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 飞起一脚 (第2/3页)
较紧急,我需要你们在20天内完成。有问题吗?” 王利民说道:“大队长,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建机场的时候,我不仅会派工兵连参加,还会派一个团的部队也参加施工,一定会按时完成任务的。” 说到这里,王利民有些好奇地问道:“大队长,在这里修机场干什么,咱们也没有飞机啊?就算有飞机,也没有人会开呀。” 徐大龙笑道:“你只管抓紧时间修建机场,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赵刚、王利民等人看到徐大龙不透露详细的情况,他们也就不再追问了,按徐大龙的要求开始去抓紧落实了。 徐大龙之所以不透露自己的作战计划,并不是不信任赵刚和王利民等人,只是出于保密的需要,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山城重庆。 林雪莹等人乘车一路急行军,一连几天几夜,人歇车不歇,终于赶到了重庆。 进城之后,魏和尚问道:“林主任,要不要我先去订一家客栈,咱们先安顿下来?” 李雪莹说道:“不必了,你们跟我来就行。” 魏和尚等人就跟着林雪莹在城中行驶,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他们来到了一座大院,大院的门口有果军的士兵站岗。 林雪莹吩咐停车,她下去跟哨兵说了几句,哨兵就到岗亭里打了电话,然后就放行了。 进入大院之后,魏和尚等人看到里面的环境很好,到处是修剪整齐的绿化带,里面还有一栋栋的小洋楼,看上去十分气派。 汽车一直往里走,里面还有一个小院,院子门口仍然有果军士兵站岗。 哨兵显然已经接到了通报,挥手示意就放行了。 进入这个院子之后,众人看到这里面环境更好。花园、假山、水榭楼阁样样俱全,风景十分优美。里面十分宽敞,只有几栋洋楼,楼之间的间距很大。 这些洋楼看上去要比小院外面的那些洋楼宽敞气派得多,一看就是达官贵人的居所。 汽车停到了一座洋楼跟前,门口已经站着一位内容较好的中年女子。她的身后是一些勤务兵和男女仆人。 林雪莹下了车,快步走向了那个中年女子,亲热地说道:“妈,我回来了。” 贵妇人看到林雪莹,满面笑容,亲切地说道:“雪莹,你回来就好。你父亲他整天为你担心,你平安就好。” 他们说话的时候,一个勤务兵就跑回了里面。 很快一位身穿军装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肩上的标志竟然是中匠军衔。 魏和尚等人在车上没有下车,在他们进入大院儿的时候,就感到很好奇。 当看到林雪莹的父亲竟然是一位中匠军官,他们感到有些震撼。他们实在是想不到,林雪莹竟然是这样的家庭出身。 林雪莹和他的父母谈笑着走了进去,一名上尉军官走了出来,他带着魏和尚等人从洋楼的另一扇门走了进去,给他们安排了宿舍。 魏和尚等人跟着徐大龙去过太原城,也算是见过世面了,当时就觉得周明德他们的条件就很好了。 看到给他们安排的房间,发现这里的条件比起周明德他们那里更胜一筹。 一位班长好奇地问道:“中队长,真想不到,林主任有一个当大官儿的爹,家里有这么好的房子,真是不明白她为什么到咱们游击队里去吃苦。” 魏和尚说道:“你没有成过亲,说了你们也不懂。林主任那是看上咱们大队长了,吃苦受累人家都愿意。” 那名班长笑道:“中队长,你可是出身少林寺的,也没有成过亲,难道你就很懂吗?” 魏和尚一下子被问住了,他挠了一下脑袋,说道:“反正你们就是不懂。我整天跟着大队长,早就看明白了。” 一名特战队员好奇地问道:“中队长,我们在私下里讨论过,不知道你曾经当过和尚,将来会不会找个女人成亲?” 魏和尚说道:“成亲干什么?找个女人牵肠挂肚的,太麻烦了。” 这个特战队员哈哈笑了起来,对另外一位队员说道:“李川你输了,一个大洋拿来吧。”说完就朝着他伸出了手去。 原来,这两名队员私下里讨论过中队长将来会不会成亲的事情,他们二人意见不统一,并且为此打了堵。 魏和尚现在表明了态度,看来是不会成亲了,因此这名特战队员打堵赢了。 那个叫李川的特战队员苦笑了一下,无可奈何地说道:“算你赢了,给你。” 说着他掏出了一块大洋递给了跟他打赌的那名特战队员。 接下来的几天,魏和尚等人就在林家住着,每天有人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他们,日子过得十分舒坦。只是林雪莹担心他们外出会发生意外,叮嘱他们不得外出,这令他们感到有些遗憾。 这天上午,林雪莹过来通知魏和尚等人,今天就离开重庆,返回根据地。 魏和尚等人这才发现,要跟他们一起返回根据地的有九个人,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这些人当中有八个人是金发碧眼的洋人。看来林雪莹这次来重庆,就是为了接这些人的。 魏和尚等人就要出发了,他们看到林雪莹的父母出来送她,林雪莹流着眼泪,跟他们拥抱道别。 莞城县城。 在马武山游击队司令部的大门口,徐大龙,赵刚、王利民等人等待着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 不久以后,林雪莹等人乘坐的车辆就驶了过来。看到欢迎的人群,他们就下了车朝着徐大龙等人走了过来。 莞城县城是晋西北一座小县城,这里的人们很少见过金发碧眼的洋人,看到那些洋人都很好奇,围在那里指指点点。 在跟随林雪莹等人来的那些人当中,有八个外国人和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名叫杨帆,是林雪莹聘请来的翻译。 林雪莹虽然在学校的时候学过一些英文,但是由于缺乏口语的实践,看文章勉强还可以,但是口语交流却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