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02 章 但愿人长久还是枉凝眉? (第1/2页)
,从西海情歌开始的最炫民族风 要为娜花选一首什么歌,张羽犯难了。 歌他记得许多,但从中挑出一曲合适的,比较花功夫。 “要适合女生,要和娜花的气质、声线等匹配,有点为难。” 定风波? 这首黄妈演绎的极好,副歌部分极为经典。 不行,娜花没有黄妈长期在事业低谷徘徊,看遍人间百态的大气与从容。 很难演绎出诗词中表达的豁达心态。 还有一点,歌词经过再创作,半文半白,很难预计人们对此是否接受。 枉凝眉? 此曲是当年电视剧《红楼梦》的一首曲目,催人泪下,通过电视剧传遍大江南北广为人知。 毫无疑问,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古风古韵。 貌似娜花唱出来有点吃力。 而且这首《红楼梦》中的插曲,带有古韵的风格,与她本人以往的形象多有不符。 凭她的唱功,不一定能叫观众与粉丝听进去。 当然,在感情方面,娜花此时的状态倒蛮适合。 可以将哀怨凄美的情景再现。 总结下来,唱功不符但心态最合适。 “但愿人长久呢?”思来想去,张羽脑海里又冒出第三首歌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不觉,他吟唱出声。 《但愿人长久》是梁弘志作曲,邓丽君演唱的歌曲,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收录于邓丽君1982年12月7日发行的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中。 该曲的歌词选自宋词名作,是经过了上千年历史检验的文学精品,配上现代流行音乐后,由邓丽君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唱出来,典雅、庄重又温柔、多情,颇具唐宋风范。 即使面世已近四十年,岁月的滚滚红尘却未能遮掩它美丽的光华,反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显出非凡的魅力。 受到人们极大欢迎的同时,被多位歌手翻唱,比如龚琳娜老师,比如巫妖王费玉清,比如天后王菲等,时不时在各类晚会和节目上见到。 除了原版外,有抒情版、摇滚版等不同版本,男声女声皆有。 至于哪个版本最好,除了邓丽君外,应该就属王菲最被追捧,毕竟她的嗓音特别,叫人过耳难忘。 “曲调也还比较缓和,算是娓娓道来的感觉,想自由发挥也行。” 综合各项因素,张羽决定把两首歌都写下来,把最后的决定权交到娜花手里。 说干就干,他找来纸笔,唰唰落笔。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啊…… 凭借穿越后获得的超强记忆,张羽写起来毫不费劲。 笔走龙蛇间,挥毫写就。 传统四大名著中,三国水浒西游他都是反复阅读,看过不知多少遍。 唯独红楼,他自始至终兴趣缺缺,提不起精神。 主要还是因为读起来没有那样酣畅淋漓的畅快意气,导致张羽只囫囵吞枣看了个大概。 所知道的情节,大抵便是贾宝玉从豪门公子落魄后遁入空门的一生,再有泼辣厉害的王熙凤,刘姥姥进大观园笑料百出,葫芦僧断案。 印象深刻的,当属宝哥儿大大小小的美丫鬟,以及对他倾心的林meimei和薛meimei。 其他诸如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话语。 反正情情爱爱的故事,年少时张羽并不大喜欢阅读。 不像读三国时的热血沸腾,读水浒时大块吃rou大碗喝酒的快意恩仇,还有读西游时代入到齐天大圣打上凌霄殿的叛逆和不羁。 《红楼梦》套曲中的第一首便是《枉凝眉》,这部套曲围绕《红楼梦》的主线展开,作为故事的牵引,“一唱三叹”。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引起万人空巷,插曲随即流传甚广。 后来更是获得新时代国际电视节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视金曲的称号。 “唉,光是读一遍已觉得惨了。” 张羽收笔,忍不住感慨。 好的文字,能打动人心,笔杆子也是武器。 整首歌,表现了遭受封建社会迫害,有情人不能成眷属者的内心憋痛,不绝如缕地传达出伤感哀怨的情绪,听着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