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且去寻一条看门狗 (第1/2页)
初平元年,正月底。 就在泰山之战如火如荼之际,刘备集团麾下第一重臣林朝,却在其弟林夕的护卫下,一路向西,直奔兖州治所昌邑而去。 昌邑地处山阳郡,这块地方堪称是兖州,豫州的腹地。 其东临豫州鲁国,西边是济阴,北边是任城,东平,四通八达,却无险可守。 若势大,山阳郡便是青,徐,兖,豫,冀五州的地缘中枢,可借此号令半个大汉。 若势微,山阳郡便是大家眼中的一块肥rou,任谁都会想兼并吞没。 到了二月初的时候,林朝已经抵达了济阴郡内的成武县,这里便是山阳郡与济北的边界,距离昌邑县,不过数十里的距离。 春日将近,寒冬乍暖。 林朝换上了一身单薄些的长衫,骑在马上,感受着拂面而来的微风,虽寒意未褪,却能感受到其中勃勃的生机。 放眼望去,官道两旁枯黄的树叶还未完全化作尘泥,但其内已有嫩芽发出,昭示着万物重新复苏。 草长莺飞二月天,正趁时节放纸鸢…… 好吧,自己手中貌似没有风筝,不过却有一把羽扇。 这把羽扇,是准备攻打泰山的时候,林朝托人制作的。 嗯,等拿下泰山,见到小孔明的时候,就给他当成见面礼吧。 没有扇子的诸葛亮,那还是诸葛亮? 不过现在,还是自己先用用吧。 林朝拿着羽扇,轻轻挥舞了两下,又见周围春意盎然,不禁心情大好,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但他身旁的林夕,心情却并不美丽。 现在泰山郡那边打得火热,他麾下的校事府本应亲临敌后,探查敌情,在战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对。 可…… 校事府的确被派去了,但他这个校事府的府令,却被林朝带来春游了。 倒不是他对自家兄长有什么意见,而是眼下这个重要的时刻,兄长身为监军,不随军出战也就罢了,反而拉着自己到处乱跑,林夕感觉有些不合时宜。 林朝观赏了一会春日里的风景,又扭头扫了林夕一眼,开口笑道:“怎么,子煦今日心情不好?” 听到兄长问话,林夕摇了摇头,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兄长,主公率大军征战泰山,我们为何要来兖州?” 闻言,林朝笑了。 他早就看出了弟弟不开心,却没想到是因为这个原因。 “某来这里,自然是有原因的。” 反正时间还早,林朝干脆下了马,令人在草地上铺了一块席子,示意林夕坐下来,准备好好解答一下他心中的疑惑。 “子煦可还记得,某为徐州定下的发展方向?” 林朝放下手中羽扇,拿起一壶酒,给弟弟倒了一碗,开口问道。 虽说平日不让林夕饮酒,但此事就兄弟二人,林朝心情也不错,索性破一次例。 “记得。”林夕点了点头道,“兄长,政事夕不懂。不过未来几年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先拿下泰山,再拿下青州,最后北上冀州,兼并幽州。” 林朝拍手笑着夸赞道:“不错,不错,子煦长进不少,不再只盯着战场上那点事了。” “兄长,这是您之前亲口说的……” 林夕无奈道。 “那你再说说,为何要派翼德,公义,分兵驻守?” 林朝表示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继续开口问道。 “自然是为防备青州黄巾南下。”林夕答道。 “那就是了,我们从徐州进攻兖州泰山,青州要防,兖州就不要防了吗?” “这……” 林夕一时语塞,思索了片刻后,又问道:“可是,仅凭我们这点人马,如何能防住?” 此次林朝出来,只让林夕带了一千人马随行,算是保护自己的安全。 “不,此行不在兵马多寡。严格来说,某一人就行。”林朝笑道,“之所以让你跟着出来,只是因为某怕死而已。” 林夕愕然…… 兄长,你这么坦然承认自己胆小,真的好吗? 没有理会林朝神色的异样,林朝轻摇手中羽扇,继续说道:“青州要防,兖州则是要拉拢。而今兖州刺史刘岱,刘公山,与玄德公一样,皆是汉室后裔,两家自该守望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