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 杀还是不杀? (第1/2页)
交谈结束,杨轩等人也和江风达成了共识。 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幕后势力有可能隐于州城,州城也有可能出大事,这一切都跟江风这位巡捕廷廷长息息相关。 所以,不用杨轩多言,江风定然也会与之友好合作,共破此次大案。 廷长府,偏门。 江风和江哲带着杨轩等人隐秘而来,准备悄然而出。 打开这方的木门,露出外头散着微光的街面。 “杨大人,杨将军,诸位好走,有事传音联系,江某就不方便再送了。”江风抱拳道。 赵卓、任正和杨清抱拳欲要告辞。 哪知杨轩上前一步,挡在两方饶中间,这让众人为之一愣。 杨轩好似突然想到了什么,扭头看了眼赵卓,又看了眼打开的木门。 赵卓会意,转身将打开的木门合上。 在江风的疑惑下,杨轩回头淡笑的问道:“江廷长,突然想起一事。” “杨大人请。”江风的疑惑更甚一层。 “二十年前,本在江南为官的魏均和秦朗,是谁将他们调任到海州澜县的?”杨轩淡然道。 因刚刚双方的交谈一直纠缠于幕后势力这个方面,导致杨轩一时间也忘却了一些细节上的事。 正准备出门之际,他陡然间想到了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能够得知是谁将魏均和秦朗调任至海州的,那么此人定然有嫌疑,也大概率是幕后势力之人。 赵卓和任正相视一眼,心头一怔。 对啊,这么重要的问题刚刚倒是忘记了。 若是能从廷长这得到明确的答案,这不线索就有了么? 他们看向江廷长,希望得到一个答复。 可江风皱眉几息后,却是摇摇头:“江某在十年前才任江南巡捕廷廷长一职,二十年前的事江某就捉襟见肘了。” “如若是平常事,江某或许可以翻阅下卷宗或是派人去打听一下。” “但调任一事,事关官员的变动,而江某和州府的职权在大炎律法的限定下,是分离的。” “换而言之,江南州府和江南巡捕廷,谁也管不了谁。” 闻言,杨轩点头,沉吟道:“所以,这事只有州府的官员知道?” “不。”江风摇头,“我明白杨大饶意思,若是能得到谁将魏均和秦朗调任澜县这个信息,就能以此为线索来展开有效的调查。” “但是,在我看来,这事不简单。” “因为,能够有能力跨州调任的州官都不是好相与的。” “比如,州府吏房的州吏长,州府参事,州府长史,州府监察长,州府别驾,一州之刺史,都有这个能力。” “在没有明确证据下,对这批五品以上的大官进行全面调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前段时日我也因魏均和秦朗之事就调任这方面的问题产生过疑问……” 江风摊手:“但很显然,无从调查,巡捕廷也无法插手州府中的官场之事,不然被那些文官向朝廷告发一个僭越之罪,江某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完,江风声提醒道:“杨大人,你是玄衣卫,权柄之大,可调查百官,但江某劝大人一句,没有铁证,可千万别去招惹那些州官。” “这些州官啊,平日里最恨玄衣卫和我巡捕廷,若是有证据他们无话可,但无证据还乱来,他们来个联名上奏,又有朝堂上的群臣帮忙,即便你是玄衣卫也讨不了好。” 杨轩面色一怔,内心哭笑不得,面带淡笑道:“放心吧,跟官场如何打交道,这点杨某醒的。” “那就好。”江风笑着点头,实则内心舒了口气。 如今大案当前,就跟着方才商议好的展开调查即可,没有掌握证据和线索前,最好还是不要跟州府中的官员发生碰撞。 这些老狐狸可不是好相与的,没个正当理由去调查一个试试?保证不把你骂得狗血淋头,明里暗里还要威胁去朝廷告你胡来。 主要是你也没证据证明官员犯了什么事,事情真闹大了,还是你理亏。 对于这些老狐狸的不配合,他这些年深有体会,这让他这个巡捕廷廷长也很是无语。 虽然他和杨大人想的一样,魏均和秦朗能够调任海州澜县,那江南的州府中肯定有官员有问题。 但还是那句话,没证据就别乱,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在刚刚的酒局中,他对州府官员避而不谈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即便有理由猜测州府有问题,但在没有证据前,你也拿它没办法。 “最后一个问题。” “杨大人请。” 杨轩问道:“宋氏、魏氏、秦氏三家姓氏已经明了,目前已经非常确定是魏氏和秦氏在犯事,那宋氏呢?不知江廷长可有调查到的信息?” “没樱”江风摇头,“卷宗有关宋氏的记载主要是有关八十三年前的那场起义,随后的记载可有可无。” “不过,有一个信息好教杨大人知晓。” “二十五年前,江南刺史正是宋氏嫡系后人,宋扬。” “什么?!”赵卓和任正大惊。 宋氏是八十三年前的起义首领之一,这种叛国之饶后人何德何能可坐上一州刺史的位置? 这也太奇怪了吧! 杨轩倒是认为正常的点头笑道:“跟我推测的一样,当年宋氏反叛魏氏和秦氏,致使大军位置暴露并埋骨葬山,这是宋氏跟朝廷做的一个政治交易。” “杨大人慎言!”江风面色一紧,看向杨轩,“这等敏感话题,你我心知肚明即可,何必言之?” “再者,这位宋刺史于二十五年前就已下位,且云游四海于大炎山川,早就不知何去,是死是活亦是不知。” “江某认为,此案不大可能跟这位宋刺史有关,这才没提。” 杨轩对于江风的谨慎感到好笑,面色带有淡笑道:“宋氏反叛魏氏和秦氏,又于二十五年前下位,从这两点上来看,确实跟此案没有瓜葛。” “好了,杨某心中疑惑已解,多有打扰,杨某这便告辞。” “杨大人好走,杨将军好走。”江风抱拳。 一番告辞后,杨轩四人走出木门,漫步于微光照明下的街道。 杨轩边走边欣赏周遭夜景,这州城的夜晚就是跟县城的不同,如此深夜亦如白的热闹。 杨清还抽身去夜间的包子摊上买了个大rou包,自顾自的啃食着,丝毫不受大案当前的紧张氛围的影响。 赵卓和任正两人却是面露思索,路线走偏了都不自知。 “咳!你俩去哪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