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另外的角度 (第2/2页)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伦敦的局面。 如果有能够监测魔法波动的仪器,更好的对犯人定罪的话,这也是一种进步。 虽然不一定需要恢复死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警告他们。” 特事特办的情况下,英格兰政府和海康威视签了一个高达数十亿欧元的大单。 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对整个伦敦的监控体系搭建。 这个监控体系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没能达到伦敦预期的效果。 “我觉得这个方式比较合适,可以就按这个来,只是这段时间需要辛苦一下怀尔斯了。” “或者我们可以寻求梅林的帮助,梅林说不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拿不出能够打动梅林的筹码。” “只是我们以为拿不出,不谈怎么知道?” “我们分两步走,一边想办法跟梅林沟通联系,另外一边跟华国还有阿美利肯谈。 两边谁的条件更优惠,那就和谁合作。 别说是寻求帮助,这应该叫联合开**敦的魔法资源。 得他们给我们钱。” 事情一包装,听上去就截然不同了。 “下一个议题,那就是最近魔法论坛的人数即将突破一百。 根据之前梅林在魔法论坛里提到的,人数突破一百之后,魔脑会有新的功能出现。 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这一变化。”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蓝星获得魔脑的人数即将达到一百人。 ...... “微软携手科创未来,推出的vr特制版windows系统即将上线。 目前在进行大规模测试,想要体验的读者可以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全文下载测试包。” 微软在脑机连接vr里复刻了一个windows系统。 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vr里使用台式电脑。 当然受限于硬件设施,功能肯定不如现实中的windows系统那么完善。 但是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大家用台式机也无非娱乐。 即便是办公,用windows系统办公,office套件也足够了。 “目前内部对微软针对futureverse开发的windows系统评估已经出来了。 大家一致认为属于噱头大于实际。 即便是vr版windows系统自带office套件,由于硬件的限制。 很多vba语言无法使用,数据量大一点的批量处理,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 鹅厂方面寄希望于借助vr版windows系统,实现远程办公的愿望,可能要落空了。” 李渺渺把内部的评估结果汇报给郑理。 之前的乌镇之旅和李渺渺预期的完全不同。 本来以为可以和郑理在江南水乡漫步一番。 结果是停不下来的饭局和会议。 郑理和她分头行动,穿梭在不同的会议间。 比如说郑理和皮查伊谈了一个关于ar眼镜的合作意向。 李渺渺后续就要和谷歌来乌镇参加会议高管,沟通具体合作的方式。 别说在乌镇好好逛逛,两个人见面只有在早饭和会议间隙能够见个面。 乌镇峰会结束后,李渺渺感觉跟郑理见面的频率比平时还要更低。 “另外治疗mcsci药物在国内的临床实验一期数据已经出来了。 目前我们在海外的临床实验一期也已经获得fda、欧罗巴药管局等机构的获批。 预计该药物能够在明年实现国内的销售,后年实现全球销售。” 一款药物从临床实验到正式对患者发售,审批流程是非常冗长的。 “我们在江城的研发中心,已经和大米开展关于家用车自动驾驶的研发工作。 目前已经获得上路测试的牌照。 中低端的脑机连接vr已经完成定型生产,目前备货数在千万级,下个月将在华国召开新品发布会。” 科创未来之前的futureverse价格定位在万元以上,这个价格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不太友好。 比ps5还要贵。 vr业界一直有传闻说,科创未来什么时候降价,什么时候vr就会引来下一个爆发点。 要知道一万起的脑机连接vr都卖了四千多万台,更别说如果有五千元价位的脑机连接vr了。 字节在高价从大米手里收购科创未来的少量股份之后,选择把pico打包卖给科创未来。 同时pico的牌子依然会保留,作为科创未来以后专门做中低端产品的品牌。 科创未来秋天要发布的新品,名字就叫picoversei。 搭载了上一代脑机连接技术,售价最低压低到了五千多元。 2026年通货膨胀在持续,五千元的购买力和2022年相比存在着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差异。 也就是说五千元的售价相当于2022年四千元不到的售价。 五千多的售价对华国消费者来说还是有点高了,但是已经到了一个能够接受的价位。 但是对于欧美来说,这个价格已经完全能接受了。 哪怕是靠政府福利度日的人,都能负担的起。 “狮城研发中心那边具体进度如何?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那边传来的报告了。 李万清也没有在内部通信渠道来问我问题。” 郑理问道。 李渺渺看了眼笔记本然后说道:“上一次在研发进度交流会上,李万清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感觉回传的关键点。 应该是在把思路落地。 之后我再去问问狮城那边。” 分配给狮城研发中心的研发任务,是研究如何实现感觉的回传。 脑机连接是把脑神经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他们要做的是把电信号转化成脑神经信号。 这实际上就是虚拟现实技术。 给他们分配的任务,只是这个大的研发目标里非常小的一部分: 如何根据视觉效果,让使用者产生眩晕感。 之前大型商场里的vr设备,是通过视觉效果配合座椅的摇晃,来产生眩晕感。 但是现在如果没有电动座椅,单凭脑机连接设施,结合视觉效果,如何实现眩晕感。 这个问题非常难。 可以说是整个科创生物研发计划里,最难的任务。 正是因为这个问题难,才分配给李万清,他之前跟着郑理学习过两年多的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