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章 与曹cao的赌约 (第2/2页)
某此来不为讨贼,难道是贪图美酒美食不成! 林子初邀某前来,就是为了此等世人皆知之事? “孟德兄所言,某自然是信的。”林朝呵呵一笑,继续说道,“只是此次会盟诸侯之多,足有十几路大军。其中自然有似孟德兄这般忠臣,却也不乏浑水摸鱼,趁机攫取名利的小人。孟德兄以为然否?” 闻言,曹cao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此来的确是想忠心报国,但以眼下时局之动荡,林朝所言之事,他也非常认同。 思虑片刻,曹cao正色道:“子初,你所言……某亦甚为赞同。只是此次诸侯盟会,我等当推举一汉室忠臣作为盟主。届时号令天下英雄讨董,大势之下,纵有些许碌碌之辈,也必然景从!” 林朝笑了:“那孟德兄以为,何人可为盟主?” “邟乡侯,渤海太守袁本初,可为盟主。” 曹cao答道,没有丝毫的迟疑。 林朝又问道:“为何?” “其一,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由袁本初当盟主,足可凝聚天下士人之心。 其二,昔日董贼擅行废立时,袁本初曾与其持刀相对,后又悬节离去,此事某乃亲眼所见。如此忠义之举,足可为天下表率。 其三,袁本初急公好义,可为天下楷模。声名远播海内,群雄无不敬服! 有此三者,袁本初可为盟主,统领天下诸侯。” 听完曹cao的分析,林朝不置可否,只是喝了口茶,才慢悠悠开口道: “孟德兄,若他袁本初带头不愿讨董,又该如何?” 闻言,曹cao不禁摇了摇头,哑然失笑。 风闻林子初智计高绝,更能洞察人心,看来传闻不实啊! 诸侯之中,本初最早因反董而离开雒阳,又率先派麾下联络诸侯,商议起兵之事。因此,就算别人都不愿讨董,他也会率先进军。 嗯,一定会的! 想到这里,曹cao笑道:“子初无虑,某与本初相交数十载,其人秉性如何,某自问比子初更略知一二。” “既然孟德兄如此自信,可敢与某对赌一番?” 曹cao疑惑道:“如何对赌?” “就赌他袁本初是否会进军讨贼,如何?” 曹cao又问道:“赌注为何?” 林朝笑道:“某若输了,便禀报玄德公,赠孟德兄三千精锐,反正也是作为讨贼之用。若孟德兄输了,只需答应帮某做一件事,如何?” 三千兵马! 林子初出手居然如此大方! 要知道,现在曹cao手下全部兵马加一起,也不过只有五千人而已。 曹cao略一思索,便开口道;“好,既然子初有如此雅兴,某又岂能不奉陪。某就赌袁本初绝对会进兵讨贼!” “那某,便赌他袁本初不会进兵讨贼。” 林朝说道,同时笑得很开心。 …… 雒阳。 董先生这两天心情不错。 因为在半个月之前,名士蔡邕应他征召,举家迁来了京城。 虽然是年初征辟的这些名士。诸如荀爽、陈纪、韩融、胡母班这些人,而且韩融和胡母班都已经被玩废了。 但蔡邕路远,盛夏时才到京城,也算情有可原。 更让董先生高兴的是,蔡邕虽然是天下第一等的名士,却没有摆出一副清高的架子,反而对自己很是热情。 到京城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老小一起来拜谢自己。 当然,咱老董也不是啥小气的人,你蔡邕给我面子,那我必须投桃报李。 嗯,绝不是因为蔡邕两个女儿长得好看…… 于是,汉末朝廷第一大奇观出现了。 蔡邕入京之后,先是被董卓举为高第,第二天升迁为侍御史,第三天又升为尚书,所谓三日之内,历遍三台。 升官的速度,基本跟坐上了火箭差不多。 可就这还没完呢,第四天,董卓又推举蔡邕为巴郡太守,成了秩两千石的封疆大吏。 第五天,又被留任侍中,彻底进入了权力中央。 这速度已经不是坐火箭能够形容的了,简直是如同光速一般。 好在蔡邕素有贤名,乃当世大儒,早年间也曾跻身中央,这才没引起旁人的非议。 可这个秩二千石的侍中,却是个很有意思的官职。 侍中并不像其他的官职,它压根没有实际的职能,也没有需要负责的衙门,更像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时常问计的对象。 这就导致了侍中一般是加官,而非正官。 那些受皇帝宠信之人,往往会被加一个侍中的头衔,从而能畅行无阻的进出皇宫,以便皇帝有需要时,能第一时间到达皇帝面前。 所以这个官职有些像林朝、荀彧等人担任的长史和治中从事,权力的大小,全看君主对你的信任程度。 同样是身为治中从事,甄尧与糜竺,跟田丰和荀彧这种,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所以,能担任侍中的,多半是当权者宠信之人。 诸位西汉时期,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都曾担任侍中之职。 从这个官职上,就能看出董卓对蔡邕的重视。 六月二十二。 这一日,蔡邕命家仆大开中门。 门前的台阶路面,早就被仆人清扫得一尘不染。 蔡邕领着全家老小鱼贯而出,站在门前等候着。 如此隆重的礼节,只因今日有一个人要登门拜访。 这个人,就是现如今天下最有权力之人, 董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