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炙手可热 (第1/1页)
江家酒楼自江寒带着百名士兵身着便服的来此后,便不在营业。 朱瞻基已经被朱勇给送回了宫中。 一场酒宴竟从午后办到了傍晚。 由于人数众多,江寒又让两名下人将酒坊的桌子搬到了河边,这才让所有人都有了落座的位置。 江小白看着百人对江寒毕恭毕敬,一张胖脸笑的堆在了一起,频频与众人敬酒,不多时便倒在了堂内。 李廉现在对江寒可谓是心悦诚服。 这月余的训练让他受益匪浅,就算此时,他的脚腕处还绑着沙袋。 “教官,这酒可真是烈啊。可惜了我那些战死疆场的兄弟们无缘喝到如此美酒。” 江寒此时喝的也是头晕目眩,听到李廉感叹,顿时来了兴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几人回呐几人回。” 听的众人沉默不已。 江寒继续说道:“心中无所畏惧,方可一往无前。” 就在士兵们细细品味其中道理的时候,江寒已然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江寒等人不知的是,自他们一行人到了京城,就有京城府卫军与锦衣卫的人密切监视着。 也不难猜想,这么一大票人进京,一个个还脚下生风,龙行阔步的进了城,自然惊动了城中的侍卫。 而江寒现在又是京城里炙手可热的年轻后生,自然引得众家关注。 凡是参与了赌约之人几乎都同时得到了消息。 “爹,江郎回来了,女儿想去见见他。” 眼看明日就是赌约之日,胡广也是心烦意乱,在屋中来回踱步。那日胡媚儿原封不动把江寒的话表述给他听,也以为是江寒夸下的海口而已。想到前几日竖子无礼的行为,更是怒火中烧。 现在胡广听到自己女儿称那野蛮之人为江郎,心中的火气更是蹭蹭的往上涨。 “不许去。” 这段婚事本就是他爹一手促成的,胡媚儿怎么也没想到他爹会发火,还阻拦她,顿感委屈。 想到其中必有隐情,口中还是倔强的说道:“爹,本就是你将女儿许配给江郎的,为何现在又阻止女儿。” “我说不许去就不许去。”胡广说道:“来人,将小姐带回房间。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让她出门。” 话音落下,就见两个下人走了进来,拖着胡媚儿的胳膊就往外走。 “爹,女儿的心已经属于江郎了,你阻止也没有用。” “哎!”胡广摇头叹息:“家门不幸啊!” …… 坤宁宫中。 朱棣看着自己的女人伏案撰写文章竟然一时忘了自己,心中醋意横生。 “皇后,文章真的有这么重要嘛?” 徐氏抬头,看到朱棣一脸的醋意,赶忙放下了手中的笔,笑着站起身朝着他走来。 “陛下乃是天下之人的,而臣妾乃是陛下一人的。”徐氏继续说道:“每日看陛下劳心劳力,臣妾看的心疼,想要在这后宫之地为陛下出一份力而已。” 朱棣听的心疼:“皇后有心了。等过了年关,朕自当好好陪陪你。” 这时,三保太监走进来,朝着二人作揖道:“陛下,那江寒于午时从三山门进了城中,此时正带着百名士兵在自家的酒楼饮酒。” 朱棣问道:“瞻儿可回来了?” “回陛下,已经在东宫了。” 朱棣平日里最是爱惜自己这个孙子,一听已经回来宫内,顿时喜笑颜开。 “有几日没见了,快带过来给朕与皇后瞧瞧。” “是!” 说完,三保就退了下去。 一旁的徐氏也是欢喜的紧,不过还是开口埋怨道:“太子也是的,怎能让瞻儿留在军营之中。这几日臣妾也是想念的紧。” 朱棣哈哈一笑:“这大明的江山早晚是他的,以后也少不了带兵打仗,提前接触接触也好。” 徐氏埋怨不已。 不多时,三保领着朱瞻基就到坤宁宫。 “皇爷爷,皇奶奶。” 朱瞻基小跑着就钻进了徐氏的怀里。 都说帝王之家无情,但此时朱棣却显得无比的享受。伸手从徐氏的怀里抱起朱瞻基就在了自己的身上,全然不顾朱瞻基的一双小脚踩脏了自己的龙袍。 朱棣高兴的问道:“想皇爷爷了嘛?” “想了!” 朱瞻基脆生生的说道,让朱棣与徐氏二人欣喜不已。 二人刚要说些什么,朱瞻基却看着桌子上的糕点说道:“呀,是教官制作的蛋挞!” 朱棣无疑有他,拿起一个蛋挞就递到了朱瞻基的手中。不过徐氏倒是疑惑的问道:“瞻儿,你口中说的教官是何人?” “教官就是江寒啊!”朱瞻基扬起小脸说道:“教官可厉害了,在将军山脚下指挥一百多人,很是威风,我长大以后也要像教官一样。” 徐氏身为后宫之母,自然知道江寒之事,也知道明日就是履行赌约之时,不过看到自己的孙子如此推崇此人,心中一动,问道:“瞻儿为何要像那江寒一样呢?” 朱瞻基把嘴中的食物咽了下去,表情兴奋地说道:“教官不仅识得四书五经,还懂得cao练士兵,还教了孙儿一套拳法,可厉害了。” 朱棣来了兴趣,问道:“哦?是何拳法?” “孙儿给皇爷爷演示一番。”说完就跳下了床案。 “弓步冲拳,穿喉弹踢……” 徐氏在一旁笑的合不拢嘴,连说了几声好。 虽然朱瞻基打出来不得其意。但朱棣本就是马上皇帝,自然能明白这套拳法的独特之处。 攻防兼备,刚劲有力。 最主要的是,他能看出此拳法到了战场之上,能够一招制敌。 一套拳法打完,朱瞻基蹦蹦跳跳的跑回朱棣的怀里:“皇爷爷,怎么样怎么样?” “不错不错,瞻儿以后定能统帅五军!”朱棣哈哈一笑:“这真是那江寒教你的?” “是啊,皇爷爷,孙儿想让教官当我的老师。” 朱棣现在是越来越对江寒感兴趣了,仅仅他提出的两个观点,就能看出这年轻人相当不凡。又写出了那么举世无双的绝对,更是有大家风范。 现在看来,此人不光会吟诗作对,对兵家之事也是驾轻就熟。 让朱棣纳闷的是,江寒就那么大点的孩童,会的东西怎么那么多。 难道是打娘胎里就开始学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