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头虾 (第1/1页)
李宪怕他mama像上回那样又追到跌倒,连忙拉住她。 看她样子,又要开始激动,李宪劝道:“妈,没事的,你看她去了一年,不也好好的没破没烂地回来了?” “瞧你说的,你生个女儿,就没破没烂这点要求啊?”李师娘看了他一眼,还是去追着车子拍着车身喊: “阿惜,记住万事要小心。要是有什么事,千万别自己扛,要找......要找杨志!知道吗?” “妈,我知道啦!”听到杨志的名字从mama的嘴里说出来,李惜简直是开心得不得了,又要趴着车窗把头伸出来。 李师娘看到她又要开窗,怕她有危险,就停下了脚步,叫道:“别开窗啦,坐好,坐好。” 车子这时却突然加速,一下子拐了出去,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 李宪看着车子离去,走上前牵住李师娘的手,说道:“妈,我们回去吧。” “嗯。好,好。” 李惜坐在车上,随着车子的驶远,她的思绪又飘回了去年离开的时候。 那个时候,爸爸没来,mama追着要她回去,哥哥扶着mama。 今年多好啊,爸爸mama哥哥都来送了,大家都那么高兴。 她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因着好心情,这一路上,那些上了一个坡,又上了一个坡,比在公园坐过山车还颠簸。 但是她却一点都不觉得难受,相反,整个人的心啊,是雀跃着的。 十个小时的车程,也很快就过去了。 到了车站,下了车,来到车身侧面的行李舱。 这辆车上的乘客并不是全部都到潭镇的,而是一路上沿着各个小城市的车站停个十来分钟,供那些乘客上下车。 所以到达潭镇的时候,就只剩下她和另外几个乘客。 这些乘客有些是潭镇的,有些是东乡的,有些是厉乡的。 就是没有西乡的。 这时李惜才犯了愁,她这只大头虾,简直是太冒失了。 她居然忘记通知杨志来接她! 要是就她一个人,也就算了,她就算走路,也能走到西乡去呢。 但是现在这么多行李,她就算肯扛,她也扛不动。 别说扛不动,就连从行李舱搬出来,她都做不到啊。 她正在踌躇的时候,车子居然还启动了。 她吓了一跳,连忙跑去司机驾驶室那里拍窗户,问道:“嘿,师傅,我的行李还没拿呢,你要开去哪里?” 那师傅仿佛没听见一样,还在那里不停地调整方向盘、看倒后镜,拉手刹。 眼看着这司机要开动了,李惜更急了。可是一般这种汽车的驾驶室窗户,是特别的高的,她要垫高脚才能往里看。 更别说司机有没有留意到她了。 很有可能就连她的话都没听见,毕竟是关着车窗。 李惜急得不行,干脆跳起来,想引起司机的注意,但是根本没用。 她只好一边跳,一边拍车窗,一边叫道:“停车,停车!快停车!” 还好,司机终于听到了她拍窗户的声音。 也许是这拍窗户的动静惹恼了司机——毕竟,对于司机来说,车就是他的命,比老婆还要重要——所以,他一边开窗户,一边吼道:“拍什么?拍什么?拍烂了你赔钱啊?你赔得起吗?” “那个,我的行李还在车子里。” 李惜被他的气势吓到了,连说话声音都小了。 那司机很不耐烦地说:“你说什么?我听不清,你别挡住我的路,我现在要回城了,我赶时间呢。走开,走开。” 李惜头一抬,大声说:“我说我的行李在车里,在车里!”说完就瞪着那个司机。 那司机也不怵,连连挥手说:“去,去,去,赶紧拿走,赶紧拿走,我要开车了。你赶紧的,别耽误我时间,我这还要开夜车回去呢!” 李惜就生气了,说道:“我拿不了,我不够力气。” “哟,你这是什么意思?”那司机反倒是笑了,说道:“你的行李你不拿,谁帮你拿?” “我不管,我拿不动!” “你拿不动,就别拿呗。我又不是干这种事情的人,我是司机,我不搬行李的!” “你!”李惜气得说不出话来。 她本来就已经又急又气,再加上一想到自己忘记写信通知杨志今天来接她,待会都不知道怎么去西乡,还那么多行李,而且已经是傍晚六七点钟了,天色那么暗,难道要在车站露宿? 这坡车站,就一个小屋子,连凳子都没有!而且就算她想留宿,那管理员还不让呢! 她都已经听到候车室里有个人拿着个大喇叭出来喊“这是最后一班车,该上车的上车,该离站的离站,车站要关门了,车站要关门啦!” 她真是越听越急,越听越气。又气这车站,又气这司机,更气她自己!要是早通知杨志,她怎么会受这个气呢? 这破司机竟然还不帮她拿行李下来! 这么重,她是女孩子啊,他是男人吗?是男人吗? 她从小哪一日不是周围都是男孩子献殷勤的?需要她自己亲自动手?在家有爸爸哥哥,在学校有同学,在西乡还有个杨志,她哪受过这气啊? 再加上本来坐了十个小时的车,又颠簸,又累,又饿,她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边她正倔着,那边两只眼睛就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 那司机啊,本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的。 他是省城里的人,在车站当这司机,他要不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还没毕业出来工作,还在花钱的年纪,他会开这长途班车?一天一夜一个来回,谁顶得住? 但是站长说跑长途夜班车,可以有补贴。 为了这补贴,他才跑这条线的。不然,好好的开省城周边的班车不好?一个上午一个来回,下午就可以休息了。 不过多劳多得,看在补贴的份上,他还是走这条线了。 不走这条线,他还真不知道,原来“穷山恶水出刁民”不是谎话,还真的是处处应验。 这一年多来,他见过各式各样的乘客,都是沿途各个小城镇的。偷窃的有、打人的人、到了站不下车的人也有。 他反正是对这条线上的乘客,一点好感都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