便打心里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真要拿士卒的性命去填,就算自己麾下这三万人打光了,也未必能攻下城防。 刘备满脸不甘道:“难道就没有办法能在短时间内拿下昌邑?” “自然也是有的。”荀彧缓缓开口答道,“昌邑城北有水,名曰:泗水。主公若是派人在昌邑以北修筑堤坝,再挖掘一条由泗水通往昌邑的水渠,只待蓄水满后便引水灌城,如此昌邑可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