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皇帝新衣 (第2/2页)
我想象不出,还有别的形容词。” “可我刚才注意到,您提过的两个问题,陈先生都没有正面回答。这意味着什么?” “是的,你说的现象,我也注意到了。也许是陈泉先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毕竟他才十六岁,不可能面面俱到。” “可这不矛盾吗?” “不,一点也不矛盾。” 白人博士一脸敬仰。“这反而说明了陈泉先生是真正的天才。他的天才来自直觉。彻底的直觉。这才是最可怕的天才!” “可我还听见这么一种声音。” 有人给主持人递过来一张纸条。“讲他的镊子论文是假微米,因为他用的设备,是非常落后的20微米设备,技术水平,落后了主流时代,整整二十年。” “这个问题,我拒绝回答,也不屑于回答,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白人博士拼命挥舞着另一只手。“这就好像,有人写了首感人的诗歌,但确被质疑,用的是铅笔,还是钢笔一般可笑。” “您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下一个问题。” 主持人接过了另外一张纸条。“您刚才说陈泉先生,只有16岁,基本功也不牢靠。眼前的这些成果,有没有可能,不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 “什么意思?” “有谣言讲,他的这些成果,是从我们的哪间先进实验室里,看到后,抄袭而成。” “哇!如果真有这样的先进实验室,请一定让我知道!” “是啊,这问题确实太过可笑了。” 这次连主持人都觉得过分了。 “不过,还有种谣言,讲这些成果不可能是陈泉一个人做出来的,他只不过是被推出来,享受果实的傀儡。 你要知道,类似CCCP这种国家,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个谣言,您怎么看?” “你怎么这么多阴谋论?” 博士终于有点被问烦了。“我能怎么看?我站着看!” ------------ 会场外。 更多的媒体,干脆以场馆为背景开始录像。有些媒体,另辟蹊径,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很荣幸,我们请到了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组织者之一,瓦格纳先生。” RTL电视台的记者,没有找到数学奥林匹克的相关人员,临时抓了位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工作人员,紧急凑数。 “您好,瓦格纳先生。请问,您对陈泉先生,去年刚刚取得奥林匹克金牌,今年就连续发表重磅论文,有什么看法?” “非常高兴,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选手,能够如此快的在科技界脱颖而出。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扩展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我写了几本书.........” “瓦格纳先生,我问的是陈泉先生。您对陈泉先生,如何评价。” RTL的记者,只能出言打断。 “说实话,我根本不认识他。这怎么评价?.....不过我刚才听说,他也报名参加了去年的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只不过是没有获得国际比赛的参赛资格?” “是的。这个消息,就是刚才我告诉您的。” 记者一脸无奈。 “那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去年他能参赛,估计国际冠军也是他的。” “呃,您为什么这么肯定?......好吧,您还有有什么要跟观众们说的?”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物理奥林匹克的大家庭。1990年度的物理奥林匹克大赛,即将在荷兰的格罗宁根举行,我会在那里等着大家.....” ------------- “真假微米的新闻,还要不要发了?” 几位小报记者,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发!有人发钱,干什么不发?” “可这效果还能好了吗?” 刚刚看完轰动的会议现场,大家心里没有底。 “为了保险起见,要不我们分兵两路,加个攻击点吧。” “加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