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于争霸天下之中,沿途顺手斩世家,灭门阀! (第2/2页)
得到数十万西凉儿郎的拥簇。 不会得到李傕,郭汜,徐荣,樊稠,华雄这等猛将的效忠。 更不会得到李儒,贾诩这等智谋之士的暗中投效。 念及此,张策心中发出一声嗟叹。 兴许! 董卓领兵入洛阳之时就曾幻想着欲要效仿周公和霍光,在数十万西凉大军的支持下匡扶汉室的。 所以他废掉了看起来无能怯弱的天子刘辨,选择了有中兴之姿的皇子刘协。 怀着这种复杂的心绪,张策东顾洛阳,看向了同他隔着千百里的北邙山。 依稀间…… 他看到了当初的董卓与尚是陈留王的皇子刘协。 马车车驾之上。 刘协搀扶着浑身战栗停,身体抖动如筛糠的兄长刘辨,绷着个小脸强装镇定的怒喝着董卓,质问其缘何见天子不拜。 暗地里,冷汗早已经打湿了他的后背。 在刘协的对面。 董卓身披甲胄,腰佩利剑,威势如虎。 远不是不远处两条落难的“小龙”所能睥睨的。 在董卓的身后,数千如狼似虎的西凉铁骑策马而立。 他们看向发出呵斥之言的年幼皇子刘协,仿佛在看一个笑话。 然而。 让所有西凉军将士都没有想到的是…… 面对天子刘辨都不曾跪拜的自家将军,在面对陈留王刘协的喝问之时却是放下了心中的骄傲,当着所有部下的面恭敬的下马上前见礼。 在众目睽睽之下…… 以臣的骄傲。 成全了王的尊严。 张策毫不怀疑那时的董卓与起初欲当汉征西将军,死后立曹侯之墓的青年曹cao一般无二。 皆为汉臣,皆存匡扶大汉之志。 奈何! 这cao淡的世道让他们背离了自己的初心,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一个成了董相国! 一个活成了曹丞相! 汉家不是那么好匡扶的,英雄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就跟曹cao被世人骂为曹贼,唾弃了一千八百多年一般。 董卓更惨! 很快的为自己当初的抉择付出了代价。 这位西凉豪雄率领数十万大军进入洛阳不久,他就发现洛阳城内的文官政治那一套,不是他能玩的转的。 他手中可斩杀匈奴,吓的羌人胆寒的长剑,在士人门阀的“软刀子”面前,显得那般可笑。 斩尽胡寇,却是难以斩尽阴谋算计。 斩得单于,却是动不得世家名望分毫。 他欲匡扶汉室,但天下人却是视他为国贼,尽起一十八路大军而共讨之。 而一十八路大军的首领,除却少数的几人之外皆是出自关东士人,皆为门阀世家。 皆容不下他这位西凉武夫,容不下关西武人当权。 于是,理想败于现实之下,知道大汉已经没救的董仲颖彻底“疯”了。 救不了大汉,那我就毁了大汉。 就像是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所描述的他一样,变的暴虐无道起来。 他让手下的士兵对洛阳权贵展开了杀戮,对着士人举起了屠刀,大杀特杀之后一把火烧了洛阳,进而远走长安。 来时多么意气风发,走时就是多么狼狈落魄。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西凉豪雄董卓像是个懦夫一般困顿于长安的酒池rou林,纸醉金迷。 醉生梦死之间,他的嘴角挂着嘲弄之色,观望着内斗不休的关东群雄。 张策不知道董卓的脑袋在被吕布斩下的那一刻,他的脑海中会是什么想法。 但想来…… 应当是解脱吧。 也或许在他的脑袋临空飞起,尚未落地的那一刻。 一丝意识生存的董卓看到的…… 会是司徒王允脸上的狂喜之色。 被其拜为左中郎将的蔡邕脸上的悲拗之情。 以及吕布不敢直视他的愧疚之心。 呵呵! 斯人已逝,谁又说的清呢。 至少。 董卓的眼睛闭上的那一刻。 这cao淡的汉家天下啊…… 他终于眼不见心不烦! 张策是这般想的,也是这般说给李儒和一旁的徐荣听的。 夜半时分。 徐荣不发一言,默默的起身拜倒在了张策的身前。 李儒则是动容的看着张策。 良久之后。 他问出了一句话。 “将军就不怕儒将此话传扬出去,你会引得天下人谩骂,关东那些士人和世家门阀群起而攻之吗?” 对于李儒所说,张策轻声道:“说与不说,皆随你!” “但!” “策会沿着昔年董相国的道路走下去,捡起其所抛弃的那柄西凉铁剑,在将来的某一天再度对那些门阀世家宣战。” “关东士人,呵呵,某自会沿途顺手斩之。” “届时!” “我若功成,我希望文优你能出山助我。我若是失败……万古皆休,干我屁事!” 言语未尽,张策起身向外走去。 徐荣见状,起身相随。 就在这时。 一道声音从张策的身后传来。 “儒!” “拜见主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