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394:姜董真的细 (第2/2页)
“怎么样,我说了姜董的导戏能力一流,没错吧?” “姜董是真的细。” “不吹不黑,国内没几个导演能达到这个水准。” “这拿金鹰奖年度最佳导演奖,一点毛病没有。” “行了,都用点心,别拖了后腿。” “是啊,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镜头拍摄完成,那些第一次演姜戈戏的,心里面的好奇也好,疑虑也罢,全部都消失了,从道具、灯光、运镜等的手法,极具个人风格,且都是顶级水平。 “咔,今天就先拍到这,各位辛苦了!” 凌晨两点,拍摄结束。 一直在忙的姜戈还不知道,自己在所有人心里面的地位又上升了。 —————— 第二天上午,《琅琊榜》的拍摄开始。 今天主拍梅长苏的戏,头一场是【夏江去抓梅长苏】。 胡景天知道这场戏对自己的演技要求非常高,昨晚收工回去,又反复读了剧本,以求更完美的演绎。 《琅琊榜》这部剧,其实基本以对话为主,因此对手戏极多,也极为重要,要是对得不好,基本上戏就崩了。 而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过会被拍成电视剧,所以着力点主要是语言,不但场景描写得少,甚至动作表情的描写也不多,在改成剧本之后,虽然加了不少动作戏,但总体还是以对话为主,特别是二、三、四人之间,且多是站着和坐着的对话,这样非常考验剧组,尤其是考验导演和演员。 这场对手戏的另一主角是夏江,由老戏骨王泉饰演,于1978年出演第一部改编成电视剧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星没遮拦穆弘进入影视圈。 “景天、王老师……”姜戈把两人招呼过来讲戏,道:“梅长苏和夏江的这场交锋,台词只有几句,更多的是从行为、动作、眼神、表情这几个方面,通过细节上的呈现来塑造角色的。” 两人点头,其实他们都清楚这一点。 “那我们先排练一遍。”姜戈在拍摄前说太多没什么用,待看到实际演的情况后,再去进行调整。 在原著小说中,这场戏是在以“交锋”为题的两个章节中,从梅长苏被抓开始,但书中对抓捕的过程只是一笔带过,而剧本里却把这段细写到了三分多钟,甚至成为了全剧极具代表性的场景。 别看时间很短,但并不容易拍,两人的对手戏基本上全是狭小空间内沉默无声的对决,一个不小心,就变成带有配乐的PPT了。 而昨天才进组的张铁刚、郁青青等一众演员,又期待了起来,他们非常想知道,胡景天到底是有多么的“合适”,才会让姜戈愿意花6500万捞出来。 “来,群演上……” …… “轨道摄影机速度慢一点……” …… “景天、王老师,表情不要太刻意……” …… 姜戈拿着扩音器指挥着排练。 大概半小时后,正式拍摄开始。 起头是一队全副武装的悬镜司爪牙踏着整齐的步伐入镜,服装整齐,武器统一,接着便是逮捕必备之闯门桥段,大门是一撞就开,因为门后没有上栓。 门开之后,一号机位跟随在悬镜司爪牙身后,聚焦于院子里的胡景天,他静静地微笑着,独自站在安,静立的人与气势汹汹的闯入者形成强烈对比。 此时二号机位正对着门外的王泉,他表情严肃,但绝不死板。 而。 对手戏从这一刻就开始了。 “不愧是专门定做的服饰,虽然只不过是日常的一套青布长衫,然后加了个披风,毛领子略有些华丽感,就把梅长苏‘麒麟之才’的气质凸显了出来。”服饰华丽的剧组很多,但大都是华而不实,与角色人设没什么关系,所以才会引得张铁刚称赞。 “咔,群演原地站住的时候,不要一动不动,来两个回头看镜头,再来两个把手搭在刀柄上做抽刀姿势的。”姜戈的声音再次响起。 后面的张铁刚也解说起来,道:“这里可以看到,小胡是动的,正在下楼梯,而姜戈不想让一众群演变成布景板,所以让他们站住后,不能完全的安静,要做一些动作,因为是来抓人的,不是访客。” 其他演员听得很认真,就像是在听课一般。 张钢铁又道:“还有,这些群演的颜值并不低,高矮胖瘦差不多,再加上整齐制服,颇有练家子的那种气势,这种衬托是很有道理的,要是旁边都是一群牛鬼蛇神,即使气场不崩,画面也会塌掉。” 经过调整,第二条的感觉就对了。 接着往下。 看到坚定下了楼梯朝自己走来的胡景天,王泉的表现是微微有点惊讶,是的,真的只是微微,表情的差异非常细微,不过还是看得出来跟前面的特写是有区别的。 “这就是老戏骨吗……” 众人惊叹。 尔后, 胡景天跨出门口,从台阶上居高临下直视王泉,虽然面容平和,但又隐隐透露着一丝挑衅的味道。 而王泉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威严,仍然不动如山,但眼神中略有笑意,似乎有得意,又夹杂着一点欣赏。 这一组镜头是两个机位分开拍的,然后把两个片段交叉剪辑,最终得出对视的景象。 不过为了有对手戏的真实感觉,姜戈是同时拍的,让演员有配合存在。 显然,胡景天、王泉两人之间的配合得非常到位,这一段一句台词都没有,眼神和表情的变化都不大,要是其中有一方接不住对手递过来的戏,就算可以后期剪辑补救,那也达不到现在这种完美的效果。 “有点意思……”张铁刚忽然笑了笑,随即自言自语道:“小胡两年没有演戏,演技却没有丝毫的下降,反而在姜董的指导下,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他的这番话,等于是一下夸了两个人,既肯定了胡景天的演技,又表达了对姜戈的欣赏。 至于其他人,此时此刻默默在心里面给姜戈套上了一个新称号——细节狂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