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一十章,命运 (第1/2页)
于吉离开了荆州云游天下去。日子又回到了往常的样子。 同‘水镜先生’庞德公、黄承颜,学习以前学过的东西。 时不时的会带着他出入荆州的权贵阶层,嘴上说着淡泊名利,实际上,荆州城从上到下,谁都认得水镜先生,谁都认得,水镜先生淡泊名利,生活清苦。 而这位以清苦廉明为名的水镜先生,他有一对学生,是卧龙凤雏,两位才人。 后来,叔诸葛玄去世,为了能名正言顺的为孔明靠山,‘水镜先生’司马徽说。 “往后,你便只认我为师父吧,我向外人介绍你时候,也更名正言顺。” “学生...听师父安排。” 现在的孔明,也没别的选择。 司马徽对这位聪敏的徒弟十分满意。 他日,司马徽道。 “这荆州牧刘表,十分想要见你一面,你,不如找个时日,去见见他如何?” 司马徽这言下之意,便是让孔明去助刘表大业。 刘表吗... 此时,孔明想到了,当初在城外,遍布满地的饿殍。 荆州牧刘表,非是名主。 此时,孔明便找了各种理由推脱。 而司马徽则是疑惑道:“孔明,你对荆州牧有何不满?他乃是开国天龙子孙,乃是大汉嫡亲。” 跟着刘表,名正言顺,他日再起旗时,这个名号定能聚拢起一番势力来。 孔明摇头。 以观星测日之法来看,这大汉真龙已经弱小的像一只泥鳅了。 他的龙身被斩,龙鳞被拔。 谁去接这条龙,都只是接一条虫而已。 “唉,我也不为难你。” 见自己的徒儿油盐不进,司马徽也不多逼。 也许往后,就好了吧。 谁知,他到最后,也没有投奔刘表。 十年之间,孔明结庐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起来。 看书种地,观星测日,修行。 还娶了当年的其中一位老师的女儿为妻,她的名字叫做黄月英。 这些时间里,和姐弟们,也逐渐的失了联系,他们有些出嫁了,有些,也许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命定之主。 直到某一天,某个擅长编草鞋的中年人,来到了他的茅庐之中。 “听闻水镜先生高徒卧龙在此的,备特来拜访。” 他是知道备会来拜访的,之前水镜老师来跟说过。 有一位以仁德为名的大汉宗亲会来拜访他。 他的话,应该能符合孔明的胃口吧。 孔明对此很无奈。 这些年里,自己的水镜老师也没少给自己壮声势过,到处宣扬‘卧龙凤雏’之才学,明明的他已经隐居隆中,却满世界都知道他这位卧龙才学经纶。 刘玄德来了,他站在门前拜访。 孔明突然想到了当初自己拜访明澈老师的时候。 他第一次便装作没在。 于是乎,孔明也装作不在。 “看来,先生不在。” 第二次的时候,大雪纷飞。 他依旧前来,这一次来的不仅是他,还有一个五大三粗的红脸汉子和高大壮硕的美髯公。 孔明依旧佯装不在。 此时,门前的红脸大汉好生无趣道。 “呔,这亮好生不识趣,既然他无有此道之意,我等也不必再等他。” 说罢便催促着刘备回去。 刘备无奈,只得是在门口留下书信在门口。 孔明在门缝中目送着刘备远去。 这乱世‘豪杰’,和那刘表又有何不同呢? 虽然孔明也觉得,空有一身才学壮志...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假若自己投奔了荆州牧刘表,要如何治理这天下。 待到第三次的时候,茅庐的大门却是打开了。 孔明则是在床上睡觉——当然,这一次的装睡。 刘关张三人见状进入到了茅屋之内。 见孔明在睡觉,张翼德气不打一处来。 哥哥好歹也算是一方群雄,这位诸葛孔明三番五次的戏耍,属实是有些过分了。 翼德甚至想要将孔明绑回去得了。 然而刘备却是做了一个嘘声之举。 便坐着,等待着孔明醒来。 也自顾自的轻声说道。 “我曾贫苦,织席贩履而生,曾见过饿殍遍野,见过杀良冒功。” “绫罗遍身者,却不事纺织养蚕,石匠的屋子全是漏风,揉面的人,吃不起粮,负责种植粮食的人,他们没有哪怕一寸土地。” “什么都生产的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生产的人,什么都有。” “那些饿死路边的人,是什么都不会么?也不尽然啊...” “这大汉王朝,还真是奇怪的紧啊。” 刘备似乎有些疑惑,又似乎有些哭笑不得。 作为正统的汉室宗亲,居然指桑骂槐的对这大汉现状针砭时弊。 一旁的美髯公抚了抚自己的胡子,点头道。 “确实,我们这大汉王朝奇怪的紧,明明什么都应该没有之人,却什么都有。” “哥哥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一旁的张翼德却是问道。 “一个,负责纺织和养蚕的人穿的起衣服,石匠住的起屋子,揉面的人吃的起粮,种植粮食的人有自己的土地的时代吧。”刘玄德好似呓语一般说出这般话语。 听起来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真的可能有这样的时代吗?” “那这就要弟弟们陪我一起去建设了...” 不知说到哪里的时候,孔明醒了过来。 刘玄德赶忙拱手施礼。 “先生醒来了。” 诸葛孔明看着眼前满目真诚的大耳中年,悠悠说道:“玄德大人,可请您帮我将这桌下垫脚的书取出来。” “自然可以的。” 刘玄德也不置可否,笑着帮孔明搬开垫脚的桌子,将桌下的书取出来,也不似一方豪强,反而是像一个儒雅热心的中年人。 这是孔明闲来无事写下的书。 后世的人,也将其称为,隆中对。 孔明对于观星测日,勘算之道颇有心得。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自己的气运,每个王朝,每个领袖,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真龙’。 大汉的真龙,被人拔了鳞,断了尾。 孔明之所以认为刘表并非命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