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9 章 为《荷塘月色》致歉,意外的天地互通 (第2/2页)
不说金门手机坏话了,其其格yyds,真的,不信去看荷塘月色的MV。” “谢谢,其其格是我老婆,不需要你来夸。” #网友为《荷塘月色》向金门手机排队致歉#的话题,以3682万阅读,11392的议论,直接来到第六的位置。 排在第五位的,正是#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如此盛况,直接叫罗斌整个人裂开,懵了。 随即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卧槽!真是一群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前两天跟着他喊打喊杀。 怎么,今天转性了。 对金门手机哭爹喊娘求原谅。 玛德,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j察干吗? 不行不行,绝不能这样算了。 想了想,罗斌酝酿几句,在微博上写道: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家坚持住,我们宁死不屈,绝不像资本低头! 《江南清梦》不要怕,我和黑金手机永远支持你。” 显然,他装比装上瘾,沉浸于正义的形象中难以自拔。 差点连自己都信了。 让人忘记他本身就是资本的一部分,一个工具人而已。 网络上鱼龙混杂,水军兴风作浪。 罗斌的反扑,就是一个信号。 某位毒舌乐评人易盛君又开启了蹭流量模式,开始为《江南清梦》叫屈,把《荷塘月色》往脚底踩。 “《江南清梦》由罗贤前辈作词作曲,化用了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江南好》,歌词的优美无与伦比,完全不是《荷塘月色》大白话能与之相比的。 古诗词的格式与音韵,相对现代白话文,想象力和文学性高下立判。 那什么《荷塘月色》,旋律简单还反复来回唱几遍,歌词直白简直俗不可耐,哪里有我们大夏的传统诗词隽永。 何况凤皇传奇唱草原风的,声音高亢,擅长高音,唱什么荷塘月色风格完全冲突,让人看着便非常的别扭。 综上,江南清梦完胜荷塘月色。” 有时候,人们必须喷子也有专业和业余的区分。 像易盛君这样专业找茬的毒舌,即使你歌再好,他依然能脑回路清奇,从各种难以想象的角度挑刺。 而且看上去似是而非,挺像那么回事,具有强烈迷惑性。 可惜,这回他失算了。 因为歌迷和粉丝也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正如易盛君那样,老子都要喷你了,还讲啥基本规则。 喷就完事咧! “你特么又想被封号了吧,别以为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你益生菌了。” “尼玛的,成天蹭流量蹭上瘾了是吧。” “你听了荷塘月色吗?哪首好听哪首不好听,你耳朵听不出,聋了?” “山下的人跑来评价山上的神,笑死老子了!” “江宁卫视《海底》那事过去才多久,你这狗比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又想被举报封号是吧。” “完了,益生菌这个傻缺肯定患上了张羽PTSD。” “喂,120嘛,哦不对,是精神病院吗,这里跑出来一个病人,请你们快点来把他带走吧。” 尽管易盛君很卖力,想趁机煽风点火,公报私仇。 只不过他想不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大家的耳朵也没有出现失聪、耳鸣的症状,哪首歌好听能分辨出来。 他小号勉强一百万的粉丝,完全无法抵挡铺天盖地的反击。 几个小时后,微博沦陷。 易盛君犹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既不删除也不认错,不停和网友对喷。 他原本求的就是这个效果。 博眼球,吸引流量关注就行,至于被人骂,他无所谓。 骂的再多,不会掉一块rou。 相反,骂的人越多,易盛君越开心。 呃,似乎有点成抖m了。 但很快,他就开心不起来了。 一个ID为“张羽大帅比”的用户,在不停刷评论。 “羽林军的兄弟们,大家别给他引流了,一起去举报这厮,封了他的号!” “对,举报他。” “好,他开几个小号我们就举报几次,封他的号。” 其他人醒悟过来,开始更换对抗方式,以举报作为报复手段。 看着密密麻麻的留言,易盛君真心慌了。 靠,好不容易才养起来的新号! “千万别封老子,秋梨膏!” 事情并不如他所愿,很快微博就采取了封号措施。 完了! 又被封了。 “我可能不是人,但你们真滴狗!” 易盛君的哀叹,无力回天。 站在张羽身边的其其格,眼见羽哥切换大号给小号“张羽大帅比”点赞,忍俊不禁。 “羽哥,你好坏哟。” “呵呵,对付坏人嘛,我总不能乖乖挨骂不还击吧。” 张羽承认,换上马甲去喷了易盛君一轮后,心情格外舒畅。 浑身神清气爽。 同样感觉到心惊rou跳的,还有罗斌。 当天下午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大夏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 本来与《荷塘月色》毫无相关的两件事,却因为女宇航员青墨的一个问题,引发强烈反响。 在大夏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上,在约60分钟的首次授课中,青墨三人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授课期间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过程中,青墨指着空间站内的水膜水球,问了个问题: “如果水球里面有一条活鱼的话,同学们觉得它会发生什么情况? 是像我们一样漂浮起来,能够像在地球一样自由自在游来游去吗?或者说因为缺少氧气,而无法存活呢? 大家可以踊跃发言,下次开课,希望能用实验来证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