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章 去捕鱼 (第1/2页)
赵知来开始召集人员,准备去白洋淀,需要三五百人左右。 看见黄晃、薛秀才等人到了跟前,赵知来问道:“诸位,可否了解白洋淀现在水情,谁能解说一二?” 众人相互望了一下。 黄晃走了出来,站到前面:“大人,如今水面已经结冰,走马都不成问题。” 赵知来问出了自己的目的。 “黄巡司,可否凿开冰面,进行捕鱼?” 黄晃拱拱手:“大人,如今一到冬日,天气甚是严寒,冰层相当厚实,若是没有利器,很难凿开冰面。” 利器已经预备完毕,但黄晃的话让赵知来想到另一件事情。 无法凿开冰面捕鱼,说明水面没有结冻,就可以捕鱼。 赵知来问道:“结冻之前,为何流民不去捕鱼,宁可来城内讨食?” 黄晃思索了一番,说出了答案。 “大人,确实有部分流民前去捕鱼,但因捕鱼且需一定技巧,好多人都一无所获,若是cao作不当,甚至落入水中,很难活命,再者,流民并无趁手工具,也无船只,无法施行。” 黄晃并没有说完,又补充一句。 “吃鱼,少食一些倒是无事,倘若将其当成主食,周身则会出现不适之感。” 对于这些事情,赵知来倒是不清楚,可能从未顿顿吃鱼吧。 此事暂且不提,回到破冰捕鱼一事。 现在,赵知来需要调配民夫前往白洋淀。 “黄巡司,本官现已筹得各种利器良多,凿开冰面不是难事,你需安排,分配一部分民夫前去捕鱼。” 黄晃稍稍迟疑一下。 “大人,不是常年水上讨食,都很惧怕水神鬼怪,恐怕……” 话没说完,赵知来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古人恐惧鬼神,不足为奇。 “这很好办,前往城隍庙求得护身神符,而且,奖励每位前去捕鱼的民夫,多发一斤粮食。” “大人,此二举定能打消不少民夫的顾虑,不愁人数不足也。” “黄巡司,你安排好四百人前往,同时将马匹都带上。” 上次,缴获了前任判官骑兵部队的马匹,共有二十几匹,可以充当运力。当然,也会动员安州剩余城民参与运输,一天运回去几万斤,问题不大。 就这样,一行几百人浩浩荡荡出发,前往端口村。 就是黄晃追击匪首时,渡口旁边的那个村庄。 端口村也就一百来号人,近日都在城内讨食,对安州人员很是熟悉。 那一次与黄晃交流的村民接待了赵知来一行。 “判官老爷,小民已预备热茶款待,想请老爷移步咱家,歇一歇脚。” 赵知来想了一下,从安州城门到这里有二十里地,大家恐怕也都累了。 正好外面出了太阳,就让民夫晒晒太阳,休息一会,更好干活。 赵知来带着黄晃,跟着那位村民,进了他家歇脚。 经过交流,赵知来知道村民是李淀水,就是靠打鱼为生的渔民。 便先聊了聊家常。 “近日所获几何,可否满足日常所需?” “老爷,现在天太冷了,水面都冻上了,小民打不到鱼,幸好存了鱼干,还能吃些时日,但粮食已经没有了。” “为何不拿鱼干去换一些粮食?” “大人,如今年月,谁还有余粮,也没人愿意换,多是贱卖。” 听到他这样说,赵知来又想到一条生财之道,靠捕鱼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拿粮食收购鱼,发动周边的城乡百姓,那数量也不可能小觑。 还能达到赈济百姓的目的。 现在安州加上领县,估计有七八万人,假如发动一两成人口,出去捕鱼。 每人一斤,那么也有一万斤左右,一个月下来,除去特殊的天气状况,保守估计,怕是不少于二十万斤。 这也不是一个小数。 想到这里,赵知来需要考虑收购的价格。 赵知来已经统一了粮食采购标准,就是一块五的价位,而这些米对现代来说,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是,相对明朝那个糙米,这米已经很不错了。 已知大米是一块五一斤,而野生鱼每斤卖二十。 本来想,给乡民一斤鱼换十斤米,这样,赵知来也还能够挣上不少钱。 只是稍微算一下,却不行。 二十万斤鱼,按照一比十的标准,那就需要两百万斤大米,就算如此兑换,那也不亏本。 可是大米的数量还是太吓人了。 当初,算过周边县域人口,一百来万,得出了粮食消耗量,而一成市场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