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靖选错了靠山,却因祸得福 (第1/2页)
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人界篇第一百五十五章李靖选错了靠山,却因祸得福“这个李靖原来是隋朝的人?那不是和秦琼一样?” “可为什么这样优秀的人才,都没有被杨广所用呢?” “如果杨广任用秦琼、李靖这样的人物,那么隋朝的未来是不是又会不一样呢?”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只见天穹之上的投影继续变动: 李靖是隋朝人物,可为何在隋朝意不得志,在大唐才崭露头角呢? 后人熟知的李靖,他有多重身份。 他是《西游记》中的托塔李天王,托着玲珑宝塔,执掌十万天兵天将。 他是商朝的陈塘关总兵,威风凛凛。 或是“风尘三侠”之一,有红拂女为伴。 然而真实的李靖,他既没有宝塔这件神器,也没有哪吒这个儿子,更没有从唐朝穿越到商朝去参加武王伐纣大业。 李靖生于官宦世家,所谓的官二代,他的舅舅是韩擒虎,乃是隋朝一枚大将。 他的祖父李崇义是殷州刺史,赐封号为永康公。 父亲李诠任赵郡太守一职。 这李靖不仅家世好,而且长得也是仪表堂堂,生的一副好相貌。 在祖父的熏陶下,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来“文韬武略”,而且这李靖并不如其他世家公子那样贪图享乐,他积极向上,想要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舅舅韩擒虎每次与他谈论兵事,听到李靖的一番见解总是忍不住拍手叫绝,并说道“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舅舅觉得李靖颇有自己当年的风采,便对其寄予了厚望。 李靖也的确没有辜负舅舅的一番栽培,他从长安县功曹做到驾部员外郎。 虽然官阶不高,但是他的美名却传遍了朝廷上下,当时的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 若是按照这个趋势,李靖的一生定当是顺风顺水,扶摇直上。 可是天不随人愿。 李靖在任马邑郡丞一职时,被唤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 但这个时期的各地反隋暴政的叛乱已经风起云涌,河北一方的窦建德,河南一方的翟让、李密等领导的三支主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瓦解着隋朝的统治,隋朝江山岌岌可危。 这时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见状也想在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于是暗地里招兵买马,招揽人才,准备伺机而动。 当时可谓是“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烟尘”。 当时是今天你称王,明日我称霸。 有枪便是草头王。 李靖是聪明人,看到了隋朝将亡,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便想为自己找个新靠山。 当时天下人都看好魏公李密,认为他有帝王之相。 李靖本是投靠李渊,密谋与他一起谋反。 但他后来并不看好李渊父子能成就大业。 思前想后,他决定把自己伪装成囚犯,然后前往江都向隋炀帝告密,以求戴罪立功。 但当李靖好不容易走到了长安时,此时关中却已经大乱,道路不通无法再前行。 而这时的李渊一举在太原起兵,并一路长驱直入,火速攻占了长安。 李渊发现了在长安的李靖。 李渊恨得牙痒痒,好家伙,要不是他早来一步,被李靖早一步告密,今天死的可就是自己了。 于是李渊命人将李靖抓了起来,押赴刑场,准备处死他。 李靖心里也叫苦,谁知道他不看好的李渊父子竟然真的能称霸天下,他年少成名,壮志未酬。 他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叫了起来,他可不是叫大丈夫死而无憾,十八年后又是一个好汉。 李靖思前想后,对着李渊说道:“宁兴起义兵,本是为了天下,除去暴乱,怎么不欲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 要不说李靖聪明呢? 他的潜台词就是说你李渊起义就是为了推翻隋朝的暴政,你如果杀了他,就和隋炀帝杨广没有两样。 你要是留下我,凭我的才能,或许还能助你完成大业。 李靖此举有点像韩信。 因为当初韩信也说过:“汉王不想得天下了吗?为什么要在这时候杀壮士?” 看看这历史惊人的相似度,看来将军也爱玩套路。 李渊听了李靖的话,转念一想,觉得李靖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此时天下未定,他也正是需要用人之际,留下李靖这小子,一方面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另一方面又能笼络天下人心,为自己留一个宽宏仁爱的美名。 于是,考虑到多方因素,李渊没有选择杀李靖,而是下令放了李靖,将他纳入麾下。 但这件事后,李渊对李靖一直心存芥蒂,也是李靖郁郁一生的根源。 李靖侥幸躲过了一劫,保住了性命,而且寻得了一个有前途的靠山。 武德元年五月,李渊建立唐朝登基称帝,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 为了平定割据势力,武德三年,李渊派李靖跟随着李世民一起去平定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李靖不负众望,在讨伐王世充的战争中一战成名,获得了李渊的嘉奖,授予他军功和赐予府邸。 而从此刻起,李靖也阴差阳错的和大唐绑在了一起,和李世民绑在了一起。 李靖的传奇人生,也从此刻开始。 ………… 大唐皇宫。 唐太宗李世民看着盘点视频。 回想起从前的事情,不免一笑。 正如视频中说说的那样,当年,几乎所有人都是看好李密的。 包括李靖也是这样的想法。 谁能想到他和他的父亲李渊能夺得天下? “李密此人,手中的力量很强大,而且其下优秀的将领也很多,但是他的眼界太窄。” “他所做的事情太过离谱,一是丢了民心,二是寒了将士的心。” “同比之下,父皇的做法可就好太多了。” 正如李世民所说的那样。 李密在上瓦岗寨之前是隋朝通缉的要犯,因为他出身关陇贵族的身份,算是杨广最痛恨的造反者之一。 瓦岗创立者翟让不惧隋朝官军的打击,收留了犹如丧家之犬的李密,并且因为李密超级高的名望,还把瓦岗之主的位置也让给了李密,可以说,翟让对李密有大恩。 但是李密做了什么? 他为了树立在瓦岗军事集团中的权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