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八章 请边让和曹cao玩玩 (第1/2页)
蔡邕又继续上路了。 本来他还有些不忿,但林朝开出了一个令他无法拒绝的条件——事成之后,他蔡邕出任徐州学宫祭酒。 山长自然是郑玄,可郑老头一生都没有出仕,如今虽出任山长,但学宫书院的具体事务,还是要其他人负责。 这个人,便只能是蔡邕。 以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新成立的学宫书院必然不可能是私人性质的学校。里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来也只能为徐州集团服务,带有浓烈的政治底色。 所以,祭酒一职才是管理书院的具体职务。 蔡邕名满天下,自然不会稀罕什么祭酒的位置。之所以能会成为无法拒绝的条件,有两个层面的原因。 其一,规模。 按照林朝的描述,徐州新开的书院规模之大,不说绝后,但至少是空前的。 孔子门徒三千,弟子七十二人,已经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 郑玄从学者数千,弟子数十人,而出名者也不过寥寥。。 可新开的徐州学宫,林朝第一批打算招收的学生,初步定在了一万五千人左右。 这個数字可不是凭空出现的,是林朝对治下世家数量和人口规模详细计算出的结果。 毕竟书院里面负责教书的,都是些重量级的大佬,不怕那些世家子弟不肯来。世家子弟收费,补贴给寒门子弟和良家子。 如此以来,学宫的开支便可以形成完美闭环,而不用州府拨款。 当然,这些人不可能全学儒门经学,也会学些其他东西。诸如算学、农学、甚至是机巧之术。 但这一万五千人的性质,可不是孔子的门徒和郑玄的从学者那种,而是实实在在的弟子。 虽然蔡邕不可能亲自教授这一万五千人中的每一个,但他身为学院祭酒,这些人都得自称是他的弟子。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一旦这些人学成之后,他蔡邕不仅名满天下,弟子也会遍天下。 其二,阶层。 蔡邕不稀罕一个区区祭酒的位置,但那也要看同僚是谁。 山长是郑玄,教授学问的老师也是当今天下最顶尖的一批大儒,能在这群人中出任祭酒,足可证明他蔡邕的学术地位。 在这番威逼利诱下,蔡邕果断选择了屈服,屁颠屁颠启程去了广陵,拦都拦不住。 蔡邕走后,林朝开始和卢植商议起了上任兖州的具体事宜。 商议妥当之后,卢植便动身赶往郯县去见刘备,等待天子诏令一下,便出任兖州牧。 可卢植前脚刚走,后脚林朝就收到了校事府的密报。 当林朝从太史慈手上接过密报,打开看了一遍之后,立即面露震惊之色,神情也变得说不出的古怪和……诧异。 里面写得明白,如今的兖州,已经在曹cao的控制下。不仅如此,曹cao还派使者去了一趟冀州,与袁绍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看上去不怀好意的样子。 片刻后,林朝差点被气笑了。 老曹,都说了让你不要搞事,不要搞事,你非要搞事是吧! 自立山头也就算了,居然还想虎口夺食。 我这眼巴巴的刚请来卢植出任兖州牧,你那边就把兖州抢占了? 自立山头也就罢了,居然还敢联合袁绍和一群小弟来打徐州,真当我当初的警告是危言耸听? 谁给你的勇气? 你忘了你爹和你弟弟都在我手上吗? 你要搞事,就不怕我搞你? 此刻林朝心里,当真是五味杂陈,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 袁绍的反击,倒是在林朝的意料之中,毕竟是自己先动的手。他能纠集一帮小弟,也在林朝意料之内,谁让人家四世三公,声势浩大呢! 可曹cao的加盟,以及他谋夺兖州的历史重演,这是林朝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难不成天晴了,雨停了,老曹又觉得自己行了? 不过一想曹cao身边有陈宫和程昱这俩搅屎棍掺和鼓动,也就不奇怪了。 见林朝皱眉不语,脸上表情复杂,太史慈有些奇怪,开口问道:“监军,发生了何事?” “你自己看吧。” 林朝将密报递了过去, 太史慈接过看完后,他的反应可没有林朝这般淡定,甚至有些惊慌失措。 因为信中明明白白的写着,曹cao图谋兖州自立,并且已经与袁绍达成了同盟,甚至开始四下派人去出使各镇诸侯,其目的不言自喻。 “监军,大事不妙!”太史慈惊声道,“曹孟德首鼠两端,如今与袁本初一同四处联络诸侯,看上去是要我徐州不利啊!” 林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