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名额和印拳 (第2/2页)
神蓄精。 李春来对着姜离问道:“那你可愿意接受这个名额?” “姜离愿意。” 少女回答得很干脆,没有丝毫的犹豫。 “如此,那便随我走吧。” 说着,李春来一甩宽大的袖袍,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院门。 少女跟上前去,出门之时不忘回头对身后的少年说了一句:“崔生,谢谢你,等我回来。” 崔生站在门口,看着远去二人的身影,不禁露出了向往之色。 “喂,崔生,你们刚都聊了些什么?怎么我隔着墙什么都没听见。” 墙头上,赵言不知何时爬了上来,对着他大呼小叫。 崔生笑了笑,回道:“没什么,就聊了些你们上课时讲的学问,你要不要也听听?”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一说起上课,赵言跑得比兔子还快,一溜烟地没了影。 崔生笑着摇了摇头,有人无学可上,有人不爱上学,当真是如那些打铁的汉子说的一般,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回到屋内,稍作收拾,突然发现在少女适才所坐的身下,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本书。 崔生拿在手中,看了下封面,只见上面写了六个大字,眯起双眼,使劲地在脑海之中搜索着看见过的字词。 不,动,明,王,印,拳。 翻开封面,第一页画着一个长相奇怪的佛像,盘坐在一石座之上,呈童子形。 只见他顶上有七个髻,辫发垂于左肩,左眼细闭,下齿啮上唇,现忿怒相,背负猛火,右手持利剑,左手持罥索,作断烦恼之姿。 第二页则是一大堆文字,崔生虽记忆过人,但眼下手头无纸笔,一时之间难以梳理出其要表达的意思,依稀能看出是对前一页佛像的解义。 继续往后翻,均是两页图,连着一张文字解义,有图不识字意,崔生顿时觉得上学读书是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至于那每连着的两张图画,每张均分成了九个小格子,前一张每个小格子里都画了一个人,摆着不一样的姿势动作,后一张则每个格子对应着前一张,着重画了每个人两只手的动作。 这就是封面上写的印拳? 崔生盯着这些画琢磨了半天,确定自己都已经记住了后,便来到院中,甩开膀子照着书中所画的那般练起来。 动作很慢,崔生尽量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极致,整整花了一个时辰,他才打完了十四组印拳。 虽然不知道这印拳练了有什么用,但他觉得练完之后,身体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有股神清气爽的感觉。 打完了第一遍,他心中便有了数,连着又打了几遍,直至将每遍的时间压缩到了一刻,才收住了拳势。 看了下头顶的太阳,已至晌午,今天有些奇怪,隔壁的院子竟然没有飘出饭香,稍稍休息了一下,劈柴生火煮饭,日子还得继续,姜离走了,少了一张嘴,崔生便又恢复了粗茶淡饭。 两碗白米饭,一碟自己种的青菜,一碗油花花的咸菜疙瘩汤,坐在长凳上,摸着饱饱的肚子,崔生觉得很满足。 吃过饭,崔生离开了家,带上了自制的钓具,准备去江边碰碰运气,少了铁器铺和砍柴的收入,他不得不另寻出路。 他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才靠近江岸边,便远远地瞧见了一排蹲坐着的背影,是那些在铁家铁器铺里干活的汉子,同他一样,也想来这江边碰碰运气。 崔生停下了脚步,左右眺望了一下,已经没了好位置,稍稍一思量之后,他决定再走远些,去那个他和陈平之时常去的地方。 那里是西山的一处断崖,紧挨着滚滚的江水,也刚好,在那断崖下的一块大青石下,藏着有陈平之留给他的一些东西。 崔生转过身,悄悄地退进了一片树林里,他不想被人发现,因为在那处断崖下,能有机会钓到鲜美的鲈鱼,但同时他也知道,断崖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时常会有碎石崩塌。 要想肚子饱,总得冒点险,这是陈平之说的话,崔生没有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