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第1/2页)
康熙十八年七月十二。 秋风初凉的时节,风中已携带了些许爽朗的气息,虽然纱质旗装不能阻止清瑟的凉意轻拂,只是那凉的触觉并不是瑟缩的冷,而是一种暑热消退后久违的轻快和舒畅,连呼吸也是贪恋的,深深的吸气后暖在胸腔里,温暖中带些清凉。 倪霜薨世已有半月,我仍然沉浸在悲戚中,时常对着窗外漫天雨水,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着《往生咒》,哪怕是玄烨前来看望,我的神色也始终有些沉郁。 按着宫规,嫔妃入冷宫或者薨逝之后,身边的宫人会由内务府重新安排进别的地方当差。 我念着冰霞与映雪是倪霜的陪嫁丫鬟,不忍她俩被拨到浣衣局,整日洗衣服,便去知会一声,要了她俩到延禧宫,帮着周花匠打理药草。 等过些时日满二十五岁了,便可以按着宫规,安排她俩出宫嫁人。 彼日静静捧了一卷梵文,立于窗棂前念着:“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过些时候,灵雲端来一盘雪白的糕点,奇道:“娘娘何时喜欢上了鱼茸荷花糕?” 我微微一笑,道:“今早去钟粹宫看望惠嫔,正巧她的小厨房端上这个,我见大阿哥吃得香,回来便让胡玉娘做了,倒是色香味俱全。” 秋语端来乌梅茶给我,笑道:“这糕点是用鲢鱼的脊rou磨细兑浆,再加上玉米面蒸制,原本为婴孩的吃食,鲜美添聪,极易消化,娘娘倒是识得吃。” 我轻轻吹着茶水,道:“荣嫔那儿怎么说?” 秋语回答道:“奴婢方才去打听了,荣嫔的身子不大爽快,已经有太医去瞧过,娘娘是否需要赏她些什么以作安慰?” 我漫不经心道:“荣嫔的病来得蹊跷,这里头怕是有咱们不清楚的缘故,况且她与我不睦,还是别理会了。” 秋语想了想道:“太皇太后这些日子忙着cao持宝华殿的祈福之事,卿贵妃又旧疾发作,宫中大小事都要娘娘帮着打理的。” 我吃下一块鱼茸荷花糕,道:“那你去看一眼,送个我玩腻了的玉如意给她安枕便是。” 夏日的天光这样长,仿佛是被声声蝉鸣拉长了一般,无休无止。 …… 我身着浅粉色绣白月季纱质旗装,刺银窄口在月色下折射出微微的亮光,衣襟袖口的并蒂莲是织金的,低调的华丽。 头上插戴金镶珠翠挑簪,整块通透无瑕的翠玉,雕刻成手持如意,如意柄首下是粉白双色的珍珠串,夏天里佩戴此簪,倒是别有一番清新。 在慈宁宫为太皇太后做了点心,又陪着给佛像扫灰与上香祈福,彼时扶着秋语的手,慢慢在上林苑走着。 已是七月末的时候,白日的暑热退去,夜晚渐渐不复暑热,有了丝丝凉意。 遥遥望去,太液池边有一长身玉立之人,一袭墨黑色长袍,背影肃肃,清冷有致,身影笼在柔明的月晕下,更显得无波无尘,宛如谛仙。 这般无人时,我凝望着玄烨,仿佛是从前与他相处的时光,唯有自己与他,没有别人来打扰这份宁静。 可如今心境早已不同,我悄然叹一声,缓步走近,太液池的湖水轻拍着湖岸,仿佛是温柔的呓语,又仿佛情人的低喃。 “你来了。” 玄烨的笑意仿佛剪水而过的一缕清风,牵动波平如镜的湖水,带起水波上月影点点如银。 我淡淡道:“我昨夜又梦见倪霜……” 并肩站立了片刻,那一瞬的寂静,我几乎能听到清风是如何徐徐地穿过枝桠的间隙,拂过湖面轻旋的波澜。 我侧首看着他,正好他也在看着我,他的神态那样静,像秋日里明净如平镜的湖泊,只是眸中有幽幽的情意,犹如不尽的春风缠绵着花朵。 “焓儿,我知道你要说什么。”玄烨的眼眸中划过一丝失望,仿佛流星慢慢湮没在夜空中,“是啊,我的焓儿从前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