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全产业链 (第1/2页)
三食堂 “总共一块三。” 大师傅把两个打好的菜,滑溜rou片和土豆丝,递了出来。这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两个菜,尤其土豆丝,由于它是炒菜,绝对的物美价廉。 .... “你怎么了?” 准备开动的于耀赢,看着陈泉对着桌上的两个菜盆发呆。 “真是好便宜啊!” 陈泉都有点不适应国内的校园环境了。 滑溜rou片算是食堂里第二贵的高价菜,1.1元,换成马克,能换两个10芬尼的硬币。土豆丝则更离谱,两毛钱,换成马克,就只有4芬尼了。这点钱,在西德扔在地上都没有人捡,因为什么都买不到。 除了物价上的差距,还有环境上的变化。两个国家,两个环境,两个时代。 这次的西德之旅,尤其是后半段,由于有厂家招待的缘故,吃得是越来越好。即使是在各公司的内部餐厅就餐,档次也是相当高。 入奢容易,入简难。 看着眼前堪称简陋的两个菜,陈泉有种穿越时空的既视感。 上一秒,他还对着无限量供应的熏rou,烤rou,煎鱼担心,如果继续胖下去,带来的换洗衣服和裤子,都没法穿了。 下一秒,他就需要取舍,盆里的rou片,自己是多夹一片,还是给于耀赢多留一片? “是啊。国内的工资低,但物价也低啊。再说了,食堂里的饭菜,都是有补贴的。” 于耀赢根本没有想到,几个不起眼的rou片,就能引起一些人的深度思考。其中还涉及到了人性和友谊等宏大话题。 “补贴吗?” 陈泉甩了甩脑袋,摆脱了莫名其妙的穿越感。“我们以后,也要建自己的员工食堂。” “员工食堂?”于耀赢奇怪的抬头。“我们?” ----- 饭后,陈泉没有跟于耀赢回寝室睡觉,而是向停在新楼楼下的面包车走去。司机刘宏已经等在这里了。 “曲燕秋没有来吗?”拉开了车门,陈泉发现车内空空荡荡。 “她下午还有课。上完课我会来接她。”司机刘宏边说,边发动了汽车。 与陈泉不同,曲燕秋基本没有办法逃课。 “这个座椅,还是硬了点。” 这次回国后,陈泉无论看哪里,都有点看不顺眼的感觉。 与上次参加奥数比赛,大多数时间被局限在奥数营地里不同,陈泉的视野,被极大的扩展了,更不要提,还有未来信息的提示。 “面包车跟轿车比不了,一分钱一分货。” 司机刘宏随口回答。“不过,现在的轿车可不好买,光有钱还不行.....” 在两个人的谈话中,面包车很快驶出了工大的校园。 .... 由于发动机功率的制约,面包车的速度始终提不起来,但还是比公交车快多了。市区街道上机动车很少,根本没有堵车。十几分钟之后,陈泉就走进了松花江半导体的办公大楼。 推开了mems研究所的大门,实验室里人头攒动。 时隔4个月,mems研究所早已建成。一些产品研发,定型工作,以及小批量的样品试生产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王哥没有去吃饭吗?” “知道你要来,大家就调整了吃饭的时间。”mems研究所的新负责人,王彦军迎了过来。 王彦军算是陈泉的师兄,也是工大毕业。王彦军虽然不是半导体相关专业,但有很强的钻研精神,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够独立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了。 “我们这就开始?”陈泉问。 “开始吧。” “深硅刻蚀工艺第一步。”陈泉接过了主导权。“调整光刻版图形的设计。利用细线条沿沟槽的宽度方向对沟槽进行分割,使分割后所有沟槽的宽度相同。” “深硅刻蚀工艺第一步....”王彦军边重复,边记笔记..... ----- 整整忙了一天,陈泉到家的时候,已经是6点过了。 “还是回家舒服啊。” 陈泉在饭桌前,大快朵颐。尽管在欧洲,大鱼大rou不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