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5 司马懿之心 (第1/1页)
七月十二,奉高。 午时,阴天,黑云压城。 元封元年汉武帝封禅泰山,奉高城因崇祀泰山而建。后武帝巡东莱,过祠泰山得到相传为黄帝时的名堂图,乃令人依照图样建明堂于汶水之上,又立行宫、迁郡治,此后这座新兴的城池一跃成为大汉的东方名城。 除经济文化繁荣之外,奉高城外赢汶、牟汶、石汶三河环绕,军事上亦是座易守难攻的坚城。 此前,最后一任由汉室任命的奉高太守应劭颇有作为,初平二年三十万黄巾军至泰山郡境,应劭率兵拒之,斩首数千、俘虏万余,成功击退贼军、安宁州郡。 然而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和儿子曹德从琅琊入泰山,应劭派兵相迎,不料曹嵩父子于郡界遇害。由于畏惧曹cao迁怒,应劭弃郡而投靠袁绍。 后曹cao为报父仇东征徐州,沿途大肆屠戮,泰山郡内大小豪强人人自危,等曹cao退兵之后,与孙观等人聚军屯于开阳的徐州骑都尉臧霸趁机入主泰山。 时至今日,臧霸等人占据泰山已有数年,经过几次加固城防,泰山治所奉高可谓固若金汤。此时虽然没有大将留守,但在臧霸一众心腹手下的坚守下,轻兵前来偷袭的曹军只能望城兴叹。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大丈夫生于世间,当九鼎而食!” 曹军营寨大门,策马巡营的司马懿收回远眺目光,凝眉刹那,眼角闪过转瞬即逝的锋芒。 虽然不像袁氏四世三公那般显赫,但河内司马氏也算得上是当今一流的名门世家。 河内司马一族乃是司马卬之后,因抗秦屡立战功,司马卬被项羽封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 司马卬八世孙、司马懿高祖父司马均军事才能出众,汉安帝时曾任征西将军。司马均之子、司马懿曾祖司马量官至豫章太守,其子司马儁举孝廉出身,累迁颍川太守。 司马儁之子司马防郡官起家,多次赞扬举荐曹cao,二者结有深厚情谊。数年前曹cao投桃报李,征辟其长子司马朗为掾属,加以重用。 司马家早与曹cao结下善缘,父亲司马防与长兄司马朗此时皆为曹cao效力,秉持中庸之道,司马懿本不想在曹军之中过早展露头角。 曹cao帐下文臣武将不像河北那样斗出狗脑子,谯沛武将与颍川谋士各司其职,牢牢把握着曹cao分出的权柄。 出头的椽子先烂,与袁氏齐名的顶级世家弘农杨氏就因威名过甚,在曹cao迁都许县后遭到打压,其家主、前太尉杨彪更因争夺话语权被排挤,一度下狱问罪。 有杨氏前车之鉴,自谙文韬武略、需大权在握独挡一面方能尽展所长的司马懿只想韬光养晦,凭借年龄优势熬过生性多疑的曹cao,以及如今抱成一团、智计超绝的颍川谋士们。 荆州、巴蜀、西凉、江东,大汉一十三州,地域何其广袤,尤其是江东、巴蜀坐拥天险,且孙刘两家皆小有气候,曹cao纵使雄才大略,想在有生之年平定天下却是千难万难。 司马懿,早已把目光对准曹氏下一代,而且有了初步的目标,那就是曹cao次子、年仅十三却能在宛城之乱时孤身逃离险境的曹丕。 “若是兄弟齐心,讨董之后,袁氏大可席卷天下,问鼎宇内,却因同室cao戈,落得一方败亡。今袁绍看似坐拥四州,带甲数十万,威势无人能及,但其分二子及外甥各持一州,留独爱的幼子在旁却是取祸之道。” “且幽、并、三州青皆有内困外扰,名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