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五章 似是故人来 (第2/2页)
良久,这才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前年在京城的时候,卢植见林朝用清水冲泡茶叶,还嗤之以鼻。可随着时间一长,他自己也习惯了这种喝法,且日久成瘾,如今每天不喝上几口,总觉少了些什么。 品完茶之后,卢植才笑道:“常言道,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非你蔡伯喈是碌碌小人不成?” 蔡邕:“……” 关于老友互损这种事,卢植除了不是师兄郑玄的对手外,其他人还从来没输过。 蔡邕气呼呼回击道:“卢子干,你如此牙尖嘴利,当年没被十常侍害死,倒也是值得庆贺之事!” “笑话,区区几个阉宦之辈,腌臜之徒,又能奈我何!”卢植大言不惭道,“某一生守身持正,为国尽忠,先后平叛讨贼,大小战不下百余回,却能荣归故里,自有上天庇佑。莫说区区阉宦,就算是董贼又奈我何!” 蔡邕:“……” 行了,我服了,要说狂言妄语,还得是你卢子干! 要真不怕董卓,你别跑路啊! 两人又斗了几句嘴,卢植才命家仆搬上一坛好酒,两人对坐而饮。 三五碗下肚后,卢植放下酒碗,面色也变得认真起来,开口问道:“伯喈兄,说说吧,你不在长安当官,来某这里做什么?” “卢子干,你不是说自己归居乡里,不问世事,居然连天子西迁长安都知道。” 蔡邕摇头笑道,直接点破了卢植的心思。 “这种事,想不知道都难吧。”卢植也跟着摇头笑道,“某还听说,你蔡伯喈如今是斩杀董贼的国之栋梁,天子拜你为三公。说说吧,诛杀董贼背后,到底是谁的手笔?” 蔡邕愕然:“怎么,就不能某自己谋划的?” “你?” 卢植笑得很开心,“伯喈兄,咱们相交数十载,某对你知之甚详。要说钻研学问,你自然是个中大家。但要说谋算人心,耍弄诡计,莫怪某说话难听,你足可堪称百无一用!” 这…… 他卢子干说得好有道理,某竟无言以对。 无奈,蔡邕只得直言相告。 卢植听完后,却丝毫都不觉得意外。 “果然是子初,也只有他,才能在那种情况下诛杀董贼。”卢植感慨道,“林子初真乃百年不遇之大才也!” 说着,卢植又把目光放到了蔡邕身上,笑道:“伯喈兄此次前来,想必也是受子初所托吧!” 蔡邕这才真的惊了,脸上满是不可置信道:“你从何得知?” 见老友如此神态,卢植不禁叹了口气。 蔡伯喈也只适合钻研学问了,若是置身官场,早晚被人玩死。 “既然诛杀董贼是子初的手笔,那在此之前,你们便肯定已有交集。眼下讨董之战刚结束不久,你便登门拜访,要说背后没有人授意,某是不信的。而授意你之人,也只能是子初。” 听卢植这么一说,蔡邕才明白了过来,继而一脸苦笑。 果然你们这群玩政治的心都脏,而且一个比一个会算计。 “子干,你既能猜出是子初授意某前来,不知能否猜出某此行的目的?” “这……”卢植思索片刻后,开口说道,“去岁年末,某曾收到师兄书信一封,言徐州即将重开学宫。伯喈兄此行,想来应该是邀某去徐州学宫开门授徒。” “那你可猜错了!” 蔡邕大笑道,声音极为快意。 自从碰到卢植后,他就一直吃瘪,这下总算扳回了一城。 这下轮到卢植疑惑了:“那到底所谓何事,还请伯喈兄直言相告。” 蔡邕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遂面色淡然地捋了捋胡须,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吊足了卢植的胃口后,才开口慢悠悠道: “看在子干你如此虚心求教的份上,为兄便好心告诉你吧。” 说着,蔡邕伸出手指蘸了蘸酒水,在桌案上写下了四个打字。 卢植凑近一看,顿时满脸惊愕。 因为这四个大字,正是——兖州刺史!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