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八章 产业革命 (第1/2页)
,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第二代脑机连接VR是在前不久的十二月初于华国率先上线。 华国上线后才是全球发行。 但是第二代脑机连接产品的样机已经在欧美流传开来了。 YouTube上的数码博主对它的评价几乎都是:它就是我们所想的元宇宙初级形态。 科创未来在新一代脑机连接VR上的革新并不只是脑机连接技术。 还包括头显技术的革新。 在华国举办的新一代脑机连接VR发布会是有李渺渺主持的。 基本上国内的发布会都是李渺渺出面。 不管是资历还是有着郑理的信任和支持,李渺渺早就坐稳了科创生物董事长一职。 同时由于她频频在类似发布会和媒体采访中露面,因此外界经常把她和格力的董小姐进行对比。 至于网上大多数人的看法是李渺渺有能力有手段,但是能当上科创生物的总经理最重要的还是运气好。 因为展现出来的能力没有太多是她所独有的,经受的考验也严重不足。 李渺渺在国内发布会上发言大致如下: “很高兴各位能够来到科创未来FutureVerse第二代产品的现场。 这一代脑机连接VR将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FutureVerse中的Future又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VR的概念最早要追溯到1935年一部名叫《皮格马利翁的眼镜》的科幻小说。 该小说中的主角丹·伯克遇上名叫阿尔伯特路德维希的教授,教授发明了一幅能够让人类感知到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的眼镜。 这是人类最早关于VR概念的幻想。 大约三十年后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发明了电视眼镜,它能够让两只眼睛各看一个独立的屏幕,达到呈现立体影像的目的。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副VR眼镜。直到今天科幻和奇幻文学届的最高奖项,雨果奖正是用他命名的。” (这里说一下,百度百科里所说的,EdwardLink设计出用于训练飞行员的模拟器,那个不太是VR的概念。 然后雨果发明的电视眼镜比wiki百科中所说的伊凡·苏泽兰发明的VR要早五年时间。 当然伊凡也是大神,图林奖的获得者,计算机图形之父。) “从VR概念的提出到今天,VR走过了八十年的时光。 科创未来作为全球首家将脑机连接技术和VR结合的企业,显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是的,这个数字让我为之自豪,首款脑机连接VR全球销量突破了五千万台。” 接近两年时间五千万台的销量,对于一款泛娱乐产品来说无疑是合格的。 但是如果想成为下一代的互联网平台,甚至是生产力工具,这个销量只能说合格。 “在成绩面前,科创生物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加大研发力度。 在董事长郑理的带领下,科创生物仅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下一代脑机连接技术的开发。 新一代脑机连接VR和第一代脑机连接VR最大的区别在于活动范围的扩大。 使用过第一代脑机连接VR的玩家都会有明显的感觉,那就是脑机连接控制的移动是有限的。 如果想要做出其他动作,必须要有手柄按键的配合。 比如跳跃,下蹲,爬树等等。 也就是说之前脑机连接能够控制的移动局限于二维。 而在新一代脑机连接VR中,可以通过大脑直接实现现实中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动作。 另外新一代脑机连接VR除了手柄外,将搭配一幅手套。 脑机连接和VR手套结合,能够完美实现现实中的动作。 大家都很清楚今年年中的时候我们和一批致力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们合作,这款手套是工业VR的降级产品。 下面将有鹅厂的产品经理为大家带来全新一代脑机连接VR的实机演示画面。” 之前科创生物和各大互联网厂商,包括花为、鹅厂、阿狸、京东等,这些都关于工业VR签了合作协议。 科创生物成立了专门的科创工业VR集团,然后由这家下属公司来成立三级公司,三级公司和大厂们合资的方式发展工业VR产品。 花为、鹅厂、京东和阿狸是主要的合作厂商。 这四家企业各有所长,其中花为的工业互联网布局主要是集中在煤矿、码头、港口等地方。 花为想深度介入较重,比较具有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中去,因为这样的制造业做出来的工业互联网才会有足够厚的护城河。 也就是不那么容易被别人取代。 至于鹅厂和阿狸,玩法类似,都是做一些公有云服务和模式化产品的定制化开发。 还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玩。 阿狸接了很多政府的数据中台项目,包括环境、金融、气象等一系列领域。 只是阿狸的势力范围集中在长三角,而鹅厂集中在珠三角。 这两家之所以想着搞工业VR,纯纯是看着花为搞,他们也想跟风。 阿狸和鹅厂跟花为比起来,思维还是偏向于互联网思维,认为是信息技术为产业赋能,总是以信息技术为本,把产业往互联网上套。 而不是去深入理解业务,沉下心去把业务理解透彻再去搞工业互联网赋能。 花为毕竟搞实业出身,在工业互联网上比阿狸和鹅厂要靠谱不少。 至于京东,跟其他互联网厂商一样,京东的投资版图很大,但是在20年之前主要是以广告营销和电子商务为主。 京东20年之前投了很多本地化的电子商务公司。 但是20年之后,京东持续在医疗领域发力,其中京东健康当年获得了高瓴资本8.3亿米元的投资。 后续京东健康在港股上市后市值更是高达两千亿港币。 因此京东寄希望于通过工业VR实现机器人手术。 也就是说医生可以远程通过工业VR的手段来开展手术。 这个构想如果能落地无疑是很好的,但是问题在于通信的稳定性。 医疗手术的精确度要求堪比高精尖制造业。 京东希望能够围绕一批愿意配合的医院,然后通过拉跨市专线的方式,来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低时延。 医疗资源虽然是往一线城市聚集,但是省会城市的医疗条件要比下面地级市和县城更好,地级市要比县城更好。 因此完全可以把医疗资源进行区域性适配,比如省会的优质医疗资源只对本省内开放。 京东的构想和蓝图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