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武庙十哲是什么?众帝的观后感 (第2/2页)
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 果然不久,韩信率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 项羽退至垓下,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军队被重重包围了起来。 这也可以看出韩信对于地势的运用。 再比如功高震主。 楚汉僵持时,蒯通知道天下局势的变化取决于韩信,劝韩信说:“您功劳太大了,将来汉王难免猜忌你,不如两不相帮,三分天下。” 韩信想着刘邦的知遇之恩,不忍背叛刘邦,没想到后来一语成谶,被刘邦猜忌怀疑,最终被杀。 ………… “可惜?还是可悲呢?” 南宋岳家军营中,岳飞看到韩信的盘点视频,不由叹了口气。 “功高盖主,功高盖主!” “这是一件可惜的事情,还是可悲的事情?” “若是韩信没死,大汉天下又会是怎么样?” “韩信若是还在的话,汉高祖会不会经历白登之围呢?” “韩信用兵之神,能不能延续到对阵匈奴的战斗中去呢?这也是一个问题。” ………… “韩信此人,军事上来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瓦罐渡河破魏王,背水一战诛陈余,徇赵胁燕定齐,以断河计破楚军二十万杀龙且,再垓下合围破项羽。” “功无二于天下这几个字,实在是当得起,从战争过程到成果,都像是怪物一样。” 汉武帝刘邦也不由对韩信竖起了大拇指。 毕竟韩信可是创造了很多成语和典故的男人。 他的人生经历,也很精彩。 “韩信被处死,是可惜?还是可悲,这谁又说得清楚。” “至于韩信的命运,与他的性格与自我定位有关,也与华夏历史的进程有关。” “脱离一个时代的大环境看一个人的对错,这是不对的。” ………… “淮阴侯韩信一辈子,几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真正的百战百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一点和白起差不多。” 洪武大帝朱元璋小卒出身。 自然明白从一个不被人看好的人走到三军主帅的位置需要多刻苦。 是多么的艰辛。 身为武皇帝,他也知道项羽的厉害。 而韩信能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可见他的能力。 “好像韩信唯一的一次被疑似为受挫的,是垓下之战吧。” “那一次,韩信的部队打头阵,攻项羽,然后后退。” “这是纵观淮阴侯一生戎马之中唯一的一次“疑似”受挫,而且这也仅仅是受挫而退兵,而不是战败。” “为什么说是疑似呢?因为韩信的部队后退后,两翼的部队立刻包抄上来把项羽的进击部队干挺了。” “咱老朱倒是认为,韩信很有可能是佯攻诈败,引项羽的部队出来,然后两翼捅刀子。” “具体情况究竟如何,咱老朱不知道,但咱更倾向于韩信是诈败。” “回顾韩信一生的用兵风格,这种cao作很符合韩信一贯的风格。” “而且,垓下之战的最终结局,项羽还是最终兵败身亡了。” “所以,韩信的用兵之道一点都没问题。” 朱元璋猜测韩信这是故意的。 为的就是示弱,然后全歼项羽大军啊。 这般心性,实在太过可怕。 朱元璋看着天空,眯了眯眼,又笑道: “韩信军事才能的确出众,但是,政治方面能力低下,这就真的没办法了。” “中后期,想当齐王而逼刘邦封王,后期犹犹豫豫想反又早已错失机会,最后落得死于妇人之手。” “打仗他是神,用兵之道如同兵仙,碾压同时代所有人。” “但是玩政治……估计连刘邦的一根手指都都不如啊。” “呵呵……刘邦杀了韩信后,手底下没多少能用的人,然后大败给匈奴,差点被匈奴大军所杀,不知道他刘邦被困白登城的时候,究竟在想些什么?” “他会不会后悔当初把韩信杀了呢?” “若是韩信没死,刘邦对阵匈奴,还会不会像当时那样惨败呢?” ………… “秦汉时期,名将辈出啊。” 李世民感慨道: “先有杀神白起,威震天下,然后有大将蒙恬,打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又有韩信这种人物。” “若是始皇帝看到这个视频,会不会去寻找韩信?” “若是韩信被始皇帝找到,并且加之重用,那种场面,朕都不敢想。” “如果王翦年轻一些,韩信出生靠前一些,始皇帝手底下就有王翦、蒙恬、韩信三员帝国之才,但那个时候,嬴政岂不是想打哪里就打哪里?” “朕甚是羡慕啊。” 说完,李二眼中透露着羡慕的神色。 身旁的长孙皇后看不下去了。 “陛下,你还用得着羡慕?” “秦汉时期名将辈出,这倒是不假,但是我们隋唐时期,就差了吗?” 长孙皇后想了想,补充道:“先不说别人,就说说陛下你,手底下有哪些人?” “李靖、秦琼、尉迟恭等等。” “他们哪一个差。” “我大唐,同样名将辈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官,本宫都觉得,不会比任何一个朝代差。” “这倒也是,观音俾说的对。” ………… 大明。 朱棣羡慕死了。 他是真的羡慕。 嬴政手底下有蒙恬等人。 刘邦手底下韩信等人。 刘彻手底下有卫青、霍去病等人。 李世民手底下有李靖、秦琼等人。 包括他父皇朱元璋,手底下有常遇春、徐达等等。 可他呢? 他朱棣手里有什么底牌。 永乐年间,最会打仗的人,好像就是他朱棣本人了吧。 妈的,这叫什么事。 “感情别的帝王都有将星相助,就我朱棣不一样是吧?” “韩信若是能在朕的手下,朕有自信,大明的疆域,肯定会比现在更大。” “至于对韩信的处置,他建功立业,朕自然会优待他。” “但是,如果他有反心,或者太飘了,朕自然不会放任他不管。” 朱棣摇了摇头。 虽然他不喜欢刘邦,也不赞同刘邦的做法。 但是身为皇帝,也有着自己的无奈。 若是韩信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哪怕背负昏君和残害忠良的骂名,他也不会让对方活着。 这就是皇权。 至高无上,无人可以挑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