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元皓以为然否? (第1/2页)
,这个三国很核理 并州是大汉的边防之地,苦寒之所。 由于地处最北方,地无所产,百姓的生活难以为继,渐渐地广人稀。 可饶是如此,在羌人眼中,这已经算是肥美之地了。因此每逢雪落之时,草原上不会耕种的游牧民族便会南下寇边,玩一把零元购。 而现在丁原的手中,可是有着近万名,常年与羌人作战的并州边防军。这些士卒的战斗力自不必说,称得上是大汉一等精锐。 何进心中盘算着,若是能调动丁原手中的并州军为己所用,那自己的实力可大大增强。 而张辽前几日才被林朝提点过,要有诚意,并且书信一封上报给了丁原。 丁原也不想在并州蘸着风霜啃土,自然心心念念着西园校尉的职位,只想进入这天下中枢,自然无不应允。 “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建阳公便可率领麾下精锐,为大将军讨贼平乱!” 张辽有了丁原的指示,说话也大胆了许多。 “不敢相瞒,建阳公此次令属下进京,便是听从大将军调遣。此外,还有三千并州精锐赠与大将军,只因未有调令,未敢动身。” 闻言,何进自然大喜过望。 想不到丁原如此懂事,自己这边正缺人手,他马上就送了三千人给自己。 “好,好!丁建阳果然是大汉忠良!” 何进大笑道:“待某上书陛下,便调丁建阳出兵兖州,征讨黄巾余孽!当然,丁建阳如此忠心朝廷,某也不能亏待了他。文远,这助军左校尉一职,不知丁建阳可愿屈就?” 助军左校尉,正是西园八校尉之一。 张辽闻言大喜,马上答应道:“属下替建阳公多谢大将军!” 这林子初真是好人啊! 张辽心中再次发出感叹。 到了现在,张辽如何还不明白,刚才林朝是故意替他说话。 其实前几日从林朝府上出来后,张辽见林朝如此热情,也曾担心林朝是不是有所图。 可自己身无长物,哪有什么值得图谋? 思量了许久,张辽最终还是把林朝当成了谦谦君子,古道热肠之人。 而现在,张辽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这林子初就是正人君子! 林朝又拱了拱手,开口笑道:“时下兵戈四起,大将军手下兵马又被削减许多,不如派一些人,去四处募兵,以丰实大将军之羽翼。等玄德公征讨叛乱归京时,大将军便不用忌惮那些阉人。” 闻言,何进点了点头道:“子初之言,甚得吾心,某也有这个打算。” 并州丁建阳,冀州刘玄德,都是大汉忠良啊! 何进心中感叹道。 从始至终,都是这两人跟自己站在一起,为自己排忧解难。 哪像什么袁本初,袁公路,虽出身名门,却毫无用处。 两相对比,何进心中甚至对袁绍等人产生了一丝不满。 散会之后,何进隔日便上奏刘宏,然后称病不出,却暗中派人前往各地募兵,壮大自己的实力。 等林朝再次见到张辽时,已经是五日之后了。 这次来的只有张辽和高顺,吕布已经返回并州,向丁原复命去了。 而张辽与高顺,则留在京城。 简单来说,就是他俩连同此次带来的几百兵马,都被丁原送给了何进。 眼下大汉的秩序还没有崩塌,丁原如此做法,也说得上是忠于朝廷了。 “子初,某此次是来告别的。”张辽抱拳说道。 “文远是要离开京城?”林朝问道。 张辽点了点头,踌躇满志道:“大将军命某与公义二人,一起离京募兵,临行特地来向子初告别。” 坦白来说,张辽与林朝只有数面之缘,但奈何林朝对他一再相助,让他不由得心生好感。 “既如此,那便恭喜文远了。”林朝笑道,“此去募兵归来,大将军必然委以要职,文远飞黄腾达之日不远,可喜可贺。” 张辽心中正是这么想的,现在听林朝也这么说,脸上的喜色便抑制不住了。 此时的张辽年方二十,又被何进任命,自以为前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